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

3.1.1 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具体情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条件等的基本规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确定市域和城区绿地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与布局原则。

②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人口数量、用地规模,研究市域和城区绿地系统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市域和城区绿地系统的各项规划指标。

③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研究城市地区自然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容量,结合城市现状、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系等条件,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合理选择与布局市域和城区的各类绿地。经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各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后,确定绿地的建设位置、范围、面积和基本绿化树种等规划要素,划定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保留或补充的、不可进行建设的生态景观绿地区域。

④提出对市域和城区现状绿地的整改、提高意见,提出规划绿地的分期建设计划和重要项目的实施安排。

⑤编制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图纸与文件。对于近期重点建设的城市绿地,还需要明确其性质、规模、建设时间、投资规模等,以作为进一步详细设计的规划依据。

3.1.2 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和《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城市概况、市域绿色空间管控评价及城市绿地现状评价

①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

②市域绿色空间管控评价指对市域范围内划定的生态控制区的管控效果评价,评定各类建设行为和生产、生活行为对生态控制区的侵占及破坏程度。

③城市绿地现状评价包括对市域和城区内各类绿地现状的统计分析、城市绿地的发展优势与动力、城市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2.规划总则

规划总则包括规划编制的背景与意义、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划期限、规划范围、指导思想等。

3.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

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应近、远期结合,与城市定位、经济社会及园林绿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4.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统筹

市域绿色生态空间主要是识别绿色生态空间要素、划定生态控制线、对绿色生态空间提出分级分类管理策略,并根据管控需求在生态控制线内明确严格管控范围。

5.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阐明市域绿地系统的布局和市域绿地的分类规划,构筑以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6.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阐明城区绿地系统的布局,达到与市域绿色空间的有机贯通,构建城绿协调的有机网络体系。

7.城区绿地分类规划

城区绿地分类规划分述各类城区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要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

8.树种规划

树种规划主要阐述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确定城市所处的植物地理位置,确定相关技术经济指标,选定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对市花、市树进行选择,并提出建议等。

9.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总体现状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和指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含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等。

10.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主要明确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名录、位置和保护级别,提出保护目标和措施。

11.绿线规划

绿线规划主要针对城市重要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防护绿地划定绿线。

12.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及立体绿化规划等

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可以增加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及立体绿化规划等规划内容。

13.分期建设规划

分期建设可分为近、中、远三期。应根据城市绿地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来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近期建设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

14.规划实施措施

规划实施措施分别按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进行论述。

15.附录与附件

附录与附件包括现状调研资料成果分析和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等。

3.1.3 编制成果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文件一般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和规划附件四个部分。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规划成果文件应复制多份,报送各有关部门,作为今后的执行依据。

1.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以条款的形式出现,要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总则、规划目标与指标、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统筹、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城区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立体绿化规划、绿线规划、分期建设规划及规划实施措施等。

2.规划图纸

规划图纸主要包括以下图纸。

①区位分析图。

②现状系列图(包括城市综合现状图、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分布图、市域绿地分布现状图、城区绿地分布现状图等)。

③市域绿色生态空间布局图。

④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图。

⑤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总图。

⑥市域绿地分类规划系列图(包括生态保育绿地规划图、风景游憩绿地规划图、区域设施防护绿地规划图、生产绿地规划图等)。

⑦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图。

⑧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总图。

⑨城区绿地分类规划系列图(包括公园绿地规划图、防护绿地规划图、广场用地规划图、附属绿地规划图)。

⑩防灾公园规划总图。

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

其他需要表达的规划意向图(如城市绿线管理规划图、城市绿道规划图、城市重点地区绿地建设规划方案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件的比例尺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应图件的比例尺基本一致,并标明风玫瑰;城市绿地分类现状图和分类规划图,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可分区表达。为方便信息化管理,规划图件还应制成Auto CAD或GIS格式的数据文件。

3.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的详细说明、解释和阐述,篇幅一般比规划文本长,对规划内容的阐述比文本更为详细。除规划文本规定的基本内容外,规划说明通常还包括城市概况、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管控评价和城市绿地现状评价等内容。

4.规划附件

规划附件包括相关的基础资料调查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分区绿化规划纲要、城市绿线规划管理控制导则和重点绿地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等。

