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第1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们常常把儿童比喻为祖国的花朵,希望这些花朵可以茁壮成长。然而,儿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孩子可能会在成长方面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球10~19岁青少年群体中,有10%~20%存在精神卫生疾患。这些精神卫生疾患同样存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于2018年发布的《青年发展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8~2020)》指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除了精神疾患的困扰,一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可能遭受各种形式的虐待、暴力、欺凌。一些儿童可能成长于贫困的环境、缺乏父母陪伴的环境(如留守儿童)或不稳定的环境(如流动儿童)中,这些不良成长环境也可能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于2019年12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教育部于2021年7月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疏导,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种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儿童与青少年都属于未成年人,但这两个群体在生理、认知、言语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心理辅导的方法也不同。本书将重点介绍游戏治疗在儿童群体中的运用。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有所不同。成年人往往会主动求助,即使在描述自己的困境时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他们也通常能够对自己的境况有敏锐的察觉,愿意配合咨询师,能够在咨询师的带领下逐渐察觉自我。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却和成年人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求助意愿

寻求心理咨询的成年人大部分都是在觉察到不适后主动求助的。相反,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大部分情况都是被动求助,特别是幼儿和儿童。受到环境、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和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然而他们并不懂得如何消化自己的负面感受,也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表达内心混乱和矛盾的感受;他们不懂得如何组织语言,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随着负面情绪的积压,他们变得越来越容易发怒,比如会尖叫哭闹、打人,或是自我封闭、拔头发、咬手指,等等。此时,迫切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往往是家长,他们逐渐察觉到孩子行为、情绪的变化,因此开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因而,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家长往往是求助者,孩子则处于被安排的位置。

2.认知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成年人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人际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心理咨询中的表达能够深入个人价值和观念层面。相反,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还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而且词汇量不足、语言简单、思维跳跃,因此难以用有逻辑的、周密的语言来叙述事件、经历、感受,而更偏向于用简单的词句或非语言的行为来表达内心所想。到了儿童期,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开始能够理解事物发展中蕴含的因果关系,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叙述和情感描述。进入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举一反三,对人际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时他们的表达基本上能够深入个人价值和观念层面。以下是我与一个15岁孩子的对话。

张欣华: “你说你已经习惯了父母吵架,我想了解一下,习惯的意思是什么?”

孩 子: “就是他们吵他们的,我做我的事呗。”

张欣华: “看来你找到了一种应对这种局面的方法,那你对父母吵架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孩 子: “看见他们我就觉得不舒服。”

如果让一个儿童回答“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问题,儿童往往会感到疑惑。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察觉不到自己的感受。而青少年对自己的情感有一定的觉察能力,也能够将内心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对抽象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因而咨询师能够与他们探讨更深入的话题。

3.情感省察

成年人的情感省察能力会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有更深层次的发展,他们能够描述复杂的情绪感受。幼儿的情感省察往往停留在印象最深刻的情绪和感受上;儿童期的孩子开始能够洞察不同的情绪,比如兴奋、喜悦、生气、悲伤、担心、害怕,等等。

4.行为改变的方向

成年人在寻求心理咨询时,行为的改变方向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期待、理想与追求。而在幼儿心理咨询中,改变的方向主要取决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料者的要求。幼儿期是建立行为规矩的关键时期,对于在幼儿园总是动手打人、抢玩具、不听从老师指令的幼儿,父母的求助期望可能是解决幼儿目前存在的问题,因此,咨询师在评估后会制订相应的治疗干预计划。而在儿童心理咨询中,改变的方向除了依照父母的要求,还要考虑学校的要求,因为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后,生活的重心开始向学校中的社交倾斜,他们开始与同伴建立关系,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

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是指,在开展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咨询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专业伦理守则。需要单独说明的一点是,在开展儿童咨询工作前,咨询师还应当具体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依据《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见图1-1)。

