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生命共同体理念内涵的发展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共同组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从自然中孕育而出,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呵护,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的伤害伤及人类自身。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报告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七自然段)。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再次论述“生态文明”,涉及生命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多次提及,而且形成独立篇章(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十四自然段)。由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之一。

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报告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第一、二自然段)。这不仅是纲领性要求,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宪法序言第八自然段、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第六点)。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六个“坚持”,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2020年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治国理政方针理论首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2017年7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等序列文件,会议强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要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律保障,强化监督管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9月26日印发并实施,明确提出“科学定位、整体保护。坚持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保护与利用,对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确定国家公园的范围。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对国家公园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基本原则之一。

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折射出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再次诠释了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这一重要理念唤醒了人类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喻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考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开启了新一轮在环境伦理语境中对自然价值观、理想人格、美德伦理、公平正义的探讨,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22P0SZBRaBIVs8CPwJHkqUfTD076N87S8yY7XG15Rvjpx7n8i91Il0TogF9JZn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