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先验的含义,以及其他几个概念

那么我们这里又要区分一下了,这里讲的“先验”(transzendental)跟我在上一堂课讲的“先天apriöri”有什么区别?先验的当然也是先天的了,所有先验的东西可以说都是先天的东西,都是先于经验。我刚才讲的也是这一点已经是暗含着了,虽然没有展开。凡是我们讲到先验的,肯定都是先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先天的都是先验的呢?未见得。先验的这个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先验这个概念是从拉丁文字来的,本来的意思就是在先的东西。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他把它称为第一哲学。也就是说,所有的宇宙原理,都要追溯到它才能得到理解,它是最先的。所有后天的东西,以及其他的,哪怕其他的也有先天的东西,但是最后都要追溯到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这里具有一种在先的位置。那么在康德这里把这个词用来说明在经验之先,先于一切经验,这个跟先天是同样的意思。但是跟先天不同的意思,就是说,它先于经验并不脱离于经验。它先于经验,但是呢,它所讨论的呢,是经验何以可能。也就是我在前面讲的,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先天综合判断,在事情发生前你就能够作出判断,这一件事情何以可能。也就是说,对先天的东西何以能够构成经验的东西加以考虑,加以思考。这就是先验的意思。简单地说,先天的东西是不涉及对象的,比如说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先天的,它不管对象。形式逻辑的判断可能根本就是没有对象的。形式逻辑下一个判断,它不管它的对象存不存在,我们讲形式逻辑只管正确性的问题,而不管真理性的问题,或者真实性的问题。形式逻辑的大前提是假定的,你给我一个大前提,我就可以运用形式逻辑来推,只要我不出错,你就不能说我犯了错误。形式逻辑是“先天的”这样一种逻辑。

但是“先验的”的意思呢,它就不是说完全不管对象了。先验的当然也是先于经验,但是它要探讨的是,我们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何以可能。所以,先验的东西是属于认识论的,它不属于单纯的那种形式逻辑,它跟形式逻辑不同,它是讨论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何以可能的。形式逻辑呢,它不管对象的知识,它甚至可以用来玩游戏,用来进行逻辑推理,进行逻辑游戏,进行博弈,用来下象棋,我们用在电脑里,可以用来下象棋。象棋只是一些符号,它没有对象嘛。但是先验的东西是要考虑对象的。例如说,数学,作为一种知识,它何以可能。数学作为一种知识,它是关于对象的。牛顿物理学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知识,它就标明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嘛,这是牛顿的代表作。就是说,数学原理是用在自然界上面的。虽然它也许有时候还没有来得及运用于自然界,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所有的数学上的原理,在自然界里面呢,都是可以找到它的对应物的。虽然我们现在也许还没有找到,但是呢,它肯定是有的,我们是能在自然界找到对应物的。自然物没有违背数学知识的,凡是数学知识都能在自然界里面找到对应物。但是凡是合逻辑的东西,就不一定。比如说,我说“飞马能飞”这样一个命题,完全符合形式逻辑,飞马当然能飞了,但是世界上有没有飞马?没有。所以形式逻辑不管世界上有没有飞马,你给我一个飞马的概念,我就能给你做出一个判断。飞马能够飞,如果能够飞的话,那它就怎么怎么样,我就可以进行推理了。孙悟空是猴子变的,他就有猴性,等等。但是有没有孙悟空?没有。它不管。但是,先验的东西,它就管。它就管我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的对象是何以可能的,其中包括数学。自然科学更不用说了。

