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埃及的神殿经济

古王国时期的法老喜欢为自己建造巨型与豪华的陵墓,新王国时期的法老却喜欢将大笔财物奉献给神殿,以至于神殿积累了庞大的财富与资源,进而在埃及的经济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取代了法老的经济地位。例如图特摩斯三世时代,在一次远征“亚洲”后,他大量赏赐阿蒙神的神殿。另外,这位法老在4年间赏赐给卡纳克(Karnak)神庙的物品中,包括有下努比亚来的8616德奔的黄金以及上努比亚来的708德奔的黄金,还不包括下努比亚来的成群的牛。从当时坟墓的壁画中,也可以看出神庙的仓库中存放了无数的农产品和工艺品,以及不同形状装满酒、油的巨型瓶罐。

在一个神殿的碑文上写着该神庙享有的经济特权包括:捕鸟,捕鱼,养鱼、牛、狗、驴、羊、蜜蜂,种植花圃、菜园、葡萄等。除了这些工作者外,该神庙还雇用了淘金的矿工。这间神庙拥有自己的船队,从事外贸,做黄金、象牙和豹皮的生意。除了碑文记载的特权外,这间神庙还拥有作坊,生产雕像、陶器、金器、彩陶和皮革,制作啤酒、面包,屠宰、腌鱼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间神庙仅是位于南部边远地区的地方神庙而已。

根据公元前14世纪的一份记载,一座底比斯附近的卡纳克阿蒙神庙拥有10万名以上的奴隶(占埃及全国人口的2%),土地约占埃及全国可耕地的15%,有50万头的牛与众多的羊,另外还有50余家的工作坊和船坞,以及遍及国内外的附庸城市(包括分布于叙利亚境内的城镇)。到了新王国晚期,卡纳克神殿拥有的土地约占埃及全国可耕地的1/4,另外它还拥有8万名工人。底比斯的阿蒙神殿,一年就进账将近200万袋的谷物。

由于神殿的事业庞大,需要的人手与人才也多,因此提供了许多经济机会,以至于许多年轻的精英都喜欢进入神殿服务。在人才济济的情形下,神殿的管理与运作往往比政府还有效,还受人敬重。

神殿雇用商人帮他们从事贸易,还雇用工匠为神殿制作产品,例如一批妇女为神殿纺织亚麻,她们在自家或神殿中纺织产品,还为神殿烘焙面包。这些为神殿工作的工匠或工人,一如王宫的工匠和工人,也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为自己工作,并出售产品。

在这种情形下,新王国时期埃及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神殿而不再是宫殿。神殿储存了全国最大的财富与物资,从前由法老负责分配的赈灾事业,现在改由神庙来做。大部分的人民以前为法老工作,现在则为神庙工作。一如昔日的法老,神庙的财产分散各地,因此每次需要分配赈灾或是给予酬劳时,他们就要从各地调货来给付。

若任由神殿持续发展下去,甚至可以取代政府与法老的地位,而陷于“国中之国”的境界了。因此,奥克亨那坦决定对以阿蒙神庙为首的寺庙势力做一次彻底的整顿。经济的因素成为奥克亨那坦宗教改革的动机之一,在他的宗教改革期间,许多土地又回到了法老手中。 Cd7DP2TgAhk59+UkrUZj/bEy1GJLT9FMiJcvHpIPiVep/rdiuMZEZBt8/n6xWkj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