图1-1 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

联合会诊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过程涉及四个系统,分别是专业人士、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多个系统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叫联合会诊。

1.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也包括其他科室的医生。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的工作范围有明显的差异。从服务对象来看,心理咨询师主要帮助来访者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压力等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医生则帮助病人解决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需要运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知识。从治疗方法来看,心理医生有处方权,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辅助采用谈话治疗,心理咨询师则没有处方权,主要采用谈话治疗。两者有差异,同时相互配合。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有些家长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主要是为了诊断孩子是否存在多动症或者自闭症等问题,然而,心理咨询师不能从心理学跨界到医学。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清晰地告知家长,心理评估主要旨在了解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如果家长需要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某些障碍,那么应该陪同孩子前往医院。心理医生进行介入的过程中也需要心理咨询师的配合。在我以往的一些案例中,有些来访者是经由心理医生转介而来的,他们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心理咨询的辅助。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来访者目前是否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服用哪种药物,以及药物是否会产生副作用,等等。

对于有患病经历的儿童,咨询师也需要向相关的医生了解儿童的患病经历。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接受过心脏手术的孩子,他提前几年就从父母口中得知自己要做手术。在学校里,老师也不让他参与过于剧烈的运动。孩子询问妈妈,什么是做手术。妈妈告诉他,做手术就是开刀。在临近手术的时候,妈妈反映孩子性情大变,在家里无故发脾气、摔玩具、经常做噩梦,还认为做手术就意味着死亡;老师也反映孩子的行为与往常有所不同,变得胆怯、退缩。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转变:在学校,当其他孩子做游戏时,他只能在一旁观望;在家里,他处处受限,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不能随意打闹;而在他的内心,还独自承受着时刻面临死亡的恐惧。当手术来临之际,他的对抗、冲突、退缩、胆怯,都是自我保护的方式,他渴望挣脱当下他无法掌控、无法改变的局面。因此,当孩子的妈妈向我求助时,我向她了解了关于孩子手术的情况,也记录了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目的是向医生了解手术的时长、恢复期的长短、该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否承受手术的疼痛感、术后是否需要继续服用药物等信息。只有全面地了解手术前后孩子的经历,咨询师才能更恰当地理解孩子的感受。

2.家庭

家庭包括父母等主要照料者,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许多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实际上都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结构,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多子女家庭、二胎家庭等;二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比如冲突、疏离、冷淡、过于亲密等;三是家庭教养模式,比如放纵型、专制型等。

我曾辅导过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女孩的母亲是主要求助者,她当时已经怀孕3个月了,准备迎接二胎的到来。在第一次与女孩父母会面的过程中,这位母亲告诉我,自从她怀孕之后,女儿的行为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女儿品学兼优,乖巧懂事,但现在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爱发脾气,还扬言说要变成坏女孩。她不希望妈妈生二胎,用各种恐吓性的语言威胁父母。一开始,父母并没有将女儿的表现放在心上,认为只要加以引导,等老二出生后,老大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直到有一次,女儿将洗衣粉倒进妈妈喝的汤里,被外婆发现,全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我第二次与女孩父母会面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他们决定放弃肚子里的宝宝,因为他们担心女儿状态会因为宝宝的到来变得更加糟糕。我能理解父母无奈的心情,同时也感到很可惜,因为他们错失了一个新的生命,也错失了一个重建女儿信念和价值观的机会。女孩需要学习的是,这个世界并不是以她为中心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顺着她的心意发展。父母的退让反而让女孩更加相信,原来只要她闹得足够厉害,父母就愿意向她妥协。

