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闻见大自然文学的中国气息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传统的国度,几乎所有中国作家的笔下,都描写和表现过乡土、田野、山村,还有大自然的鸟兽、稻菽与草木。但是那也许并非我们今天讨论的“大自然儿童文学”。我自己也写过两本大自然题材的散文,一本是《大雁飞到哪里去了》,一本是《果园里的小鸟》(金波先生主编的“自然笔记”系列之一),是专门写乡间小鸟的。但是我所写的,离我心目中的大自然文学,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大自然儿童文学奖”高峰论坛所提出的一些议题很有见地,也十分清晰。对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点思考源于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生态科学的经典名著《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他被后人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他曾提出了一个“土地道德”(也可译为“大地伦理”)的观念。简单说来,他认为,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大自然这个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其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之一,它包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利奥波德从这个观念出发,也向那些不思悔改的人类发出了一个警告:所有的所谓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我觉得,这个“共同体”和“大地伦理”的观念,也值得我们在讨论“大自然儿童文学”的内涵和精神时加以借鉴。大自然不是仅仅属于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而是万物的命运共同体。万物有灵且美。“大自然儿童文学”也应该提倡一种不以人类为征服者、霸权者面目出现的“大地道德”。大自然儿童文学的内涵,首先应该具有“万物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精神、视野、胸怀和气度。

例如,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写的《杂草的故事》,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那些四处流浪的杂草的生命履历。那些在广袤的大地上四处迁徙、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被诠释、被限制、被驱逐、被毁灭而又得以复活的?在人类话语霸权中,生命力卑微的杂草,如何在不公平的待遇中,顽强地将自己的根须扎进人类的视野里,乃至植根在人类的文明史里,植根在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童话和民间传说里?我们从这本书中能找到答案。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自然文学。这是我的第一点思考。

第二点思考是大自然文学大师普里什文(1873—1954)给我的启发。普里什文在游历俄国北方地区之后,写出了散文名著《飞鸟不惊的地方》。这部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自然散文家的地位。诗人亚历山大·勃洛克读到这本散文集后评价说:“这是诗,同时还是别的东西。”什么“别的东西”呢?我的体会就是指普里什文的作品在优美的文学性之外,还具有丰富和准确的地理学、方志学、动植物学、民俗学、气象学、农艺学、物候学等方面的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这类作品还包括他在1925年出版的一本以物候观察为题材的笔记体散文集《林中水滴》,后来他又加以补充,改名为《大自然的日历》。

普里什文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度过的。他的全部作品的主题,都是在准确和细腻地表现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都在于发现大自然自身所蕴藏的美丽、丰富、神秘和神奇,表达他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飞鸟走兽的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感受。巴乌斯托夫斯基说,普里什文本人仿佛是“大自然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他的作品揭示出了大自然的“潜台词”。巴乌斯托夫斯基又具体解释说,这一“潜台词”的秘密就是:由于看到小树林、野兽、云彩、河流、僻静的灌木丛,由于看到某一棵醋柳树第二次开花,产生了他个人的十分隐秘的内心感觉,这种内心的感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并赋予大自然一种特殊的“普里什文面貌”。而这种“普里什文面貌”,是任何其他作家无法模仿和取代的,是属于普里什文个人独有的散文风格和散文魅力。由此我想到,杰出的大自然文学,一方面,它是具有个人文学面貌的。因为大自然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大自然的题材敞开在每个人的面前;大自然的秘密,也许只有少数人能够洞悉和发现;而如何去揭示和表现出大自然的秘密,也是一个文学的秘密。谁把它们揭示和表现得好,谁就可能是优秀的大自然文学作家。另一方面,杰出的大自然文学作家,一定也是科学的、理性的、具有丰富和专业的大自然知识谱系的,而不仅仅是个童话家、故事家。最好的大自然文学作家,几乎也都是某一个领域里的自然科学专家,例如,法布尔是昆虫学家,利奥波德是林业专家,《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逊是生态学家,《醒来的森林》的作者约翰·巴勒斯是飞鸟学家,《野鸭一家》的作者黎达是动物学家,加拿大的西顿是野生动物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还是“美洲林学知识小组联盟”的创始人。还有毕生与黑猩猩为伴的珍妮·古道尔,是出色的野生动物故事讲述家,也是杰出的动物科学家。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们是自然科学家,同时又是最好的大自然文学作家。也许这两种身份可以互为因果。

第三点思考,源自老作家郭风先生的作品给我的感受。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郭风先生的散文也像普里什文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浓郁的大自然的气息,散发着他的家乡福建莆田的荔枝、龙眼和杨梅的香味,也弥漫着新鲜的松脂、山楂树和野菊花的芬芳。郭风把散文、散文诗、童话、童话诗等文学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风格清新、形式感极其独特的“童话体散文”或“散文体童话”。对田野、山村和大自然之美的眷恋与赞美,是他作品常见的主题。他的散文里充满了诸如叶笛、果园、麦笛、水磨坊、山溪、灯火、小桥、干草堆、鸟巢、水文站、骤雨、蒲公英、白霜、村庄等平凡而朴素的大自然意象。秀丽、明媚的南国风光和散发着龙眼树与荔枝林芬芳气息的莆田景物,常常出现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里,形成了他的作品特有的印记,以至于让另一位作家产生过这样的感觉:“有一次,我乘着汽车从郭风的故乡穿过,目睹那里的山水田舍,不知怎么,我头脑中蓦然腾起一个无声的发现:这就是郭风!”

也就是说,要写出真正地道的、有特色的大自然儿童文学,还是应该有自己热爱和熟悉的现实生活基地,有属于自己的草原、山林、海洋、田野、江河、湖泊等等。你的生命根须,你的生活、情怀、文化基因、知识谱系,都必须能够与他们融合和交织在一起,成为你生命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深度,或有高度的大自然文学。这方面,凡是写得好的,都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例证,如黑鹤与呼伦贝尔草原的关系,沈石溪与西南边陲山林的关系,牧铃与湘鄂赣交界的幕阜山区的关系,还有李娟、刘亮程与新疆那片土地的关系。因此我认为,只要你有自己的生活根基,作为中国作家笔下的大自然儿童文学,同样可以讲好中国的大自然故事。彭懿创作的《山溪唱歌》等一系列自然题材的图画书,也属于此类。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大自然文学也不例外。只要你写得好,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乌鸦的叫声,一定和美国密歇根湖畔的乌鸦的叫声不一样;中国西双版纳丛林里的大象故事,与非洲草原上的大象故事,也一定不会雷同。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闻见大自然文学的中国气息,才能真正讲好中国的大自然故事。

2018年10月17日,北京 WtTGokpk1ozSveBMf93KUHHI7UMB0QkOJKMAfx9UY2z/Jx/EnQXIHt2Cjk/eXc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