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摄入的糖分越多,就会越渴望摄入更多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糖中毒的话,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无法停止摄取碳水化合物(糖分)的状态”。

不仅是糖分,还有赌博和酒精,如果无法控制自己,使自己处于“戒不掉”的状态,就是上瘾了。

人类的上瘾倾向被各种商业活动所利用。上瘾的人是“自己掉进去的”,但是坑大多都不是自己挖的,而是别人准备好的。

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Irresistible: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一书中,作者亚当·奥尔特认为“喜欢”和“想要”是不一样的。

他还表示,依赖的对象虽然能暂时治愈心理上的煎熬,但很快就会感受到持续性的痛苦。

至于碳水化合物,如果能保持“仅仅是喜欢”就很好。一般日本人都喜欢吃刚煮好的白米饭,我也是。我还喜欢拉面和寿司,所以有时会吃,但如果我想“今天不吃了”就可以不吃。这就是对事物只保持喜欢态度的人的行为。

但如果是“想要”则不同了。“想要”伴随着渴望感,会忍不住,就不会说“算了吧”。如此一来,喜欢的东西也就成了制造痛苦的根源。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样东西吃多了,就会觉得“暂时不想吃了”。例如,如果长期吃油腻的食物,可能就会想吃“清爽的醋拌凉菜”。

然而, 糖分摄入的越多,就越渴望摄入更多。因为摄取的越多,大脑就越容易上瘾,陷入“想要的越来越多”的状态。

对糖分的摄取源自远古祖先的 DNA,而摄取蛋白质和脂质则不然。因为糖分是能量的来源,所以我们的大脑自古就是一个会发出“摄取糖分”指令的系统。糖分是通过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命时所必需的东西。因为远古时代只能摄取到勉强度日的糖分,所以在当时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机制。

这与一种被称为“奖励系统”的激素有关,后面会详细介绍。一开始吃一个大福或者吃一碗拉面就能感到幸福,但是随着大脑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如果不吃两三个大福、两三碗拉面的话,就无法获得奖励带来的幸福感。

而且请记住, 不管是什么种类的上瘾,越严重越难摆脱,也就越痛苦。 ac6egyXT4vo9CnOIAwDB7VVXLE+SMqWnnra1iEYLSP3IspHgmA8WMoUdcsQXml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