除了二胎家庭,父母的婚姻关系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夫妻之间关系失衡或者破裂,比如一方非常强势或者双方经常争吵,孩子就可能会表现出厌学、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分散等状况。我曾经辅导过一个8岁的男孩,当时他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平时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有段时间,他上课经常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也很糟糕。老师多次向孩子父母反映情况,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通过进一步的询问,老师了解到,原来孩子的父母正在处理离婚的事情。孩子的父亲已经搬出去和女朋友同住了,但母亲经过再三思考,还是决定暂时不离婚,于是父亲又搬回家住了。然而双方依然争吵不断,父亲就又搬出去了。孩子对此感到很困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总是要搬出去。对此,妈妈的解释是,外面有一个坏女人要来抢爸爸,要拆散这个家。

在评估的过程中,我让孩子画了一幅家庭图。他画了一只巨大的恐龙,恐龙面目凶狠,正在吞噬一座房子,屋顶已经被吃掉了。孩子说,这只恐龙正在袭击他的家庭,他住在家里,很害怕被恐龙吃掉。这反映了孩子的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当下的处境感到害怕和担心。如果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时刻担心自己的家会被拆散,那么专注学习对他而言就会成为很大的挑战。如果把幸福比作房屋,那么安全感就像房屋的地基,只有地基牢固,才能搭建更高的楼层。

3.学校

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幼儿园便成了其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作为教育者,老师很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情绪、社交状况和学习能力。比如幼儿园老师,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孩子处理生活上的问题,如换裤子、吃饭、上厕所等,所以很了解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平,是否有困难。小学老师的角色则不同于幼师,比起处理学生的生活问题,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因此很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何种水平。在与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咨询师会收集许多关于孩子特征的信息,比如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虽然每次考试成绩只有40分左右,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学习不肯用心罢了,常常投机取巧,不完成规定的作业,耍小聪明。”因此,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多与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情绪状况。同时,老师的配合也有利于治疗计划的实施,比如针对存在社交问题的孩子,老师可以配合咨询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孩子在团体中学习社交技能。

团体辅导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相互帮助的机会,这在融合教育中也有所体现。有人认为,融合教育指的是让特殊孩子融入普通孩子,与普通孩子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让普通孩子融入特殊孩子,让普通孩子学会包容和接纳特殊孩子,而团体辅导正为此提供了一个途径。咨询师可以邀请一个特殊孩子和三个普通孩子组成一个小组,带领他们进行小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矛盾和争执,引发负面的情绪,此时咨询师可以进行介入。比如合作绘画的游戏规则是四个孩子轮流在同一张纸上画画,由咨询师来控制时间,当咨询师说“下一个”的时候,正在画画的孩子就要停下笔,将画纸传给下一个孩子。对特殊孩子而言,完全遵从咨询师的指令是比较困难的,他可能画得比较慢,无法及时把画纸传给下一个同学,又或者试图把整张纸都涂成黑色。普通孩子一般不理解特殊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会认为他在故意搞破坏,进而感到生气,一味地指责他,或者径直将画纸抢走。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应充当协调的角色,帮助孩子分享体验,学会包容,修复在游戏过程中破裂的关系,让特殊孩子能够感受到,原来有人明白他的需要,原来他是被关心着的;让普通孩子学习到,原来这个平时很安静的同学其实很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他把画涂成黑色,不是故意捣乱,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加入大家的游戏。

4.社会机构

社会机构包括政府民政部门、资助机构等。有些特殊的案例,例如遭受家暴的母亲、经历性侵的孩子,咨询师能够帮助他们疗愈心理的创伤,却无法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当咨询师遇到此类个案时,还需要和当地的社工或政府部门取得联系,与他们商议帮助家长或孩子的方法。

