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版序

这本书已经出到了第四版,说明它的生命力30年来至今不衰。除了观点的新颖之外,本书的跨度之大也是很少见的,所涉及的中西历史和文化的比较、中西审美趣味的比较和中西美学理论的比较,都是读书界至今感兴趣的话题。最后一章所提出的新实践论美学即“传情论”的美学,则经受住了各方面的质疑和商榷的考验,而展示了一种富有理论根基和中国特色的新兴美学体系的强劲发展势头。迄今为止,我个人从这本书的思路中已经引申出了好几本书的主导思想,如《西方美学史纲》和《西方美学史讲演录》,《灵之舞》、《实践唯物论新解》和《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就连最近出版的影响广泛的《哲学起步》,其中关键性的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即“人是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的动物”,以及有关情绪、情感和情调的三层次划分,最初也都发源于本书(见“艺术发生学的哲学原理”和“审美心理学的哲学原理”两节)。本书的一个根本的立论基础就是把美学看作“人学”,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部立足于中西人性论之上的哲学人类学著作。这也许正是它今天还被广大读者所关注的秘密所在吧。

这次再版,除了对引文出处再次作了核对和修订之外,应中天兄的要求,在目录上将“封建”二字去掉了,改为了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样比较中性的表述。至于行文中还留存有个别“封建”字样,暂时还不太好大动,先放着再说,寄望于读者知道就行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其特殊性,确实需要重新作一个理论上更严谨的概括,不能简单搬用西方历史观中现成的概念。

邓晓芒于喻家山
2018年11月13日 T8sUrpAntSHKRRN/3ozsZIrPSZLAgrfbkgktEiDrZlz52NCF1/b99elsdUsDQs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