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罝》〕《傳》:“肅肅,敬也。”《箋》:“兔罝之人,
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衆多也。”
肅當讀爲縮,
《豳風·七月》“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
萬物”,《周禮·甸師》“祭祀共蕭茅”,鄭衆注“蕭字或爲莤,莤讀爲縮”,《儀禮·特
性饋食禮》“乃宿尸”,注“宿讀爲肅”。
縮猶密也。《易林·豐之小過》曰“網密網宿,動益蹙急,困不得息”,是其義。字一作數。
《周禮·司
尊彝》“醴齊縮酌”,注“故書縮爲數”,《方言》五“炊
謂之縮”,《説文》作籔。
《小雅·魚麗傳》“庶人不數罟”,釋文曰“數罟,細網也”。《孟子·梁惠王上》篇“數罟不入洿池”,趙注曰“數罟,密網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傳》《箋》并訓肅肅爲敬,此其失固不足辯,而俞樾據《文選·西京賦》“飛
潚箾”薛綜注曰“潚箾,
形也”,謂肅肅即潚箾,亦未得其環中。案《説文·木部》曰“橚,長木貌”,《爾雅·釋木》“梢,梢櫂”,郭注曰“謂木無枝柯,梢櫂長而殺者”,是肅聲與肖聲字并有長義。《爾雅·釋蟲》曰“蠨蛸,長跨”,蠨蛸爲長貌,此蟲跨長,故即以爲名。潚箾之語與蠨蛸同,亦長貌也。
有長柄者,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注引張
揖曰“
,畢也”,《禮記·月令》注曰“小而柄長謂之畢”。
故曰“瀟箾長
”。若罝則無柄與
異制,今謂肅肅之義等於潚箾,庸有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