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到底什么才是大学生?

这本书从第一版到今天,已经6年了。

6年,对很多人来说,像一辈子;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刚好从高三到大学毕业。

记得准备动笔写这本书时,我还在给大学生上有关英语四六级的课。那年,我才26岁,已经是教培行业的名师。那时,我联合创始的公司考虫网经过D轮融资,估值4亿美元,而我每年能影响的大学生有20多万。

那些年,我从在军校立二等功、大三退学到新东方教书,一边写作,一边创业,做了中国当时最大的辅导英语四六级、考研的App。再后来我通过写作有了点儿影响力,于是一边专心写作,一边教课。因为受不了资本对教育的降维打击,在30岁那年,我辞职创业,做了自己的品牌。这些事情,如同一瞬间,如同一辈子,实际却是6年前。

那段日子,我几乎每天都在跟大学生打交道,有时候一天上10个小时的课,连续上30多天。就在那时,我决定动笔写一本有关大学生的书,这本书就是《大学不迷茫》。

一晃,这本书已经发行了不错的册数;一晃,我离开教培行业,有了属于自己的团队;一晃,我曾经所在的教培行业几乎消失了;一晃,第一批读《大学不迷茫》的同学,好多已经工作,好多已为人父母,而我,也三十好几了。

感谢中信出版社24小时工作室,感谢曹萌瑶主编给了我非常大的勇气,让我能够重写这本书。

若没有你们,也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于是,在三亚的海边,我重新打开了这个文件夹。里面的文字历历在目,风景还是那般风景,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

那个时候,英语四六级和我们的学历挂钩,现在可以考,也可以不考;那个时候,我们之中大多数有梦想的人都希望去美国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考公务员才是真正“香”;那个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和校园里的恋人一毕业就结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不愿开始一段感情……那个时候和现在,我们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体构造没有不同,但时代变了,我们想的,又有太多不一样。

所以,重写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我采访了很多大学生,许多是“00后”。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我们遇到的困惑从未改变;虽然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其知识结构依旧和我们当年相差不大;虽然知识随处可得,但在经验层面,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迷茫。

所以,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眼前:到底什么才是大学生?

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吧。

上大学时,我们总听到“80后”说:“我们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可到了现在,几乎遍地是大学生。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回顾一下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的情况。

1977—1980年,刚恢复高考这几年,高考人数较少;1984年高考人数最少,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1985—2001年,高考人数从不到200万逐步增加到近500万;2002—2007年,高考人数以每年100万的人数增加;2008年达到最高峰;2009年有所下降,2010—2018年,高考人数变化不大,但基本是在增加,均为900多万人,2019年又增至1000万人以上。

录取人数是逐年增加的。从1977年的录取人数只有27到2018年的790万,可以看出中国近些年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

也就是说,从1977年4.7%的录取比例,到2018年录取比例高达81.13%。我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数据背后的逻辑。这背后的逻辑是:

在国家推动全民学历提升的同时,“大学生”的身份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这句话可能不太好听,但是,这是真的。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上大学学到的知识能让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快速变完整。因为那个时候知识匮乏、信息不对称,一个人和其他人的差距能在四年里变得巨大。可是,在信息高度对称、想要什么一搜就可以、“人人都是大学生”的今天,你会发现大学里大多数所谓的知识,不过是“常识”,读大学只能让你有常识。所谓常识,就是一般性的知识。那么,一个只具备一般性知识的人,只能成为一般人,不能变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今天的大学,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为你保底的“失业保险”,让你不至于饿死,让你成为一个体面的普通人。但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甚至鹤立鸡群的人,可能性不大。

可是,这能说明读大学没用吗?

不能。

我问过很多人,读大学究竟是读什么。

我问过一个本科生,他和专科生有什么区别,他说:“我们比专科生多玩了一年。”

这听起来像个段子,但你走到街上去问大学生,得到的答案好像相差不大。专科生能保证自己在毕业后有一门手艺,本科生毕业后能干什么呢?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想很多大学生也对答案感到好奇。

记得我刚进大学,度过了一个学期,大家相聚在老家,同学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学和高三真不一样。”

是的,大学不是高四。如果说高中生活是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你技能,大学生活最多是老师给你一个方向,剩下的路,你要用自己的双腿走完。上了大学,你只有自己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同学来到大学后第一反应是迷茫:那么多自由的时间,那么多宽松的要求,那么多想去就去的地方,那么多可以追求的男同学或女同学,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于是,大一没反应过来,大二就开始了。

多少人把生活过成了文学小说: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沉沦》,大四因为要找工作,所以《朝花夕拾》。

在一次演讲上,我听一个学生跟我吐槽:“我是觉得,上了大学,自己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大学好像一个‘收容站’,收容了我们四年。这四年,就是为了让我们不闹事,把我们圈在这里。我浪费了四年的青春。到头来,我还是当初的我,什么也没学到。”

我站在台上,正想着应该回复什么,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所以,大学生与其他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已经离开大学很多年,这些年,我在职场、文化界以及商界见过很多优秀的人。为了写这本书,我请他们列出自己认为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我采访了20多个人,选取了100多个词,结果跟我想的差不多,排名第一的不是温柔、善良、果断、梦想……而是自学能力。

这20多个人,有些是企业高管,有些有着两家上市公司,但这些人中没有“状元”,只有两个人来自清华、北大(准确来说,都来自北大)。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群人中,竟然有1/4来自非一本院校。

这也是本书要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二本院校,却过上了一流人生?

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在大学,自学很重要。

后来我慢慢明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自学能力强就意味着这个人可以随心跨越专业,肆意茁壮成长,进入新领域疯狂跃迁,即使跌落低谷,也能马上找到上升的法门。这样的人,就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在新领域做到爆发式成长。

除了自学,第二个能力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反义词,叫人云亦云。我想,你也知道为什么这个能力那么重要。独立思考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害怕权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最重要的是,怀疑一切。

在这个世界,命好不如习惯好。遇到一件事,要么证实,要么证伪,要么存疑。在大学养成这样的习惯,面对未来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方法论。

一个经过独立思考却得出错误答案的人和随波逐流地得到正确答案的人相比,前者能走得更远。

总结一下,这就是优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你在大学四年一定要学会的软技能:自学能力+独立思考。

当然,还有更多需要探讨的,都在后文中。

再一次提笔写大学,已经是30多岁的年纪,我采访了很多大学生,看见他们的笑脸和提出的问题,我总会感叹,果然自己这一代人已经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没有人的青春是不迷茫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方法论,少走弯路。面对这些弯路,如果你身在局里,反而看不清。但如果你在上帝视角俯瞰这四年,或许能有不一样的启发,看问题也会更长远。

先声明,这是一本很功利、干货很多的书,不期待以下两种人去读:

第一,想得到正确答案却不想思考的人;

第二,对功利毫无兴趣、活得很潇洒的人。

就从这里开始吧。

这是一个30多岁的大哥哥写给你的知心话,书里的道理,是很多人踩过坑后明白的;其中的故事,也都是真实的。

因为需要,书中人物都隐去了真名,只希望对你有用。

祝你阅读愉快。 pSJsAeSBh1434wKC5b3vFQbVXmeuVgbYCx37jmZPvpxQ5Ej8qE+emB6yTAZ0vJ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