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认识张欣华女士源于我参加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的活动,当时我正在积极拓展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期待为学生找到既专业又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张欣华女士创办的广州市捷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洽,该机构成为我校心理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不少专业实践机会,借此序,先表达一下我真诚的感谢!

初识张欣华女士,我觉得她沉静而有亲和力,有一种浸润心理学多年之后的温暖气质。她说她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2002年就创办了捷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把游戏治疗带回中国并运用在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20年来,她一直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这一工作。她说得平静,但我知道,她从2002年开始自己创业做儿童心理咨询,能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不仅需要专业的力量,而且需要自我内在的激情和勇气。如果没有对专业的执着,对初心的坚守,也许她早就放弃了。我当时便对她心生敬佩。正因为很多热爱心理学的人士的执着和坚守,才有了如今心理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因此,当张欣华女士邀请我为她的这本书作序时,我就欣然答应了。

游戏治疗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形成了多种流派。凡是以游戏为媒介进行的心理治疗活动都可称为游戏治疗。游戏治疗不仅可以用于儿童,也可以用于成人;不仅可以用于个体,也可以用于团体。当然,目前对其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儿童心理治疗领域。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因为游戏本来就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更容易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内在想法和感受。通过游戏,成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儿童也更容易接纳成人。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游戏治疗如何在儿童青少年实务工作中运用的指南。我认真地看完了全书,其中既有科学的理论阐述,又非常具有实操性和可读性。这本书凝聚了张欣华女士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她结合所学专业,发展了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背景的游戏治疗技术,为游戏治疗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本书的重点并不是介绍游戏有哪些玩法,或者有哪些游戏治疗的技术,而是以游戏玩法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游戏来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如何借助游戏产生疗愈作用。

本书介绍了游戏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个案评估的具体方法,并重点介绍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整合式游戏治疗、家庭游戏治疗,每一种理论技术都有相应的案例辅助阐释。全书列举了近60个案例,包括家长管教模式、社交问题、家庭婚姻问题、器质性问题、创伤性事件,等等,案例都来自国内儿童青少年的实际生活。通过本书,你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家长管教模式、创伤性事件、校园经历等因素与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情绪问题有着怎样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看见孩子内心深处不被理解的挣扎和无助,看到他们当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真实的需要。

游戏只是媒介,而真正让媒介发生作用的是人。我非常赞同作者在书中所言:“只有人才能疗愈人,一个玩具、一个游戏并不能起到疗愈的作用。因此,游戏治疗的重点绝不是选取什么样的游戏,起疗愈作用的也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咨询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也希望你通过本书,不仅仅是看见游戏,更重要的是看见孩子,看见关系,看见生命。

是为序。

刘学兰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PkXjmcVNzY6V5P7+iWYzb6WAPjAkAnkJ52uqIAVXekE/yEAE7Y1UQGu5Wker4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