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王师升等

《后汉书·倭传》上还有这样一段独特的记载:

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师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大意是,“在安帝的永初元年(107年),倭国王师升等人,献上奴隶160人,请求谒见”。

关于前述的“倭奴国”,说实话,直至本居宣长(1730—1801)提出不同的见解之前,长期以来都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整个日本的总称(因为在某一时期,有这样的历史观盛行:神武天皇即位建立日本的时间,应上溯到公元前七世纪。所以,说它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关于“倭国”(将倭国用作总称)则更是这样。没有任何人怀疑它不是整个日本的总称。首先对此提出质疑的是本居宣长。

质疑发端于《后汉书》的记载与明代所编的类书《唐类函》所引用的《通典》中的文章不一致。所谓类书,是一种中国式的百科全书。分立有许多条目,各个条目均引用了许多书籍的相关史料,再重新汇编而成。对于在调查编修时还存在而现在失传的书籍内容,或者纠正现传版本的错误等方面,类书是非常有益的。《唐类函》的情况就是这样。本居宣长发现,在《唐类函·边塞部》“倭国”条所引用的《通典》(唐代编撰,该书也属于类书性质)中,记载了“倭 面土地 王师升”。

推动这个问题进一步发展的,是“二战”前京都中国学的核心人物内藤湖南。他以渊博的知识指出这样的表现方法还有:

“倭面土国”(北宋版《通典》)

“倭面上国”(一条兼良《日本书纪纂疏》所引《后汉书》)

“倭面国”(《释日本纪解题》所见《后汉书》)

内藤湖南进而明确指出,《后汉书》原本记载的字句应是“倭 面土 国王 升等”,但在抄本的过程中一错再错,最终抄成了“倭国王帅升等”,并流传开来。

然而,内藤湖南的结论是把“倭面土国”读为“yamato国”(也就是说,理解为当时的日本完全由大和朝廷所统一),事实上又回到了前本居宣长时代的观点。推动这一问题继续沿着本居宣长所指出的方向发展的,是白鸟库吉。

白鸟库吉指出“面”的古体字是“囬”,容易被误写为“回”字。也就是说,白鸟库吉认为“倭面土国”是原本的“倭回土国”的笔误,实际上是“倭”的“回土国”,即“eto(ito)国”(《魏志·倭人传》的伊都国)。

要想知道“倭面土国”是否确为伊都国,是十分困难的。但起码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倭面土国”不是“倭”的总称,而仅仅意味着“倭”之中叫作“面土国”的小国。在这种情况下,“倭面土国王师升等”这句话和里面的“等”字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是王及其臣下这一含义,就不必用“等”字来表示。这应该理解为有多个“王”。这样一来,这个王就应该不是整个日本的王,而是倭的某个小国“面土国”的“王”。

这样看来,应当说《后汉书·倭传》同前述有关奴国的记载共同表明了一个事实:从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初期,位于北九州的小国(至少就奴国而言,可以如此断言),单独或联合起来同中国往来,进而建立了种种关系。当然,同《汉书》的记载相比,内容变得稍微具体了,交流本身也不断深化了。

此时,倭国遣使的对象已经不是乐浪郡这类边境地带的驻外机构,而是住在都城里的中国王朝的皇帝本人。而且由于从中国皇帝那里得到了印绶,奴国王就将自身置于中国的册封体制之中。这可能是对日本的其他小国的牵制,或者是与朝鲜半岛的动向相关的活动。反正,这一活动极具政治性,超越了仅仅是摄取文化或经济交流的范围。“面土国”国王师升等进贡了160个奴隶,其目的虽尚未明确,但仍然是一个基于高度政治性判断的举措。

然而,进贡160个奴隶,这在当时实在是一次果断而豪华的进贡。即便是此后三世纪的邪马台国,进贡人数也仅为10人或30人,这次的尽力程度可见一斑。虽然当时的船只究竟有多大规模尚不清楚,但带着160名奴隶上路的使团,恐怕至少也达到四五百人。这些人乘坐相当数量的船只前往中国,其费用肯定是非常惊人的。

航路自然是从朝鲜半岛西岸北上,但就当时的航海技术而言,即便横渡对马海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当说这是一次很可能血本无归、承担着巨大风险的冒险航行。或许这次行动是迫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但仅留下“师升”二字之名的日本某小国之王赌上一切的拼死气魄,却跃然于纸上。

奴国和面土国之类的小国,赌上国家命运,以单独或者联合的方式,力图同中国王朝直接交流,显然表明了当时日本同《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时代(公元前一世纪时)一样,处于尚未统一的小国分立的状况。但同时也可以说,它表明到了这一时期,日本开始产生了虽然微弱,却指向统一的趋势。

从奴国主动希望置于中国的册封体制之中,不仅可以推断出上述状况正在发生,而且正如记载面土国时的“等”字所表明的那样,从几个小国联合起来、冒着许多风险、花费巨大费用、派送使节的派遣方式中,人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微弱的联合体姿态的显露。

此后,人们经常谈到的邪马台国,便以更为明显、更为强有力的形态出现。

参考文献

松下見林:《異称日本伝》(1688年)。

本居宣長:《馭戎慨言》(1778年)。

上田秋成:《漢委奴国王金印考》(1784年)。

三宅米吉:《漢委奴国王印考》(《史学雑誌》3—37)(1892年)。

内藤虎次郎:《倭面土国》(《芸文》2—6)(1911年)。

稲葉君山:《漢委奴国王印考》(《考古学雑誌》1—12)(1911年)。

中山平次郎:《漢委奴国印出土状態より見たる漢魏時代の動静に就いて》(《考古学雑誌》5—2)(1914年)。

楊守敬:《委奴国王印考》(《考古学雑誌》5—6)(1915年)。

白鳥庫吉:《倭女王卑弥呼問題は如何に解決せらるべきか》(《史学雑誌》38—10)(1927年)。

志田不動麿:《委面の意義と邪馬台国在南方論の否定》(《史苑》4—5)(1930年)。

藤田元春:《後漢書の倭奴国(委奴と倭奴)》(《上代日支交通史の研究》所収)(1943年)。

藤間生大:《埋もれた金印》(1950年)(第2版、1970年)。

水野祐:《倭奴国考》(《史観》48)(1957年)。

栗原朋信:《漢帝国と印章——“漢委奴国王”印に関する私印説への反省》(《古代史講座》4、補論)(1962年)。 R6D8Yg3ceyYiANdQbR/bcAVxLJoH1mJTuIDVIlOLpC0nW8hF2/mKkY/60D9syN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