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种子的力量
——再谈非虚构类写作

尝试与收获

近几年来,我尝试着为少年儿童创作和出版了不少非虚构的儿童文学作品,涉及文学、科学、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人物传记和人文故事。如我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创作了三部文学家的传记故事——《叶圣陶的故事》《冰心的故事》《陈伯吹的故事》,我称之为“与幼小者三部曲”;为中少社创作了一套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人公的图画书,包括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郭永怀、陈景润、黄旭华、屠呦呦、袁隆平、黄大年10位科学家;为党建读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型人物故事丛书“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创作了《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李四光——探寻宝藏的人》《屠呦呦——影响世界的中国小草》等科学家传记故事,还有《雷锋——大海里的一滴水》《林俊德——铸造“核盾”的马兰英雄》《张富清——旧皮箱里的秘密》等英模人物传记故事;还创作了《追寻》《天狼星下》《罗布泊的孩子》等以科学界的真实人物为主人公原型的长篇小说,以及《驼铃与帆影——丝绸之路的故事》、《寻找中国未来地图上的你》、《我们读书吧——献给山乡与田野的农家书屋》(与李东华合著)、《一枝一叶总关情——2020年春天抗疫纪事》和《闪亮的初心——党史100年的100个故事》《正气歌——百年党史家风故事》等非虚构长篇纪实作品。此外还出版了《少年孙中山》《少年毛泽东》《少年邓小平》《长征的故事》《红色少年的故事》等红色题材长篇故事,《100个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文学家的故事》《100个艺术家的故事》等杰出人物故事集。由此可见,非虚构题材的创作,在我的写作中占了很大比重。

矫正短视的人生观

以我创作的“与幼小者三部曲”,即《叶圣陶的故事》《冰心的故事》《陈伯吹的故事》为例,谈一点我的感受。为什么会写这样三本传记故事呢?说起来这跟我少年时代读过的两本传记故事有关。

在贫寒的高中时代里,我曾跟同学借阅过一本商务印书馆版的《居里夫人传》。这本传记文笔清新生动,在那个年代里,对我这个乡村少年确实起到了励志的作用。后来又读到了叶君健先生写的一本传记故事《鞋匠的儿子》,篇幅不大,写的是童话家安徒生一生的经历。似乎正是这两本书,让我最早体会到了名人传记能够感动心灵、励人心志、润泽成长的价值,也为我埋下了创作传记故事的种子。所谓茎里有的,种子里早已有了。

我在写《陈伯吹的故事》的时候,看到陈伯吹的儿子、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在回忆自己父亲给他的教育时也说过一个细节:他上中学时,有一部电影《发明大王爱迪生》正在上海上映。当时陈伯吹很忙,少年佳洱也在学校住读,可是父亲专门把他接了出去看了这部传记电影。又有一天,电影院里在上映另一部传记故事片《居里夫人》。那天正好下大雨,可陈伯吹还把少年佳洱从学校里接出来,陪儿子去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陈伯吹对儿子说:“你要是能像居里夫人那样,将来在科学上有所发现,能够对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那该多好啊!”

父亲的这些话一直留在陈佳洱的心里。也许正是因为居里夫人、爱迪生的人物传记电影起到了励志作用,陈佳洱长大后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真的成为对祖国、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以我在写这个“与幼小者三部曲”时,也会不断提醒自己,不可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励志精神,更不要忘记了对青少年的积极、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的引导。我希望自己所写的不仅仅是三本富有故事性和文学色彩的人物传记,更是献给少年朋友们的“励志之书”。

因为有了这样的创作初心,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尽量去挖掘贯穿在叶圣陶、冰心、陈伯吹一生中那些熠熠闪耀着品格光华的故事细节,展现他们以寸草春晖般的赤子之心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这三位作家都是中国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一代宗师,毕生都在“为小孩子写大文学”,所以我在书中也特别展现了他们热爱赤脚儿童、以儿童为友、“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大爱之心。正如冰心老人所说:“从事儿童文学必须拥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慈母般的心。”“儿童文学应该给世界爱与美。”陈伯吹也说过:“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高尚的心地,应该为孩子们指向光明幸福的去处。”

此外,在这三位世纪老人身上,都有着对光明、对真理、对自己所选定的理想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宝贵素质,以及作为教育家和一代宗师的那种言传身教、默默奉献、诲人不倦的师德风范。叶圣陶在童话名作《蚕和蚂蚁》里那一首小诗里写“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工作!工作!——我们永远的歌声”,陈伯吹在《光明的烛》里也礼赞过红烛所发出的不熄的光亮,冰心更是在小诗里不断写到“奋斗的血雨”,这是他们笔下的辛勤的蚕与蚂蚁的歌,也是他们一生“只拣儿童多处行”、勤恳为孩子们劳作的真实写照。

