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新鲜血液

柳州的冬天很短,也不会很冷,枝头闹绿,风过树间都是轻微的笑。冬天的信号是明显的,但柳州市民也不会太把冬天当回事。

1999年1月,冬天缓缓而来,柳州五菱的领导班子开始了新的换届。这是一次十年树木的延续,十五年前精心插下的株植,一朝绽放枝叶。老厂长金振华正式卸任,而时年仅有三十八岁的沈阳,接任了厂长的职务。

商业经济是有周期的,一段时间热,一段时间冷,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之间交替更迭、循环往复。但周期降临的方式,却非常安静。而一个企业从决策制定出来到实施下去,再到产生效果,也需要一个周期。这两个周期是否合拍,决定了是悲剧还是喜剧。如果两者吻合,那就会展现市场大方慷慨的一面;而如果两者不合拍,那对于企业来说则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企业的决策周期,则跟“当家人”密切相关。“当家人”的更迭,会凸显商业周期残酷的一面。

这是组织的一次正常交接,但它在无意之中也包含了柳州五菱重构的一条重要线索。重构企业的呼声已经蜷伏多时,像是竹林里发节的声音,不需要走得很近但其实都能听到。它触发了一场行业的系列变革,超越了当事人的决策和预料。

挥动接力棒的年轻人没有时间咀嚼上任的喜悦。活下去,是燃眉之急,而如何烧好“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是重中之重。

“大火”是从人事调整开始的。“人事调整”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员工中刮起了史无前例的旋风。“减组织、换能人、竞上岗”,三项改革措施就像三把斧头,顺着柳州五菱的“老树干”,从上砍到下。

那年的春节还没来,裁撤令先到。

企业瘦身运动开始了。原来37个行政部门,被直接合并改组成11个部门。与此同时,伴随着“切除手术”,对影响企业效益的业务进行了剥离,如铸造、热处理、后勤体系等。而企业办的社会职能部门,如学校、医院、幼托、宾馆等部门的员工,则被分流和转岗。

对于留在工厂的员工,原则就一条:在岗职工必须实施满负荷工作制。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这让此前那些一边上班一边“织毛衣”的员工猝不及防。而最直接的变化,则体现在正在被“一扫而空”的库房。

此前,库房是工厂里令人感觉最温暖的地方之一。这里的东西样样齐全,从板凳、手套到暖水瓶,从轴承、弹簧到铸件,琳琅满目。放眼望去,都是一排排很深很宽、走上半天也走不完的货架。天下再也没有比库房的物资更齐全的百货商店了。这才是一个大集体应该有的样子,宽大的库房就像是丰足的粮仓,给人一种万事不慌、天下太平的感觉。门口摆放着桌子,一群仓库保管人员有说有笑、有求必应,而前来取货的人也心满意足。静悄悄的货架上有条不紊地摆满了物资,被大窗户的玻璃直透过来的光线所包围。空气中舞动着细小的尘埃,宣告着这一切都是属于阳光的地盘,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时光。

突然间,一切都变了。太阳隐去,风暴袭来,画风骤变。一股强劲的旋风,似乎要吹掉仓库的屋顶。公司暴风骤雨般的改革开始了。库存被大批清点后卖掉,一排排货架被拉走,物品急剧压缩。空荡荡的仓库里,到处洒满了无所事事的光线。

无论是办公室职员还是车间工人,都感到了不安,甚至愤怒。领取物品,不再如以往那样,只要穿过厂房走进温暖之地,就可以立等可取了。不管什么物品,都需要先填写申请单,再打报告申请审批,然后等集中采购之后才可能会领到。等待的焦虑感,成为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灼伤。

然而,比这更痛苦的,则是仓库保管人员被大面积裁撤。“金饭碗”被打碎一地。

不到一个月,柳州五菱的工厂基地,犹如一口煮沸了的油锅,上下翻腾,油星四溅。每个指令都是风口,每条规范都是利箭,似乎满厂都是心灵受伤的人。员工三句话不离整顿和招聘,五句话不离转岗与分流。有人在疑虑彷徨中观望,有人干脆另谋高就,还有的人直接愤怒开骂。“这一届领导班子能干多久?”“五菱恐怕不行了?”从上到下,五菱内外,四处传播着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就在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播放了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表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讲述了两位农村老人黑土和白云参加央视栏目,回忆生活中发生的翻天覆地般变化的故事。走到十字路口,人群分流而去,它往往最容易触发人类的敏感神经。这个极富有象征意义的小品题目,对于每一个五菱人而言,都是挑动神经的触碰。这年夜的饺子,很难吃得香。柳州五菱,正走在这样一个大的交叉路口。小品最后,男主角黑土在展望未来的时候说道,“过去论天儿过,现在就应该论秒了” ,一定会引起众多人的共鸣。

而领导层不想让大家等得太久。1999年3月,一场意外的大雨之后,在企业主办的《五菱汽车报》上,一篇题为《统一思想 下定决心夺取改革的新胜利》的评论员文章,掀起了强大的思想旋流。新春已然鸣笛,改革整顿继续在工厂全面铺开。

为了顺利推动三项制度改革,沈阳任命三个年轻的面孔:姚佐平、韦宏文、刘德祥。他们各司其职,分头推进各项事务。有人重构采购部门,对外部利益链条下手;有人负责部门结构调整,精简部门层级;有人则进行员工疏解,成立了下岗分流办公室。这三个人,在当时成为很多员工的炮轰对象,背后被骂为“改革三贱(剑)客”;而“下岗分流办”也被戏称为“下流办”。

但领导班子的决心是坚定的。重塑筋骨,需要先造魂魄。面向未来,就需要有富有朝气的干部。整个中层干部队伍开始大调整,“铁交椅”被打破了,原来的任命制,现在改为聘用制。在公开的招聘中,有11个年轻人,从150人中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在柳州五菱已不再是新鲜事。连工人也要被重新进行考核,为每个岗位而奋斗。

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很快意识到了这种变化。此前的岗位,可能是哪个舒服哪个就占便宜,是茶余饭后可以炫耀的谈资。而现在,谁忙谁重要,说明这个岗位不可或缺。竞争比拼的意识,在强制性的大扫除之中,重新萌芽而出。

三项制度改革,清扫了人们的“大锅饭”思维。而凭借“东风”,一批新人正在登场。新思想和旧思维的激烈碰撞就此拉开。改革的巨大阻力,哪怕是置身其中的人也难以言表。在反复的沟通、协调、讨论后,新的领导班子还是顶住了压力,改革措施也得以逐步实施。

新的年轻管理层,无论是面向质疑的师傅,还是心怀猜测的职工,都需要凭业绩来说话。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清代张维屏的诗词《新雷》,可谓此时情景的最好注脚。

尽管还有冷眼旁观或闹情绪的人,但“三把火”初见效果。柳州五菱总员工人数从改革前的5903人减为4497人,大约精简了四分之一。留下的员工,人人都有了危机感。危机让思维变得敏锐,人们重新打开耳目。一个全新的种子留在了每个员工的心中,并生根发芽。就像是《大话西游》电影里至尊宝的椰子心里留下的一个心愿一样,它在很久之后,才会说出真相。这个真相,需要穿越历史才能回望。紫霞仙子用了五百年才从至尊宝那里找到答案,而五菱人不需要等那么久。 B3HD2iqN4TifsZO50VUHtbWAd9QPKOLqAw9LKEtvw3sxg8jhdy6FXfQQMrqfY1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