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镜像世界产生新的力量和财富

最后的胜利并不属于GAFA

下面,让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镜像世界。首先,我们先要明确镜像世界的运营主体到底是谁。

当今互联网的运营主体并非政府,而是管理域名系统(DNS)的非营利组织。但是,推动这个体系的服务器其实主要为公司所有。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互联网的运营团体在美国,或是由美国资本掌控,实际上它们并不属于美国政府。早期运营互联网的多是美国国民和团体组织。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至少在西方国家里,未来运营镜像世界的也不会是政府。运营镜像世界未必是商业行为,很有可能由非营利组织或其他组织在基础层面给予支持。

大公司提供相关产品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一点可以参考现有的谷歌Chrome浏览器及苹果的Safari浏览器。在基础层面之上,公司的参与度就会体现出来。

推动镜像世界的商业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可以肯定的是广告盈利模式不会改变,这一点和现有的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没有差别。但是,获取人们的注意力可能不再是唯一的获得收益的方式。

在镜像世界中,人们的注意力会被密切追踪,并有可能被操纵。也就是说,用户极容易被榨取。从长远来看,镜像世界很有可能实行按月缴费的订阅模式,就像我们的宽带费用一样。

尽管如此,能够称雄这个AR世界的也不会是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和苹果四大公司名称的首字母)等公司。纵观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史,一个领域的主导者从来无法在下一个时代的平台上继续称雄。曾几何时,许许多多的公司妄图与制造计算机的IBM抗衡,并为此研发出一系列产品。然而没有一个公司侥幸成功。业界甚至流传着一个笑话:“逆IBM者,遑论成功。”

表2 历史上的赢家和新的赢家——颠覆性技术的历史

然而,仿佛就在一瞬之间,IBM也跌下了宝座。因为计算机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不再聚焦于硬件而更在乎软件的时代。于是,能够做好软件开发的公司取而代之。众所周知,做出Windows的微软取得了胜利。

新一轮竞争继续展开,很多软件开发公司试图以自己的操作系统对抗微软,其结果依然是铩羽而归。因为微软太强大了,其他操作系统实难匹敌。那么,又是谁最终将微软推下了王座?成为时代新贵的就是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它并没有致力于开发操作系统,而是开拓了搜索引擎的新天地。

然后,又有人想在搜索引擎的领域里和谷歌一决雌雄,结果依然是以失败告终。超越谷歌的新王者是社交媒体公司脸书。现在的局面是数以千计的公司都在社交媒体领域和脸书对抗,它们也很难取胜。下一个胜出的必然是AR公司。

每一个时代最强的那个公司,从IBM到微软,再到谷歌和脸书,可能都会想要在AR的世界里站在最领先的位置。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公司可以笑傲下一个时代。因为它们的成功会成为它们最大的桎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最成功的那个公司,必然是今天还默默无闻的、在社交媒体领域外的某个小公司。

我在《新经济,新规则》这本书中就曾经提到过“赢者通吃”和“回报递增”的法则。AI催生的新的镜像世界依然是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因此“回报递增”之类的法则不可能消失。

这里涉及了一个词——网络效应。也就是说,用户增加得越多,对用户就越有利。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一种网络关系,没有例外。

我们面对资本主义时能够做的就是适应它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而无法抹杀它。时代发展到镜像世界后,会出现很多小的创业公司。未来如果有一个大型企业可以成为AR主导的镜像世界的大赢家,那么必然会同时出现构建这一环境的数以万计的小赢家。所谓“赢者通吃”法则,就是通过构建环境而产生全新的标准,而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在这一标准上应运而生。

这一点与语言的产生有几分相似。当一种语言被社会广泛接纳后,它的格式就会固定下来,其意义与使用方法也会固定下来。于是,就产生了英语等语种。有了固定的标准语言,我们才能拥有丰富的图书以及各种作品。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出现大赢家时,成千上万的小赢家也会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新机遇。

镜像世界已经悄无声息地铺开了它的疆域。你如果愿意付2000美元左右购买一副智能眼镜,就可以即刻体验它的魅力。

再过10年,估计就会出现可以在工作中使用的智能眼镜。镜像世界会扩展到办公室以外的各种场景,例如机械修理、工厂的培训和劳动、产品设计等。镜像世界甚至能让大企业摆脱台式计算机,并且很有可能走进校园。

再过25年,会出现更实用的智能眼镜,普通人也会经常使用。不过在那之前,比起家用,智能眼镜更多的还是会被用于办公和游戏。

AR成为另一个选择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硬币的另一面。可能有人听到过一些对镜像世界科技的忧虑:它会让我们的社会处于监视之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它是不是将人类机械化了?这样真的会使我们变得更幸福吗?

一提到幸福,这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今天很多人都致力于研究何为幸福。幸福的定义以及判断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标准,我们至今仍在讨论。近年来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幸福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当了解了各种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发展和幸福息息相关。以前人们认为拥有的财富越多就越幸福。但现在人们认为财富非但不能帮助增加幸福感,有时候反而会让人感受不到幸福。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AR和镜像世界真的会让我们更幸福吗?”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答案。不过,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时,他应该更会感到幸福。不受他人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由自己掌控,人就会感到满足。这正是科技赋予我们的选择的多样性。

在过去,理发的就只是理发的,卖肉的也只是卖肉的。但是,现在出租车司机还可以同时在Uber接单。在原先选择的职业不变的同时,为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现在人们也可以选择做新的工作。选择越多,人们就越容易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擅长的工作,同时也就越容易获得幸福。因为科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事情。

无论什么样的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都会带来新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减少这些问题。对此,我的意见是要做好数据的追踪工作,随时检测和评估技术的发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一种新药研制开发出来后,一定会先对其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检测,然后才会给予上市许可。在这之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会再测试该药品。新药在上市后,可能会被用于其他用途。虽然这个药是因为某个特定目标研制出来的,但是它在用于治疗其他疾病时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更好的效果。即便如此,对于这个新的使用途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不会再做检测。因为他们认为初始的检测是永久有效的。

此类事情也发生在技术领域。在新的车型上市后,人们就不会对它再进行测试和评估。这样做的原因是,既然20年前已经认证了这款车的安全性,如今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测试。但是,我认为应该每年对技术进行一次重新评估,而且要评估所有技术的优缺点,确保它们值得充分信赖。

经常会有人认为新技术更容易出现缺陷或问题,需要从严对待。这里说的“更容易”,是和什么相较而言的呢?如果是和“旧技术”相比,可能“新技术”的确容易出现问题。不过这就需要我们对“旧技术”也进行认真的检测、评估和记录。

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论证。

人们对新技术的管理通常以可预见的问题为前提,依靠想象制定使用规范。我个人认为要根据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不要基于对未来的想象做判断,一定要依靠数据。

我们无须对镜像世界的相关技术感到担忧,而应该时刻追踪,时刻关注。我们一定要助推其发展。畏首畏尾的人是无法采取理性行动的,只会做出蠢事。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明智地、时刻警醒地对技术加以监控。 H7Hu3iTuEGL5X0592Fe1L7mYiKrfjilZAsqCHCpZtXDoAifXH2uFjqendz+H3A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