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都怪自己意志力太差,没有坚持节食计划?

不少人认为减肥不成功是因为自己意志力差,如果意志力足够强,一定可以坚持节食计划,减肥成功。

某知名演员没能参加热播剧剧组十五年重聚,网友们纷纷表示关心,并且出现了一条微博热搜:“他是因为胖了所以不来吗”。这位演员本人在此话题下做出了澄清:“真不是因为胖了不敢来,而是因为有其他的工作时间协调不开。再说咱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也是没啥毅力。换别人早就减肥成功了。”

这位演员这段澄清主要是解释因为工作时间难以协调导致无法参加聚会,顺便说了一下自己没有毅力,所以减肥一直不成功。可能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包括超重、肥胖的朋友们,减肥不成功主要是因为没有毅力。

减肥不成功是不是真的就只是因为缺乏毅力?因为忍受不住饥饿,坚持不了节食计划,所以能量摄入偏高?和其他因素有没有关系?

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不正确的饮食行为,包括靠意志力而进行的节食,而产生进食障碍。科学合理地减肥,意志力的成分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个好的减肥计划,一定是可以吃饱的,吃不饱怎么能有力气减肥呢?

这一次减肥,小羽已经坚持节食20多天,一天一天强忍的饥饿形成了一股扭曲的巨大力量——小羽本想周末出去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谁料出去以后走着走着就进了一家进口食品超市。小羽看到食品包装上诱人的图案,接连拿了五个同款不同口味的蛋糕放到购物车里。除了蛋糕,还有几包薯片和薯条。结账后,她又跑到一家甜品店,点了一份草莓芒果冰淇淋,大快朵颐起来。小羽再一次宣告减肥失败。

这已经不是小羽第一次节食减肥失败了。每一次节食减肥失败,都会给小羽带来巨大的挫败感。她越来越怀疑自己的意志力,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的人格。她甚至开始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一事无成,工作事业不会有任何起色。其实,这根本不是小羽意志力的问题。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狩猎和采摘获得食物。受那时候自然环境和自身能力所限,人们并不能保证每天都有食物可吃,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食物丰盛,有时则要忍受饥肠辘辘。这种情况下,食物丰盛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尽可能多吃一点,好让自己的能量可以多撑一点时间,不至于在下次获得食物之前就已经饥饿难耐,不能承受风霜雨雪甚至猛兽的侵袭和追逐。所以,能够储存脂肪的先辈存活了下来,具备储存脂肪基因的后代得以繁衍。

因此,我们的基因中天然就具有储存脂肪的能力,也具备承受一段时间的饥饿之后,一旦有机会,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弥补食物从而补充能量的能力。这样,我们的个体才可以继续生存和繁衍,而这种能力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本能。

同时,节食减肥期间,人体为了维持生理运行,会降低自身的基础代谢率,从而减少热量的消耗。

这就是为什么节食减肥难以坚持,并且效果有限。

超市购物小贴士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就发现,如果是饿着肚子去超市,那一定会买很多东西,包括一些不那么必要的食物。如果是不饿的状态去购物,基本上一股脑儿买一堆东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去超市或者逛街之前,最好先吃好饭或者至少垫点东西不要太饿,进食的食物可以选择水果、坚果、酸奶、牛奶等。 5mwX8X3kfOZnm5OMqGaU4rdN4WKWaTGhyOEom5NdUw7rR1acvb1dWI/6pEYIqJtm



3.2 怎样才是饿?正确识别身体发出的饥饿信号

回忆自己四五个小时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以下这些情况发生:肚子咕咕响;胃里有点抽动、胃痛;感觉坐立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头疼、头晕、心慌;孤独寂寞,无聊;心情不好,愤怒生气,很想发火,脾气暴躁,忧虑,厌烦……

你有没有遇到过出现了这些情况却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还坐在工位上忍饥挨饿?或是很明白自己已经饥饿难忍,却仍然要和饥饿感誓死抗争,一定要用自己的毅力去战胜他们?

