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因果性的历史渊源

那么下面我们再谈一谈另外一个原因,为什么康德这么重视因果性。这涉及西方科学精神的传统。也就是说,休谟对因果性的攻击,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因果性的问题是西方两千多年科学精神的传统,这是一个主要的支柱。没有因果性,那西方的科学就发展不起来。从两千多年以前,我们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学精神、古希腊科学精神的一个奠基者。当然他前面还有一些,比如像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理念论啊,但是亚里士多德是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给后来的西方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它的主题,就是追求事物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就是实体学说。所谓实体学说呢,就是追求事物的本体,追求事物的本体,也就是追求事物的原因。这个事物何以成为这个事物,它的原因何在?他在这个基础上面提出来一个实体学说,再一个呢是“四因”学说,四种原因的学说。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它有四种原因,一个是质料,再一个呢,这个质料必须有一定的形式。一个是质料因,一个是形式因。还有一个是动力因,又叫作致动因,怎么样使这些质料由形式聚集起来,构成一个东西呢?必须要有动力,必须要去做。最后一个呢,是目的因。就是说,你做这个东西是为了什么。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它为任何一个事物呢,都找出了这四种原因。所以,后来的科学的发展,也就是循着这样一些原因去寻找,然后呢,建立起了西方近代的科学。当然中世纪科学是衰落的,中世纪把这些四因运用到对上帝的证明上面,上帝是一切的原因。何以见得?那么对上帝作为万物的原因要加以论证,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还有质料因,都是用来证明上帝的。但是近代以来呢,虽然不用来证明上帝,但是呢,用来建立起了近代的自然科学。

所以,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原因当然已经抛开了亚里士多德那种神秘的色彩,比如说目的因啊,就被抛开了,目的因我们不谈了,说有上帝创世的目的,这是不科学的。但是保留了质料因和动力因。形式因呢,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也要追求形式,像培根的《新工具》就是要追求事物的形式,这个是有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的。所谓形式就是事物的原因,事物的本质因。莱布尼茨也讲,你要知道一个事物的本质,你就要找到它的原因。我们通常也讲,你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看他的过去,他的过去形成了他的本质。你不要看他的一时一地,表现出来怎么怎么样,你根据他的历史就可以了解这个人,他一贯是怎样的,他是这样形成起来的。所以,原因是提供我们理解一个事物本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要寻求事物的本质,不要单纯看现象,我们要通过现象看它的本质。不要只看到它的结果,而要循着这个结果去追寻它的原因。

这个是西方科学精神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或者说是一个主流的思路。这是跟其他的民族,比如跟中国的科学思想不太一样的。中国的科学思想主要是关注事物的结果,不太关注它的原因。涉及原因的时候呢,中国的科学就做一些仿佛能够自圆其说的,但却无法验证的设想。比如说阴阳啊,五行啊,都是一些内心体验的东西,但却不是一种客观可验证的东西。比如中医里面的经络啊,它是没有办法客观验证的,你哪里疼,他说你哪个经络出了问题,但是你在做透视、做检查、做CT的时候,找不到那根经络。但是中医不管,它有用,经络学说它有用。所以中医是考虑结果的,不管你用什么理论来解释,你只要把病治好,那就够了。所以中国人虽然有很强的科学技术的传统,但是没有科学精神的传统,最主要就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科学精神的传统,它不强调要“知其所以然”,它只要“知其然”就够了。不是要追溯它的因果链条,把前因后果搞得那么清清楚楚,它不需要,它的这个科学是模模糊糊的,凭灵感,凭少数那些奇才、有怪异之才或特异功能的那些人,所以我们把科学叫作“奇技淫巧”嘛。在西方人看来不是奇技淫巧,它是有规律的,它是有科学体系的,怎么能叫奇技淫巧呢。它都是有联系的,每个命题,每个原理,和另外的命题和原理,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可以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推理。“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嘛,每一科跟另外一科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层次不能混淆,你不要把什么东西都混在一起,这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传统。

那么到了康德这里呢,接受了这个传统。他所谓这个感性,先验感性论里面的感性,本身就有形式和质料两方面,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传统。形式,就是感性的先天形式,质料,就是感官、知觉、印象、感觉。这两方面缺一不可。那么因果性范畴和其他的范畴也都属于形式。这些形式呢,它里面也包含一种动力因,就是形式不是空的形式,它本身是能动的形式,结果把动力因也放进来了。就是说,这些范畴,它是用来去抓取那些经验的材料的,由先验感性论已经提供出来了一大堆材料在那里,在时间空间中,然后呢,我们要认识它怎么办?我们必须要用范畴去抓取它,整理它,规范它,这才能形成规律。所以这样一种抓取、规范,就是一种能动的力,它最终来自于一种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上次已经提到,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就体现在动力因里面。那么自然科学到底如何可能呢,现在问题就归结到它的主要的范畴,因果性的范畴如何可能。休谟一旦把因果性范畴的可能性摧毁了,因果性范畴作为客观规律是不可能的,只是作为主观的习惯才可能,那自然规律就不可能了。所以休谟的摧毁力就表现在这个方面。 Fv5S9JDuRqP9n4uhtNgGEvyRKaMY0xdJB5gEddsOWcD/oAKqZ5wBPzCLxOPUdWK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