我曾经为法院转介的一个9岁孩子开展心理辅导。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并不是父母,甚至不是亲戚朋友,而是一个非亲非故的阿姨。孩子的母亲非婚生子,孩子出生后,父亲拒绝和母亲结婚。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母亲觉得自己没有精力抚养孩子,于是将他送给阿姨抚养。在孩子9岁的时候,阿姨向法院起诉,起诉的原因是,在这几年间,孩子母亲并没有提供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全凭阿姨一己之力抚养孩子长大。阿姨希望孩子母亲在赔偿这部分抚养费的同时,将孩子带回去自己抚养;如果不愿意自己抚养,就将抚养权转交给阿姨。但法律规定,孩子的母亲有抚养孩子的义务,所以阿姨不能取得孩子的抚养权。所有的这些纠纷和争吵,母亲和阿姨都没有对这个9岁的孩子隐瞒。因此,孩子知道自己的妈妈生了他却不想养他,而那个抚养他长大的妈妈,原来是一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阿姨。在学校,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变得非常严重,他会与老师对抗,与同学发生冲突。他所有情绪上的宣泄、行为上的抗争,都与复杂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息息相关。我作为心理咨询师,需要帮助孩子疏导内心的情绪,但同时,司法机关也需要介入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如果抚养权问题没有解决,心理咨询师脱离司法机关独立介入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是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的。

不同年龄段的甄别重点

从幼儿、儿童到青少年的每一个阶段,孩子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在接待未成年人的时候,不同年龄段的甄别重点是不一样的。

1.幼儿期

面对3~6岁的幼儿,咨询师首先要甄别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是器质性问题还是心因性问题。器质性问题一般指功能性问题,常见的有自闭症、多动症、语言发育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等;心因性问题指心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比如焦虑、依赖、缺乏安全感等。

咨询师主要处理因心理因素产生的行为情绪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有器质性问题的孩子就不需要心理层面的介入。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即使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也有心理需要。受到自身器质性问题的影响,这些孩子可能在人际交往或规则遵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对抗、退缩、自卑等行为情绪问题。

咨询师还要处理来自家庭的压力。很多孩子的家长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存在器质性问题,会否认、逃避,“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孩子”“我的孩子不应该这样”,因此会带孩子参加很多训练班,期望矫正孩子当下的状况。比如语言障碍孩子的父母可能会一直要求孩子“你讲啊”“你讲出来就好了”“你怎么不讲呢”,作为咨询师,我明白家长焦虑和着急的心情,这是正常的。然而,也正是这些加之于孩子身上的期待,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当家长不断要求孩子时,孩子可能反抗、逃避或者退缩得更加厉害。因此,面对有器质性问题的孩子,咨询师需要介入的可能是孩子的“关系”,帮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重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修复亲子间的关系。

如果幼儿期的孩子存在的行为情绪问题不是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由某种功能障碍导致的,那么这些问题可能就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下面这个例子反映了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孩子行为情绪表现的。

小曾是一个4岁的孩子,老师反映他在幼儿园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比如爱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甚至打骂老师。老师多次教导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因此,老师建议小曾的母亲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解是不是认知或者神经发育方面的障碍影响了孩子的社交模式。医生的诊断结果表明,孩子并没有神经发育方面的障碍,随后小曾的母亲找到了我。经过评估,我发现,小曾的行为情绪问题是由心理因素而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幼儿到了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行为处事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个时候,成年人需要帮助幼儿逐步学习“去中心化”。我在评估中发现,小曾的家人对他百依百顺,这强化了他的自我中心主义,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中心,所有人都会听他的话。于是在幼儿园里,他也用同样的行为模式与同伴及老师相处。然而,学校是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与人相处要遵守社交规则,比如要轮流玩一个玩具、排队等待、听从老师的安排等。这些经验对小曾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当小曾进入幼儿园后,发现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按照他的期望发展,他的需要并不能被一一满足,这时他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表现出对抗、挑战的行为。这就是心理因素而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行为情绪问题。

2.儿童期

面对儿童期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咨询师主要甄别的方向是心因性问题与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内心产生冲突,继而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且这种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难以疏解。