所以,先验的知识呢,跟先天的知识相比,它有一种包含的关系,它被包含在先天的知识中,但是它比先天的知识更具体,它是这样一种先天知识,它是关于对象的知识是何以可能的这样一种先天知识。那么这种先验知识跟具体的自然科学或者具体的数学知识相比呢,这样一种先验的知识呢,它又是不直接管对象的。比如说牛顿物理学的定理那些东西,万有引力、惯性定理等等,我们不能说它是先验的,它还是经验的。它具有普遍性,但是这种普遍性呢,是另外更高的原理赋予它的,比如说因果性原理。因果性原理是先验的,但是由因果性原理所推出来的,比如说惯性定理,那就不是先验的了,那是后天的。所以,跟具体的惯性定理呀这样一些定理相比呢,先验的知识无关对象。但是跟普通的形式逻辑这样一些知识相比呢,它是和对象有关的。所以康德在不同的地方,你有时候琢磨不透,他有时候说它好像跟对象没有关系,它先于对象已经有了这些知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说,它虽然跟对象没有关系,但是呢,它是跟对象的知识有关,跟对象的知识何以可能有关。它跟对象没有关系,它本身也不是对象的知识,但是它专门考察有关对象的知识何以可能。它在这方面跟对象间接地有关。所以我们说它是与对象有关的那些知识的一些先天原理,也就是经验的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原理,关系到它们的可能性条件。讨论这些条件,那就是先验的知识。

这样一些先验的知识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等同于认识论的知识。它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数学,也不是逻辑学,也不是心理学,也不是生理学,它是认识论,所以它是哲学。形式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哲学,它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按照形式逻辑学家自己的看法来说,形式逻辑不属于哲学,逻辑不属于哲学。虽然我们在学科划分里面把逻辑划到哲学的名下,但是很多逻辑学家说逻辑学不属于哲学,他们说我不是搞哲学的,而是搞逻辑的。那么实际上是逻辑学它没有上升到认识论。但是到康德这里已经不同了,康德已经开始把逻辑学和认识论沟通起来了。这个我在后面要讲的,就是讲到康德的先验逻辑的时候,我们特别要阐述它们的关系。总而言之,凡是谈到先验的东西,在康德那里就是讲认识论,讲认识论就是讲认识何以可能。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那么这个经验知识何以可能?经验知识肯定是有关对象的,经验对象嘛,我们要讲知识呢,肯定要涉及对象,关于对象的真理,观念和对象的符合,都要讲这些问题。那么,先验的知识就是要讨论,我们何以能够使观念和对象相符合。这当然就要涉及对象了,它跟形式逻辑不一样。但是它本身又不是对象,又不是关于对象的直接的知识,它是关于对象的知识的知识,或者说它是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的先天知识。我们关于对象有一些先天知识,这些先天知识何以可能呢?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呢?这就是先验的知识了。先验的知识是关于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知识,也就是关于先天知识的先天知识。可以这样来理解。

所以他这里有这样一些相对应的或者相对立的概念,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先天和后天相对立。那么先验呢,它是跟经验中的那些经验性的东西相对立,先验的跟经验性的相对立。“经验性的”也就是后天的,但是呢,它是特指的我们的感官所获得的那些经验性的知识,它跟“经验的”有区别。“经验性的”是个形容词,来自于拉丁语,empirisch是经验性的,它跟德文词的Erfahrung、也就是“经验”相区别。很多中译本上面都没有区别开来,其实是有区别的。你如果不区分开来,就有可能陷入某种陷阱。在德文里面区别很明显嘛,一个是拉丁文,一个是德文,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经验的意思我刚才讲了,一切的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并非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是在经验里面呢,包含有先天东西,包含有先验的东西。但是在经验性的东西里面呢,不包含有先验的东西。在经验性的东西里面,它特指在经验里面的那些材料,那些后天的材料。经验总的来说是后天的,但是经验的东西后天的里面包含着先天的成分,所以它才能为后天所接受,因为有先验的东西在里头。但是接受下来的这些内容,这些材料,就是empir isch,就是经验性的。这个区分应该掌握。这是这两个概念相对应。