加拿大的女学者利丽安·史密斯,在那本讨论儿童文学与成长关系的名著《欢欣岁月》里写道:“阅读历史和杰出人物的传记,可以矫正孩子们短视的人生观。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时代,只是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之始到未知的将来这一漫长旅途上的一小段路程时,就会产生了解其他时代、其他国度和人物生活的愿望。”我很认同利丽安·史密斯的这个说法,她的话也坚定了我在这个领域里的创作信念。

种子的力量

一粒种子的力量有多么巨大,或许是人们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在荒漠上、岩石下,还是在风吹日晒的屋顶上、瓦片缝间,甚至是在石头墙壁的缝隙里,我们都能看到种子的神奇力量。据说,人的头盖骨的结构异常紧密和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施尽了办法,也没能把它完整地分离出来。后来,有人从种子破土获得启示,把植物种子置入头盖骨中。果然,小小的种子用神奇的力量,把最坚固的头盖骨完整地分离了。

一本好书的力量,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在这里还想谈一谈对红色题材和英雄故事的感受。

以我自己的成长为例吧。我们这一代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小山村的孩子,童年和少年时代里,物质上的“饥荒”和精神上的“书荒”,两种滋味都尝到了。贫寒的少年时代里,我在家乡小镇上买到过一本薄薄的、只有40页、定价仅仅0.11元的儿童小说——诗人白桦先生的《小溪奔向海洋》。这样一篇小说,搁在今天,是不可能印成一册单行本的,然而那时候竟然就能印成一本美丽的小书,而且是由著名画家董辰生画的彩色封面,还有十几幅生动的黑白插图。低廉的价格,正好解决了一个贫穷的乡村少年买不起书的窘境。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真的就像一条明亮的、奔流不息的小溪,把我的心从家乡的村庄和田野上,从家乡的小河边和河边青色的山坡上,引向了远方辽阔的海洋。

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顾杰的贫苦少年,只有13岁,却由贺龙将军批准,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八路”,从此走上了为人类求解放、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自由的革命道路,在一次次任务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战士。小说一开头,作家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知道江河是怎么形成的吗?接着,书中用一段优美的散文诗般的语句回答了这个问题:所有汹涌澎湃、浩浩荡荡的江河,都是由许多小溪汇成的,它们经过了无数的曲折,找到了共同的方向,拥有了不可阻挡的力量,然后坚定不移地前进着,奔向海洋,奔向太阳……

四十多年前,当我坐在村边一个高高的瓜棚上,读着这本小说的时候,眼前是村东的一条清亮的小河,正在哗哗地奔向远方。而在不远的远方,在大山的那边,辽阔的大海正在涌动着不息的潮声,好像是在召唤着我向它奔去。我当时也曾想象过,自己就像故乡的一条小溪,正在积攒着一点一滴的水珠和奔流向前的力量。是啊,小溪奔向海洋,这是一个多么坚定、庄严和美好的目标!我能做到吗?坐在故乡的小河边,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

到了高中时代,除了前面说到的《居里夫人传》《鞋匠的儿子》,我还读到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艾芜以自己青年时代真实经历为故事原型的《南行记》。正是这几本书,让我在少年时代渐渐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生活条件越是困难,你就觉得自己越发坚强;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人应该做到怎样的坚强呢?“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脚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

也是这些书,让我最早体会到了名人故事能够感动心灵、励人心志、润泽成长的价值,也在有意无意中为我埋下了成为作家后也热衷于创作传记故事的种子。

俄罗斯儿童教育家和儿童文学家米哈尔科夫也曾说,有一些书,一个人如果没有在童年或少年时代读到它们,不曾为它们动过真情和流过眼泪,那么对于这个人的生命的成长和人格的发展来说,很可能就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回忆起来,在成长之初,为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打过“精神底子”的书,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本,还有《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闪闪的红星》《青春之歌》《创业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第四高度》,以及苏联红军作家盖达尔的《学校》《鼓手的命运》等“红色题材”儿童小说。

读柳青的《创业史》,也把柳青的这段名言奉若圭臬:“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虽然那时候未必能真正理解这段名言深刻的哲理意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牢牢记住了的,当然也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盖达尔的小说里有一段关于“什么是幸福?”的话,也曾被我写进了当年的入团申请书里,那段话的大意是: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当我们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就会知道和懂得应该正直地生活,辛勤地劳动,并且永远热爱和卫护这个名叫“祖国”的广大而幸福的土地。现在想来,正是这些“红色题材”和“英雄故事”培育了我们这一代人根底牢固的家国情怀。

今天,虽然社会和文化已经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也早已发生了改变,但只要一想起这些书、这些名言,我的心中仍然会有激情升起;这些崇高的情怀和庄严的人生观,仍然会让我泫然而有泪意。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新中国诞生七十多年来出版的很多红色题材的文学作品,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这些书,带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基因,也具有种子一样神奇的力量。

2020年6月14日,武昌梨园 HEI34a/DUYOMEGxhyQgNZBj6tdh0/SEcRb+tdB/DzLbWEsXraOXwWzj7xWL+9s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