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临近毕业,选择考研还是工作?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也是微博里学生常会问我的一个问题。

有一句话要先说在前面:任何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都没有固定答案,都要靠你自己去选择,少问多做,有时候做着做着就清晰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梦想,这就是人和人之间为什么有着这么多不同。

我无法用一句话告诉你,是应该考研还是应该工作,因为在我完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告诉你,太不负责。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给你作为参考。所举的例子都是真实存在的,背后的总结也是我与许多老师讨论过的,只愿对你有一些启发。

第一个问我该考研还是该工作的是一个姑娘,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她特别迷茫。她说自己大四了,找工作怕不喜欢,考研怕考不上,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我问她:“那你想干什么呢?”

她说:“要不先考研试试吧。毕竟大学四年我也没学会什么,想要在读研时多学点东西,然后去面对世界的残酷。”

我说:“你放心,如果你在大学四年都没有学到什么,那说明你的学习态度和效率已经定型,就不要再指望读研时能学到什么了。把所有的希望放到未来,而不是现在下定决心去改变,且不说能不能考上,就算考上了,也不过是多浪费三年。”她愣在那里,仿佛我说到了她的痛处。她问:“那我该怎么办?”我继续发问:“我问你啊,你学的专业,市场营销,是你喜欢的吗?”

她说:“是的。”

我继续问:“那是经历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她说经历重要。

我说:“那你要那么高的学历有什么用呢?如果你想学习,社会本身就是一所更好的大学,能教给你更多更接地气的知识,比如如何跟人交流、如何与领导相处、如何了解产品……这些比学校教的知识更实用。”

她想了半天,告诉我:“行吧,我承认,我就是怕,才想拖延一下找工作的时间。等我研究生毕业,我肯定会更好的!”我笑了,她问我为什么笑,我没说话,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打败恐惧的最好方式就是迈出第一步,去做那些令你感到恐慌、焦虑的事情,你会发现其实可怕的不过是自己。

许多人考研的原因就在于此。他们害怕这么早进入社会会吃亏,自己大学四年还没学好呢,能找到好工作吗?要不,再学三年吧?

三年后,他们真的会变得更好吗?

我想起我的朋友阿力,他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看得更清楚。毕业后,有两条路摆在他面前:一条路是考本校的研究生,一条路是进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月薪5000元。

选了半天,他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放弃了企业给的offer(录用通知),在大学继续深造。

读研三年,我见过他两次,他说自己在韬光养晦、寒窗苦读,我说你这是在世外桃源。

其实他的生活压力不大,除了帮导师做做事、赚赚钱、写写论文,其余时间他很少出校门。看似每天在用功读书,其实当没有短期目标和压力时,一个人是很容易变颓废的。

我参加了他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他说了一句让我很难忘的话:“我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浪费了四年,我比他们多浪费了三年。”

这句话让我感到很震惊,我问为什么这么说。

他说毕业后,同样的公司给他发录用通知,月薪却只有6500元。他读研究生三年,月薪只涨了1500元,还不算上通货膨胀。最搞笑的是,他的同学在这三年已经做到了项目经理,变成了他的上级,他却要从头开始干。理由是,他没有相关经验,要先熟悉公司的业务,相当于从零开始。

我说:“但是你这三年读研学到的东西不白学啊。”

他笑了一下,说:“你看过别人杀猪吗?”我说看过。

他继续说:“你会杀吗?”我说不会。

他说:“我现在就是这样,看过太多人杀猪,听过太多人说怎么杀猪,该我杀猪时我不敢,于是又看别人杀了三年猪,现在逃不掉了,轮到让我杀猪了,蒙了。”

这几年是他的导师在压榨他,成了他的老板,成天和同学在实验室里尔虞我诈,他说:“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出国或者早点去工作。”

他给我讲的故事,让我挺难受,我想如果他知道自己早晚都要面对找工作这件难事,早晚都要面对对社会的恐慌,早知道在学校的所有学习、生活都是为了更好地进入社会,他会不会在三年前就不考研了?

或者,他工作几年,知道自己缺什么、需要什么后,再去考研呢?

