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人”培养和现实题材写作

2020年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年会能在广州举行,实属不易。这一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从十个月前无比沉重的春天,到此时此刻已经橙黄橘绿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起迈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甚至是浸润着痛苦和悲伤的时光。我们在各自的城市里用各自的方式,抵抗和迎战危害全人类的新冠疫情,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在疫情期间,德国的一位科普作家雷纳·科特先生,用一句德国谚语安慰我说:“雨后阳光更明媚。”今天,我们正在享受暴风雨后的更加明媚,也更为珍贵的阳光。这大半年来,我有一个深刻和真切的感受,那就是:祖国,真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中华儿女最坚实的依靠,是在大灾大难面前,驶向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最安全的方舟。这艘大船上写着醒目的八个大字,那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年也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决战与决胜之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每个人越来越近了。我们这一代儿童文学作家能置身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之中,并且将会见证一个伟大梦想的实现,何其有幸!

对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我谈两点感受。一是去年年底在北京参加《梁晓声童话》研讨会时,梁晓声先生谈到他为孩子们写书的“初心”时的一番话,我深有同感。梁晓声说,他在阅读俄国文学家如别林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人的作品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们有一种共同的“俄罗斯焦虑”,就是俄罗斯民族需要“新人”。这种“焦虑感”我也感同身受,而且特别强烈。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且性格坚强和健全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也特别希望,借助儿童文学的特殊力量,在人格塑造、道德培养、精神引领,乃至一些细小的行为矫正等方面,为孩子们提供滋养和帮助。前几天我在深圳宝安区青少年宫参加深圳读书月红色阅读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时,也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追求,一代人也有一代人所崇拜的偶像、所钟爱的理想与誓言。但无论是处于哪个时代的少年人,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追慕和崇拜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先贤、英雄和先锋人物,都崇尚真、善、美,都愿意以美德为邻、与高尚为伍,都富有朝气和梦想,都渴望在远方飞翔。儿童文学不能虚无历史,也不能仅仅给孩子们建立童话的“乌托邦”和“空中楼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虽然历尽磨难,却又不断浴火重生的奋斗故事,我们的祖国和民族那些伟大的爱国先辈和英雄儿女的奋斗故事,儿童文学作家们应该更好地去讲述,而不是回避这种崇高和缺席这样的题材。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越来越会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体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故事讲述得更多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寄语文艺工作者:“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作家们应该“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让文学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总书记还说过:“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所以我认为,儿童文学提供给未成年人的,不仅仅是轻松好玩的娱乐之书、游戏之书、童话之书,更应该是美德之书、精神成长之书,是足以滋养一代“新人”坚强和健全的心灵与人格的“精神坚果”。

第二点感受就是,从上半年以来,因为接连参与了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接力出版社的“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的评选,2020年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评选,第五届“读友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等,阅读了大量当下的新作。总体感觉是儿童文学真的整体质量在提升,而且挣脱了所谓“黄金十年”里那种浓重的商业化、功利化创作的影响。作家们关注现实、投入现实生活的作品越来越多,不少作品质量颇高,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儿童文学作家,尤其是青年作者们在开掘现实题材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所达到的水准。读了很多作品后,我也思考和对比了一下,发现过去十几年,写农村儿童生活的作品不太多,能写得好的就更如凤毛麟角。但当下的创作中,很多作者都把“现实关注”聚焦到了农村。这显然跟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的决胜之年相关。中华民族将在这一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件大事,儿童文学作家不应该缺席。但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显现出来了:大家都一窝蜂地拥向农村题材,那么,城市的和其他领域的儿童现实生活题材,就少有人关注和书写了。本来是极其丰富多元的现实题材,没有得到全面的开掘、拓展和呈现,结果又出现了新的狭窄、局限与片面化。这需要引起作者们的关注。只有真正熟悉农村儿童题材,才有可能写得好。压根儿就不熟悉的,最好不要硬往这个题材上贴,写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和最有把握的题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提出以上两点个人感受,不一定准确,但我觉得值得儿童文学界反思和关注。

2020年11月19日,广州 PDMGnBS+JH7RNQKkAw/40Tnpt3IeU2iqsqF+Ty22yJKdTXSvtAVVPaYiuSuuy4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