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心理方面的不稳定性与生活方式方面的可塑性。如何在青少年阶段对社会、他人和自己形成一种恰当的认知,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与走向。因此,如何引导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及自我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一项无法回避的任务与责任。

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研究专家岸见一郎致力于阿德勒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多年。在此基础上,他特别为青少年撰写了本书,希望帮助正处于极强可塑时期的年轻朋友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健康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自己力量独立生存的人。其中,岸见一郎首先着重声明了一点:不管之前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它都不会对今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虽说本书是作者特别为年轻人撰写的,但其内容实际上适合任何一个想要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读者,与处于哪个年龄段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无论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只要想去改变自我,就永远不晚,关键是要下定决心并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而本书恰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极好的参考。

本书分为五章,分别是“你知道什么”“关于性格”“随时可变”“如何与他人相处”和“怎样度过人生”。在第一章“你知道什么”中,作者首先指出了人类认知的有限性与可能性,并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该章对“善(有好处)”的独特论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审视自我及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崭新视角,有助于大家树立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与信心。第二章“关于性格”则详细论述了性格的诸多方面。在这一章中,作者明确指出了人际关系中所展现出来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自己做出的选择,并分析了性格与幸福的重要关联。虽然作者认为性格是由个人自己选择的,但依然有一些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因素会对其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并且有时候这种影响还相当巨大。不过,作者仍强调性格最终还是一种自我选择,也正因如此,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在第三章“随时可变”中,作者分析了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危害,以及如何喜欢上自己。在作者看来,喜欢上自己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世界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一个能够勇敢致力于各种人生课题的人肯定是一个喜欢自己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恰当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生活者,继而为世界做出应有贡献,带来良好影响。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人就必须尽力摆脱自我中心性,摒弃对他人评价的过度依赖,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独立生存意识,做一个自信、乐观、对自己命运有一定掌控力的人。正如阿德勒反复提到的“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一样,如何与他人相处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去面对的人生课题。因此,作者在第四章具体论述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并着重强调了在与他人相处时停止竞争、保持平等、重视课题本身之解决的重要性。同时,岸见一郎还指出要勇敢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将责任推给父母,要尽力去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第五章“怎样度过人生”,在指出“人生实苦”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既要使自己的眼界和心胸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要基于现实脚踏实地地“过好当下”,真实地活出自我,尽力享受人生喜悦,活出一个精彩人生!

总之,无论是青少年还是其他年龄段的人,都要尽可能地保持一颗会做梦的纯真之心,要看到现实之上的理想之美,也要善于发现当下的精彩与可能,努力做一个既懂得抬头仰望天空也能踏实行走于大地之上的人,也就是既要懂得超越现实又要努力活出真实!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渠海霞
2022年4月29日 FaqMGH16nPcooqFEq5NejS3YXg34y98uUJ42+ZCjF5i8HvL5/Zsx2qs6N/xcq+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