除非经历非常严重的创伤,幼儿期的孩子一般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但如果孩子在幼儿期经历了心理伤害,并且伤害持续到了儿童期,在这期间孩子内心的需要一直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积压的没有得到疏解的负面情绪在儿童期就有可能演变为心理问题。我曾经接到来自一位母亲的求助,她的孩子在读四年级。在孩子上幼儿园期间,父母就离婚了,男孩一直和妈妈一起住,但是妈妈平时上班很忙,很少能够照顾和管教他。男孩在学校里也比较孤僻,不怎么参与集体活动。起初这位母亲没有在意,直到最近一段时间,她才突然发现,孩子的手指已经快被咬破一层皮了,手指甲也剩下薄薄的一层,而且不管妈妈怎么制止他、提醒他,他还是会不自觉地咬手指。

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说,咬手指、拔头发等行为通常是儿童舒缓内心紧张和焦虑情绪的方式。因此,在临床评估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出现此类行为问题的时间、时长,什么情况下此类行为问题会更加严重,什么情况下会有所减轻,等等。只有通过临床评估,咨询师才能了解孩子目前行为情绪产生的原因。

3.青春期

对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甄别方向为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这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普通的心理问题较之于精神问题,前者的症状和程度都较轻,通常表现为情绪困扰、内心冲突,而后者可能表现为幻听幻视、意志消退、情感淡漠等。精神问题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遗传、神经环路与神经发育异常等生物因素有关,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是生物-心理-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在青春期,受到激素的影响,潜在的精神问题往往会显现。因此,当咨询师接待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时,首先要甄别孩子当前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问题。比如一个16岁的孩子如果表现孤僻、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谈,对父母的批评和教导无动于衷,那么咨询师首先需要询问父母家族中是否有家庭成员存在抑郁或焦虑等问题,孩子行为情绪变化的起因是什么,该问题持续了多久,等等。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明确孩子当下需要的是心理咨询还是精神科的介入。

需要注意的是,甄别重点并非绝对的概念,不是说儿童期的孩子就不用甄别器质性问题。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会在课堂上做出大小便、脱裤子等不合理行为,父母多次严厉管教、打骂都无济于事。如果按照绝对的标准甄别孩子的问题,将评估的方向限定在心因性问题或心理问题上,就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因为这个孩子实际上存在器质性问题,在幼儿期就呈现过类似的行为问题,但父母没有给予太多重视,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存在发展性障碍,而将孩子送到了普通学校而非特殊学校,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期。因此,咨询师在甄别的时候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相关的基本理论

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是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对于咨询师而言,除了要掌握发展阶段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儿童个性特点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

在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家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和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最具影响力。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突出了家庭关系以及儿童早期经验对发展的影响。埃里克森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不同的基本心理冲突。

例如在婴儿期,个体要解决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这一冲突。婴儿需要从母亲的拥抱、喂养、照顾中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如果遭受虐待或忽视,婴儿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随着认知和身体机能的发展,2~3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走路、自己吃饭,发展自主的感觉。这一时期的冲突是自主对羞怯和怀疑。孩子希望能够自主地选择和做决定。如果父母没有过度保护或者不随意施加惩罚,幼儿便能够逐步形成自主感。

到了儿童早期,也就是3~6岁,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探索行为。这一时期的心理冲突是主动对内疚。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积极探索的时候给予鼓励或认可,孩子便会发展出主动性和好奇心;相反,如果父母不断打击、严厉指责或者过度保护孩子,则会导致孩子变得退缩或内疚。

6~12岁儿童的心理冲突是勤奋对自卑,如果能够在儿童追求胜任力的时候给予支持,协助儿童面对困难,那么他会发展出勤奋和进取的能力;相反,如果不断地指责儿童,将重点放在失败的事情上而忽视儿童的努力,他就会变得自卑和挫败。

青春期的心理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重视自我认知与外在评价的平衡,如果他能够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家人与自己的关系,便能够获得自我认同感;相反,如果自我认知与外在评价存在矛盾,青少年过于注重外界的标准而忽略自己,或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很疏离或紧张,他就会陷入迷茫。

