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生存与毁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正在迅速变异或消亡。人类在肯定和享受文明进步的同时,需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严重冲击和破坏现象,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延续。

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民俗风情已经发生严重变异,大量传统工艺已无人通晓,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断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堪忧。以我国南京为例,南京地区原有的一些传统文化失传或消失。相当一部分人民离开发源地,身处城市后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观念中非常重视的祭祀、庆典、祈祷、娱乐活动,现在不少人认为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与之相关的古老技艺也没有了传人。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偏安一隅,分散、存留或流传于偏远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发源地的规划、开发由于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有效方式的管理、必要经费的支持以及信息不通畅等多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大潮中愈加脆弱,流失愈演愈烈。比如,现在各城市实施的城市改造,可能会把老城孕育的小吃、手工艺等独特文化一起“改造”掉。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失去了原有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难以生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乏人,濒临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属于独门绝技或一个地域、民族的独有文化,需要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而亡。但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艺人已为数不多,且大多年事已高,他们掌握的传统技艺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并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开发模式的缺陷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规模化生产,一些艺人生活困难。究其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消失,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民众缺乏普遍的自觉性。目前,大部分民众不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物,更不用提对其的保护方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足,只有一部分艺术研究专业人士了解,以至于其演变为一种高端文化,而不知其本为大众文化,需要大众了解才能传播、发扬。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保护难度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化保护更为重要。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适当的理解和足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古老的生活,含有相当的传统成分,易被人误解为落后文化、封建残余,而殊不知其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记忆,是民族、地域发展的独特记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文化,它反映了人类各个阶段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人类了解自身、借鉴历史的有效工具,是人类继续创造、革新的重要源泉。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地域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地域情感的纽带,是民族、地域自我认同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往往蕴含着各民族、地域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成为民族、地域亲和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民族、地域千百年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民族、地域特有精神和智慧的融合。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民族、地域的文化身份,饱含着各民族、地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艺术。透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直接观察到各地区、民族的世界观、生活观、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可以深入了解民众的集体心态和行为模式,可以从中研究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弘扬先进文化、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的多元化、艺术形式的自由表达等,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社会的文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和可靠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各民族、地域不同文化存在的基础,只有在保有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全球文化多样性才能发展,才能不断交流推动人类的发展。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人类重要的经济资源,丰富的商业价值可以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巨大文化变革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和开发。 DhRN1LOruJv1RfCnfyvA6u0utZG7+Xp8g23drPFpwwtKYjPMvUjd7jgBV92U6V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