这些情况其实都是不同程度饥饿的表现,当我们出现这些情况时,首先要正视饥饿,因为这是身体在向我们求助。当企图忽视较浅的饥饿感时,我们只会在饥饿感更强的时候,被它吞噬,彻底臣服,开始暴饮暴食,摄入更多的食物。所以我们要在饥饿感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正视它,科学对待它。

知道了什么时候是饿,那么什么时候又该停下筷子和嘴巴呢?我们把饿定为0分,饱得一口都不想吃定为10分。当我们吃了一些食物的时候,感觉一下现在的分数是多少。到了差不多5分的时候,就可以逐渐放慢进食速度,感受腹部的充盈感。到了6分、7分的时候,基本就可以规划着停下来了。再稍微收收尾,8分、9分的时候,就可以结束进食了。

我们有必要让自己在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放下其他工作、学习和娱乐,以便能够更灵敏地感知到饱足的感觉,有利于减肥减脂。

我有一位同学,每次犯了一点学习错误就罚自己不吃饭。比如上午十一点多,他发现刚做的作业有错别字或者算错了,就罚自己不吃午饭。这种行为就是用意志力在惩罚生理。本身上午十一点多,一来比较疲劳,二来可能血糖也比较低了,做的作业有问题很正常,回头检查改掉就好了,完全没必要用不吃饭来惩罚自己。中午不吃饭反而把下午的宝贵精力给打了折扣。

饥饿的时候机体会分泌大量胃酸,这些胃酸如果没有食物来中和,长期如此就会引发胃溃疡,甚至胃癌。所以千万不要置我们的饥饿感于不顾,而要充分尊重饥饿感。 KlyT3Bb/j2mzIMM3gGpvznXuwwV941Dp2YnwD7D0ie/YNrYcDYt5rCw9Yt7XYvhE



3.3 减肥之前“最后的晚餐”,弊大于利

小娅是一名兼职模特,同时她还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据小娅所说,“我们这个职业,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保持好的身材,体型要好看。也有需要特殊体型的工作机会,比如胖模,但是我不太想做胖模。主要是想健康一点,学会怎么科学地保持身材,不要随着年龄变化而身体变形,就可以了。现在业务也比较稳定,不多不少。太多了我也接不过来,毕竟我还要上学。”

小娅描述道,“和我签约同一家经纪公司的同事,她去找营养师减肥。正式服务开始的前一天晚上,营养师和她说,‘今天晚上你可以随便吃,过了今天,你就要听我的了,并且不准偷吃。’我同事和我说这个的时候,我总觉得怪怪的,我不希望我的减肥是这样的。”

当减肥者听到“最后的晚餐”这样的指导,一般都会做出如下行为:

①选自己爱吃的高能量(且往往被认为是不健康)食品吃起来,比如炸鸡、冰淇淋、奶茶、油炸方便面等;

②当天晚上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了身体能承受的范围。

“今天晚上你可以随便吃,过了今天,你就要听我的了,并且不准偷吃。”营养师说的这段话,既像威胁又像恐吓,却一点都不能树立营养师的威信。求助者听到这样的话,想到的一定是:从明天开始,我可能就要挨饿了。饿到什么程度呢?可能会想要偷着吃。并且,我吃任何食物,都是要听营养师的话,似乎没有任何商量和选择的余地。我不需要考虑我想吃什么,仿佛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没有人会在意。那么我还会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吗?我后续将会受到怎样的虐待?

试想,这样的求助和被求助关系,是相互信任的吗?是稳固长久的吗?求助者为了防止明天很惨,今天就只能多吃点。可能他会从下午5点一直吃到夜里12点;可能会一直吃,过一会儿就去上一趟厕所,然后接着吃;也有可能大量吃肉喝酒,甚至到了急性胰腺炎的程度;也可能一袋接一袋地吃方便面,直到迈不动腿。

所以,这种“警告”风险极大,起不到帮助求助者改善健康认知和行为的作用,反而会让减肥者产生自我怀疑和对营养师的怀疑,严重者会发生自我伤害事件,比如刚才讲的暴饮暴食,体重还没开始减,先把自己伤害了一通。

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节食倾向测试获得高分的人在开始一个新的节食计划前,都会先放任自己多吃。这项研究还显示,节食者不但体重没有减少,而且让自己很难受。 KlyT3Bb/j2mzIMM3gGpvznXuwwV941Dp2YnwD7D0ie/YNrYcDYt5rCw9Yt7XYv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