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被称为社会心理理论。在每一个阶段没有得到解决的个体心理社会危机,都会影响个体下一阶段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则为咨询师了解儿童青少年的智力水平提供了基础。皮亚杰认为,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以及生理的发展,个体的发展会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在每个年龄阶段,儿童会发展相应的认知水平。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咨询师辨别儿童当前的认知水平是否与所处年龄段相符合,家长对孩子发展的要求是否与孩子的认知水平相符。例如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问孩子3加2等于多少,孩子能够准确回答;但是当她问孩子5减2等于多少时,孩子却答错了。母亲很生气,认为孩子连这么简单的运算都不会。联想到孩子平时动作总是慢吞吞的,注意力还不集中,比如看书总是不超过10分钟,母亲产生了雪崩式的焦虑,怀疑孩子是不是比其他孩子发育慢,担心孩子上小学后会落后。于是,她给孩子报了许多课外班。然而,从两个数字之和推导两个数字之差需要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可逆性思维能力。发展这一能力对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家长一步步地引导,比如先学习10以内的加法,再学习10以内的减法,而不是要求孩子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就能够自动推导10以内的减法。

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3岁,即认知和了解的阶段,比如当你拿着全家人的合照询问一个3岁的幼儿“哪个是爸爸”“哪个是爷爷”时,他能够理解你的问题,并且能够指出哪个是爸爸或爷爷。

第二个阶段是3~6岁,即运用的阶段。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以及感知觉的发展,儿童会逐步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加以运用,此时他不仅仅知道哪个是笔,哪个是椅子,哪个是杯子,他还知道笔是用来画画的,椅子是用来坐的,杯子是用来喝水的,这就是从认知到运用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6岁以后,儿童在此时步入了发展阶段,他不仅仅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还知道杯子可以用来做笔筒和花瓶,这些知识是儿童通过经验获取的,他发展出了联想、创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运用到发展的过程。

除了掌握发展阶段的理论知识,咨询师还要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这当中离不开对个体内在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理解,我们将个体内在思维及行为模式称作“内在运作系统”。

内在运作系统影响着个体的言行举止、思维模式、情绪状态等方面。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行为、认知以及情感。行为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比如肢体语言、眼神接触、语音语调等;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经验、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包括情绪、感受。例如,妈妈正在训斥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孩子看着妈妈紧皱的眉头,听着妈妈斥责的话语,接收这些信息时会产生情绪反应,可能感到害怕、紧张、担忧。这些情绪“通知”大脑后,经由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的处理,孩子会对妈妈的行为做出解释。孩子可能基于过往的经验教训认为妈妈接下来会打他,于是采取相应的应对模式,他可能会低垂着头,马上认错,并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能紧绷着脸,什么话都不说。

因此,个体对某一行为如何做出回应,不仅仅与个体的个性因素相关,还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相关。这就像打羽毛球,是一个一来一往的过程。当咨询师面对存在行为问题(比如撒谎、顶嘴、打人)的孩子时,需要处理的其实并不是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无法被看见的情感和认知层面,是孩子做出此类行为的原因。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三个阶段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总共包括三个阶段(见图1-2),分别是评估、诊断和介入。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根据这三个阶段展开叙述。

图1-2 咨询工作的三个阶段

评估和诊断是紧紧相扣的两环。评估即了解。诊断是结合理论知识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会逐步了解孩子目前呈现的行为情绪问题的原因、未来的发展性需要,从而制订适合孩子的辅导计划。介入的过程就是实施辅导计划的过程。评估、诊断和介入这三个阶段在咨询全程周而复始,在实施辅导计划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评估孩子的状态,如果评估后发现孩子在接受辅导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咨询师可能会调整辅导计划以适应孩子的变化。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阶段,咨询师可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介入,但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咨询整体上都围绕几个关键步骤开展(见图1-3)。

图1-3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模式 QSyyTsxAKrN0SXl/tmaoSup3kE2FdynvsRMwKCvLfbwrvEnMlBPwd/SsgUyAz7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