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也就是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和α-亚麻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微量元素(如铁、锌、硒),植物化学物中的类胡萝卜素、酚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
不少人为了减肥,成了素食者。医学博士、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吕晓华教授在其著作《餐桌上的免疫加油站》一书中提到,美国的健康管理教练Nicole Carter坚持了10多年的严格素食,出现了关节疼痛、焦虑抑郁、激素分泌异常、消化系统损伤、菌群失调等健康问题,免疫系统几乎崩溃。直到恢复动物性饮食后,其所有症状才逐渐好转,最终康复。
吕教授讲的这个案例与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素食人群膳食指南的观点是一致的。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素食人群需要认真对待和设计膳食。如果素食者膳食安排不合理,容易引起维生素B 12 、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增加这些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因此对素食人群的膳食提出科学指导很有必要。
素食者是指不食用肉类、禽类、鱼类(或海鲜)等动物性食物及其副产品的人。按照所戒食物种类不同,可分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鱼素等。 也就是说,所谓的素食者,有的是任何动物性食物都不吃,包括鱼、肉、蛋、奶等;有的是吃蛋喝奶;有的是吃蛋不喝奶;有的是不吃蛋奶和其他肉类,只吃鱼,等等。
无论是怎样的素食者,长期下来,都有缺乏某些营养素的风险。有些营养成分可以通过营养素补充剂或其他食品替代的方式来补充,有些营养素并不太容易通过其他替代食品来获取。
以蛋白质为例,肉蛋奶中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这是因为其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的接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这类蛋白质的摄入效率比较高。尤其是鸡蛋的蛋白质,由于其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的最为接近,而被称为参考蛋白。而米、面、杂豆等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的氨基酸模式相差较大,其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较低。
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成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如果食物在体内分解后包含全部的9种氨基酸,那么这种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就是完全蛋白质,也称为优质蛋白质,这种食物就是优质蛋白(完全蛋白)的良好来源。一般来说,动物蛋白都是优质蛋白,植物蛋白中只有大豆(黄豆、黑豆、青豆)蛋白勉强可算作优质蛋白。所以,我们不建议完全放弃蛋白质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而舍近求远,只通过植物性食物来获取蛋白质。
人体合成肌肉、皮肤、毛发都需要蛋白质分解而成的氨基酸。氨基酸还是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中消化酶的原料。如果蛋白质缺乏,消化酶也可能分泌不足,而摄入动物蛋白就是短时间内缓解这种情况的良好方法。如果长期素食要转换为非素食,一开始只能摄入少量肉类,避免因为消化酶不足而引起胃肠不适,比如先食用少量肉沫、鸡蛋、肉丝等,循序渐进,逐量增加。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不吃鱼、肉、蛋、奶。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夏萌老师在其著作《你是你吃出来的》一书中讲道,有位患者是6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十分关注养生相关的电视节目和涉及食品安全的新闻。看多了这些栏目,她开始不敢吃鸡蛋,怕吃了有污染的鸡蛋;不敢吃肉,怕有抗生素;炒菜前要把蔬菜洗很多遍,再煮得时间久一点,这样心里才踏实。这种饮食方式是要么不吃,要么就是破坏营养素的吃法。长期下来,这位患者低血压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极度低下,经常生病。这次入院是因为感染引起发烧,导致脑梗死,已经奄奄一息了。经过多学科治疗(包括营养治疗)之后,患者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一侧偏瘫),生活无法自理,后半辈子只能依靠家人的照顾。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衰减以及内脏蛋白质分解,使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引发胰岛素抵抗从而造成血糖异常,继而发生“三高”或“四高”,影响身体功能、活动能力和幸福指数。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教授在《吃的选择》一书中讲道:在对各地长寿老人的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往往喜欢每天少量吃点肉,这是符合营养科学规律的。相反,如果在没有营养素补充,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老年人长年累月吃纯素食,反而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也不能帮助预防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每天吃1个鸡蛋,喝一杯酸奶,吃50克瘦肉、50克鱼虾,对健康长寿是有益无害的。我们一定要明白,吃植物性食物的健康益处不是靠戒掉鱼、肉、蛋、奶产生的。