那么还有一个概念我们后面还要讲到的,现在在这里呢,顺便也把它提一下,就是超验的概念,transzendent。它跟transzendental这个词,两个词都是拉丁文,而且在拉丁文里面几乎是同义词,都是形容词的形式,它们的词根也是一样的,但是两个形容词词尾稍微有点不同。那么在中世纪的时候呢,经院哲学专门讨论了这两个词。这两个词虽然是同义词,但是呢,它们的用法又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我刚才讲了,transzendental先验的这个词呢,是在先的意思,先于一切经验,也先于其他的一切概念,它是指在先,亚里士多德说的“第一哲学”,就是最先的哲学。但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神学”。这个形而上学,一方面叫作第一哲学,另一方面叫作神学。神学这个概念就包含有超越现实世界、彼岸的意思。所以在拉丁文里面呢,又给了它transzendent这样一个形容词,它也是先于经验的,但同时又具有“超越”的意思。transzendental是先于什么,在一切之先的意思;transzendent是超越的意思。牟宗三有一种翻译叫作“超绝”,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它跟世俗生活完全没有关系了。神学嘛,神学高高在上,它已经不管人世间的事情。它已经不再用人世间的同等的概念了。我们把它译作“超验的”,以和“先验的”相对。在康德这里也有这个意思,就是说,先验的东西通常是知性的特点,知性讲认识论,感性、知性和理性。那么理性呢,它就表示超验的特点。在知性里面没有超验的特点,它只有先验的特点。超验的或者译成超越的,超验,超越,超绝,都是这个意思。就是知性它是先验的,但是它不是超验的。而理性呢,它就可以达到超验。超验的东西,它不但是先于经验的东西,而且是超越经验的东西。它已经不管经验的东西是何以可能了,理性真的要管的是形而上学的知识何以可能。所以它已经完全抛开了经验知识了。而知性呢,它要探讨的恰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科学、经验知识是何以可能的。这个是我后面还要讲的。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内在的,这个后面还要提到的,现在先让大家来了解一下。Imma nent,在康德那里是“内在的”。它也是个特别、专门的术语。我们翻译成内在的,有时候其他的词也可以翻译成内在的,但是immanent这个内在的它有特定的含义,就是说,它是在经验之内的,在经验的范围之内,就叫作内在的。那么,超验的概念和内在的概念是相对立的,超验的东西跟内在的东西是相对立的,而先验的东西跟内在的东西不相对立。先验的东西是要考察经验的东西何以可能嘛,所以它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之内考虑问题。康德讲,先验的概念只能有内在的运用,也就是只能运用于经验知性那些范畴、那些概念只能用于经验来构成经验知识。如果你离开经验,来运用这些范畴,那你就要假定自己对物自体有所认识了。但那是不可能的。知性概念无直观就是空的,它只能够在经验范围之内运用,内在的运用。而内在的就是说,你不要超出经验范围之内。你超出经验范围之内运用,那只有超验的东西才有这个资格。当你探讨形而上学的时候,你才有这个资格。你探讨一般的知识何以可能的时候,那是不允许超越于内在范围之外的。这是几个概念。

所以,在康德看来,“先验的感性论”,这并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好像我们讲“木制的铁”,“圆形的方”,是自相矛盾的,感性是后天的,怎么会有先验的感性论呢?在康德看来,这没有什么矛盾,而且可以说是康德的一个相当重大的发现,就是在感性的东西里面发现了先验的东西,发现它有先天的成分。而且呢,他把数学归于这个成分里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改革。以往把数学都是归结于知性和理性。我们讲这个人理性很强,因为他数学很好。通常都是这样讲的。但是康德跟别人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说,数学的问题要在先验的感性论里面加以解决。数学是先天的,这没有疑问,但是这种先天呢,它不是知性的先天,而是感性的先天,是直观的先天。先天直观,直观Anschauung,schauung就是看,An就是挨着,直接地、挨着去看,贴着去看,直接地看,我们把它翻译成直观。直观跟感性这个概念相比呢,它稍微要广一点,就是我们人只有感性的直观,我们只能通过感官去看。但是如果有上帝的话,他也许不用通过感官,因为上帝没有眼睛鼻子,没有五官嘛,上帝没有感性嘛。但是上帝也能够看,那是另外一种直观了,是更高的理智直观或者智性直观,那是更高的直观。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我们人有感性的直观。所以直观跟感性对人来说,就是一回事。直观跟感性一样,它分成直观的材料、质料和直观的形式。直观的形式,那就是时间和空间。先验感性论里面就是讲的时间、空间问题。只有时间和空间,才是感性里面先天的东西。我们专门要考察这两个成分。那么先天的直观呢,他又称为“纯粹直观”,“纯粹”这个概念是说,把质料的东西排除了以后,一种纯形式的概念。“纯粹”理性批判就是排除了一切后天经验的成分以后,专门来考察这个理性,那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的知性或者纯粹的直观都是这个意思,就是排除了感性的东西、经验的东西以后,排除了质料的东西以后。