我不是在强调考研不好,而是说只为了逃避而考研,不应该。

但也真的有很多人,通过考研改变了生活。而且太多人因为考研,生活的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做了个总结,有三种人考研,是真的能改变命运,而有一种人是最不适合考研的,我放在最后讲。

● 本科学历不好

如果你高考发挥失常,对自己本科学历不满意,并且它影响了你找工作,那么就设一个名校为考研目标吧。毕竟,名校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更厉害的同学,说出去也有面子一些。甚至有一天在找工作时,你也可以直接报自己的研究生学历。放心,面试官一定不会再问你的本科学历,因为你的现有学历往往会盖住原有学历。如果他问了,你也可以自豪地回答,因为从那样一个学校的本科生到现在这个学校的研究生,鬼知道你经历了什么。

● 真的想要去做学术研究,想要去深造

很多专业是真的需要深造的。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学的是地球物理专业,他告诉我,本科的学历真的不够支撑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所以他必须考研,甚至是考博,必要的时候,还要申请博士后。

我听得发呆,说:“博士后啊……”

他笑着告诉我:“因为我喜欢这个专业,想一辈子做学术,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就是我的世界。”

后来,他发愤图强,真的考上了北大,是六年硕博连读。他说以后还要申请博士后,想留在学校一心一意做学问。

听起来,这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毕竟在学校生活相对安稳,但也有挑战。

●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由于某些原因,很多人所学的专业是被调剂过的,本以为一些专业学着学着就喜欢了,殊不知,有些专业学着学着就厌倦了。

我遇到过很多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喜欢着另一个领域,但为了本科学历,不得不继续学着。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别拿你拥有的,去限制你无限的可能》,其中写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你完全可以用闲暇时间去学习一个喜欢的专业,并且能学得很好,只要你肯牺牲睡眠时间和打游戏的时间。但如果没有资源呢?

你就可以考虑通过考研来实现跨界了。

通过考研,你可以从一个城市考到另一个城市,也可以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站在那个领域的起点,可剩下的,你依旧要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

所谓考研,不是逃避找工作和走入社会的理由,而是跨界、提升、转型的起点。

如果不是出于以上三个原因想去考研,我建议你尝试着找找工作,或者合伙创业,哪怕从基层开始,虽然累,却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这种学习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不是坐在宿舍里看几本杂书。社会教你的,会更残忍、更直接、更痛,却更有用,能打造出最好的你。

最不应该去考研的,是那种既迷茫又焦虑的人。

这种人在大学生里占大多数,迷茫,目标不明确,看见别人考,自己也跟着考。他们感到焦虑,到了大四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于是什么都想试试,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做好。这种人最容易从众去考研。

这样的人,先别说考不考得上,其实容易耽误找工作的最好时机。

这样的人还有一个潜意识,就是尽量拖延走入社会去打拼的时间,避免尽快进入职场。但无论如何,你都要进入社会,走进另一所“大学”。

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没有毕业一说,没有辅导员,也没有教室。但你会发现,每天都是考试,每日都是测验。从学校到社会,每个人都要完成转型,逃不掉的。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本身。

我见过许多大三、大四的学生不停地问着别人:我该考研还是该工作?

这一问,就是一个月,他整月整月地迷茫着、发问着,却一直不做些什么,坐在宿舍里打游戏、看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还在不停地问着别人:“我该干什么啊?”

然后6月过去了,校园招聘季结束;然后11月到了,准备考研来不及了。

他又继续等待第二年,继续迷茫着。

爱默生说过:“20多岁最重要的是坚持,30多岁最重要的是智慧,40多岁最重要的是选择。”20多岁时的迷茫是常态,因为选择是40多岁的人才拥有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你在迷茫的时候为什么不先做点什么?你为什么不先写份简历,去人才市场投投,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你为什么不去找个导师问问,你喜欢的专业今年招不招你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招几个?该如何备考?

人啊,最怕的就是永远不迈出第一步,去尝试,然后坚持一下。

有时候,一件事情坚持着坚持着,就可能变成了事业;一段恋情,坚持着坚持着,就可能变成了婚姻。

有人说,要是坚持错了呢?

那又如何?你还这么年轻,大不了从头再来啊,总比你在原地傻站着强。

杨绛先生说过:“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更痛苦,就是蹑手蹑脚、恐惧前方,不迈出第一步去尝试。还没开始做,就自己吓自己,说万一不行呢?

你只有试过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现在考研、适不适合现在工作。

一旦决定,就义无反顾地拼;一旦放弃,就无怨无悔地走。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IbFrpCFRpUIcbFcJZoDH4pQ8+dWhU5d6PPTJXFJ5zCNcXhDKoFmsCpEO0gkMKV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