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概述

1.1.1 红外线概述

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范围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为0.76~1000μm。根据大气窗口、红外应用和探测器响应等,红外线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近红外线(0.76~1.4μm)、短波红外线(1.4~3μm),中波红外线(3~8μm)、长波红外线(8~15μm)、远红外线(15~1000μm),如图1-1所示 [1]

图1-1 电磁辐射光谱图

红外探测器作为红外技术的核心部件,可以灵敏地吸收特定波段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可被测量的信号。根据能量转换方式的不同,红外探测器可分为光热型和光子型 [2] 。光热型红外探测器利用红外辐射特有的热效应,将红外辐射转换为材料的温度变化,导致材料的结构或物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探测变化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光子型红外探测器通过光电效应改变材料的电子状态,探测效率高,响应速率快。光子型红外探测器又可分为光导型和光伏型,前者是吸收光子能量后将电子从半导体价带转移到导带上,由此改变探测材料的电导率;后者是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电子能量,造成半导体的电子-空穴分离态,从而产生电压信号。因此,当光子能量大于半导体的带隙(导带-价带能量差)时,便可引发电子跃迁,即探测器对该辐射波长产生响应。换言之,半导体的带隙决定了材料可以吸收的红外光的范围。另外,光子型红外探测器工作时往往处于较低温度状态,属于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有代表性的光子型红外探测器为锑化铟(InSb)材料探测器、碲镉汞(HgCdTe)材料探测器和锑化物超晶格材料探测器。它们根据半导体带隙宽度来探测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图1-2展示了多种材料红外探测器的不同波长对应的探测率。

图1-2 多种材料红外探测器的不同波长对应的探测率 [3]

红外技术的早期应用主要集中在解决夜视问题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事上的迫切需求和航天工程的蓬勃发展,使红外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军事侦察、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红外技术也开始广泛民用化。红外技术可实测无损检测,是高效、经济的诊断工具,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缺陷检查、高光谱成像、安全、医疗、天文、气象气候等。

大多数红外技术的应用需要穿过空气,而红外辐射在空气中会因吸收或散射而衰减。地球大气在红外波段有很多强吸收带,处于这些强吸收带之外的大气透过率较高的谱段为大气吸收窗口。在海平面以上2km高度的长水平路径上测得的大气光谱透过率曲线如图1-3所示。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大气有1~3μm、3~5μm和8~14μm三个红外窗口,它们在多个领域有重要的作用。通常,8~14µm的长波(LWIR)窗口是高性能热成像的首选,因为长波能够有效衍射,具有更好的透射率。3~5µm的中波(MWIR)窗口因其具有高对比度和更高的分辨率而受到青睐 [4]

图1-3 大气光谱透过率曲线 RdDQEI39YxSXgjIMS4JJkd1N3XgFZUk03UXD5klRlSdkwfE8LPkLa+lbKrb8VV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