那么这里还要介绍一个重要的概念,表象Vörstellung,这是很多人在读《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感到困惑的一个词,表象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表象在康德那里是一个最广泛的概念,无所不包,凡是在我们心中出现的都叫表象。虽然无所不包,但是在康德那里,他又不是把它专门看作他的一个特殊的成分,一个特殊的要素,它不像知性啊、感性啊、理性啊,因为这个概念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心理学的“表象”的概念就是说,凡是在我们的内心“表现”出来了的这样一个“象”,一个东西。德文里面Vörstellung,就是放置在我们面前的意思,凡是放置在我们面前的东西都是表象,这是心理学的术语。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凡是出现了的一个东西,那就叫作表象。所以这个表象呢,它无所不包,它包括感性直观,也包括知性概念,也包括理性的理念,甚至于也包括这些概念的活动,它的原理,反正你意识到你能够把它当作对象来考察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表象。自我意识也是表象,红色也是表象,花也是表象,因果性也是表象,上帝也是表象,所有的东西都是表象。它的意思就是说,它在你的内心已经摆在那里了,就是表象。但是它跟“现象”又不一样,我们说在内心呈现的就是现象了,但是它跟现象不一样。在内心呈现的某一种现象,现象Erscheinung,我们有时候翻译成“显现”,它的词根来自于scheinen,就是光照、照射出来。那么现象呢,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指“一切经验性的直观未规定的对象”。经验性的直观就是那种质料,质料在直观中被给予了。我们的五官受到刺激以后,呈现出来了,显现出来了,但还未来得及规定,这样一些表象,我们把它们称为现象,或者称为显现。但是它不是包括所有的表象的,你要注意他这里讲一切经验性的直观“未规定的”的对象,那么规定了的对象,当然也在内心里面显现出来,这些对象一旦被规定,那么这个规定从哪里来呢?这个规定当然也是表象。比如说知性,用范畴,用知性概念对这些现象加以规定了,规定了以后呢,就成了一个“现象界”了。现象界就是被规定了的现象。康德经常用这样一个词来表达,Phöanömena这是个希腊文,它也是显现的意思。这个现象本来跟德文这个现象是同义词,但是用希腊文表达出来,康德表达了特殊的意义。在很多场合下,这两个词可以等同,Erscheinung就是Phöanömena,但是康德认为Phöanömena是已被规定的现象,已被规定的现象还是现象呢,不是说已被规定了,它就不是现象了,但是这跟那个现象有一点区别。所以我们把它翻译成这个“相”,“现相”,这个“现相”要更加抽象一些,它不是形象的意思,它已经有了一定的形相。柏拉图的Eidös,柏拉图的理念,我们很多人建议应该翻译成“相”,它本来就是“相”的意思,看到的形相的意思。所以这个用“现相”来翻译比较抽象一些,更具有确定作用。这是一些相关的术语的介绍,我们要好好记住,不要搞糊涂了。 l8PF3DegE8QrEwsAPtJKfo3YO5npGYjQu1+7z6tBtL0b622XyXhy+wVQSCexyX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