3.1.4 基础工作

1.资料收集与整理

资料收集与整理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收集的主要资料如表3-1所示。

表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类别资料类别

2.绿地现状调研

城市绿地现状调研,是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调研所收集的资料要求准确、全面、科学,通过现场踏勘和资料分析,掌握市域绿色空间的管控状况,了解和掌握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的属性、绿地的建设与管理信息、绿化树种的构成与生长质量、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等,找出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条件、规划重点和发展方向,明确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工作范围。只有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掌握城市绿地现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现状评价。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1)城市绿地空间属性调查

①组织专业队伍,依据最新的市域和城区地形图、航测照片或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外业现场踏勘,在地形图上复核和标注出现的各类城市绿地的性质、范围、植被状况与权属关系等各项要素。

②对有条件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尽量采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现状绿地分布的空间属性调查分析,同时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辅助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科学决策。

③将外业调查所得的现状资料和信息汇总整理,进行内业计算,分析各类绿地的汇总面积、空间分布及树种应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④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的调查属于现状调查的工作目标,是完成城市绿地现状图和绿地现状分析报告的根据。

2)城市绿地植被状况调查

城市绿地植被状况调查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①外业:规划范围内全部园林绿地的现状植被调查和应用植物的识别、登记(见表3-2至表3-4)。

②内业:将外业工作成果汇总整理并输入计算机;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市区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表3-2 城市绿地植被现状调查表(示例一)

表3-3 城市绿地植被现状调查表(示例二)

表3-4 城市绿化应用植物品种调查卡片(示例)

3)古树名木保护状况评估

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评估,是编制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的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地调查市区中市政府颁令保护的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了解符合条件的保护对象的情况。

②对未入册的保护对象开展树龄鉴定等科学研究。

③对树龄超过50年(含)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进行普查、建档、挂牌,并确定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④整理调查结果,提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①制订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地分区,并对参加工作的调查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以使其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要求如下。

a.根据古树名木调查名单进行现场测量调查、照相,并填写调查表的内容(见表3-5)。

表3-5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调查(示例)

b.拍摄树木全貌和树干立地环境照片至少各一张。

c.调查树木的生长势、立地状况、病虫害状况,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数据。

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a.生长势,对叶色、枝叶的繁茂程度等进行评估。

b.立地状况,调查古树30m半径范围内是否有危害古树名木的建筑、装置,以及地面覆盖水泥等硬质材料的情况。

c.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如是否挂保护牌、是否建围栏、是否牵引气根等。

d.病虫害危害,按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e.树高,用测高仪测定。

f.胸径,在距地面1.3m处进行测量。

g.冠幅,分别测量树冠在地面东西和南北方向的投影长度。

②根据上述工作要求,由专家和调查员对各调查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现场踏勘。

③收集整理调查结果,进行必要的信息化技术处理,分析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撰写有关报告。

④组织有关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论证。

4)绿地现状分析与评估

城市绿地现状分析与评估应基于上版规划的实施情况、城市绿地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①研究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统筹与管控执行情况。

②研究市域绿地(包括风景游憩绿地、生态保育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的保护与建设情况。

③全面分析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情况和分级配置等主要绿地指标状况。

④研究城市各类建设用地布局情况、分析绿地规划建设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分析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现状及规划实施状况,从而拟出城区绿地系统布局应采取的发展结构。

⑤研究城区公园绿地、广场用地对城市人口的饱和量,研究公园绿地与广场用地的发展、建设和管养水平,反馈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用地指标和比例是否合理,并提出调整意见。

⑥研究城区防护绿地、道路绿化、古树名木保护、防灾避险功能绿地的建设情况。

⑦结合城市环境质量调查、热岛效应研究等相关专业的工作成果,了解城市中主要污染源的位置和影响范围,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对照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适宜度的标准,对现状城市环境的质量作出单项或综合优劣程度的评价。

⑧对照国家有关标准、法规文件的绿地指标规定和国内外同等级绿化先进城市的建设、管理情况,检查城区绿地的现状,找出存在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⑨分析城市风貌特色与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提高城市绿地规划的目标。

现状综合分析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精神与实事求是相结合,评价意见务求准确到位。既要充分肯定多年来已经取得的绿化建设成绩,也要充分分析现存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绿地调查所得汇总数据与以往上报的绿地建设统计指标有出入的时候,应认真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必要时,可以通过规划论证与审批的法定程序,对以往误差较大的统计数据进行更正。

只有摸清了家底、找准了问题,深究清楚原因,得出正确结论,才有可能从规划上统筹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理出思路。 orVy967EW1Ri+MLMb9F/50JU/GQrKfUkRpaRrEORd/NMIOyGaTeJVYS7lS52iW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