而且,那些鱼、肉、蛋、奶都不吃的人,自以为吃的“清淡”,反而更容易发胖,因为蛋白质食物如果吃得少,人们就会相应地多吃其他食物。这符合蛋白质饱腹感比较强的原理,也符合蛋白质杠杆效应原理。当面对不平衡膳食时,人类优先选择的是蛋白质。当富含脂肪和(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非常称心可口,而且价格合理、容易获得、食用方便时,就会导致过量摄入。这种进食环境可能导致被动地过量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成为本能或下意识地获取足量必需蛋白质的一种后果。与脂肪摄入量相比,蛋白质摄入量在饮食能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根据这个假设,膳食蛋白质的比例稍有下降,就会引起过度进食,直到满足了蛋白质的需要量,这被称为 蛋白质杠杆效应 。
您可以想象一个跷跷板,固定点左边假设是蛋白质部分,因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蛋白质供应能量占总能量的10%~15%,占比较小。固定点右边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三种供能营养素。
当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高油高糖的食物)就摆在餐桌上时,我们会特别倾向于吃掉这些好吃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牛角包、葱油饼等。这个时候跷跷板的固定点就会左移。
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但是如果没有鱼、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基础,而只有主食类和油脂类食物时,往往会导致这类食物摄入过多,而依然难以达到蛋白质10%~15%的供能比。这种蛋白质杠杆效应也符合本书中会具体讲到的蛋白质饱腹感指数较高的理论。
小慧是一位小学生的妈妈,这几年每年见到她,她都比上一年明显胖了一些。尤其近两年,以我的经验目测,她大概已经从超重迈向肥胖了。
经过基本的膳食调查,小慧全家都特别挑食。因为小慧两口子挑食,先天和后天因素综合作用之后,孩子也养成了挑食的习惯。他们家日常吃的食物种类特别少,主要是包子、饺子、生煎、面条,大部分蔬菜都不吃,奶也不喝。每天吃的食物都基本一样,想做到两天六顿不重样都困难。
小慧一家的饮食模式,很容易造成他们碳水化合物摄入偏多,奶制品、蔬菜摄入不足,超重和肥胖的概率明显升高,超重和肥胖之后,更多的健康问题又随之而来,形成恶性循环。
小慧一家还可能会缺乏哪些营养成分呢?我们就从与免疫有关的营养素之一维生素A说起吧。维生素A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维生素A原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原的良好来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空心菜、莴笋叶、芹菜叶、菠菜、苜蓿、胡萝卜、豌豆苗、红心红薯、辣椒、芒果、杏等。对比小慧一家的日常饮食,我们会发现他们一家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类的食物摄入严重不足。
小慧一家经常身体会出点小问题,可以说是医院的常客。有时候眼睛不舒服,有时候皮肤或者其他部位不舒服。维生素A与视功能、皮肤黏膜,尤其和免疫力有很大关系,所以他们一家身体经常抱恙,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改善小慧的体重问题,就要从纠正挑食偏食,调整饮食结构做起,尽可能地丰富饮食种类。
“ 婴幼儿时期,一种食物需要出现七八次以上,才会被小朋友接受 。”我给小慧科普道,“你和你先生小时候,有可能一两次不吃某种食物,叔叔阿姨就认为你们不爱吃,不会再给你们吃了。包括现在你们带小朋友,是不是也是这样?”
她回道:“你说对了,我们家就是这样,不用两次,一次不吃就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了。”
小慧了解到这个知识点,对于她的孩子来说也会有益处。虽然小慧的孩子已经上小学,过了饮食习惯养成的黄金期,但是跟成年人相比,孩子的饮食习惯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目前孩子不爱吃的食物,如果多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且看到自己的父母都在吃,孩子也会很快接受。
在与我多次具体沟通过各种食物的健康饮食烹饪方法后,小慧一家的饮食种类越来越丰富,健康饮食之后,一家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免疫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体重也得到有效控制,每个人的笑容看起来也越来越满足。
除了饮食原因之外(包括过度节食、挑食偏食、饮食结构不均衡等),过度运动也会导致免疫力受损或暂时性免疫抑制,与血糖降低、血浆谷氨酰胺降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自由基、皮质醇增多(升高)、肌肉拉伤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