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桌”与“食桌”

“做桌”和“食桌”在潮汕民间是极为重要的事,谁家有什么喜事、大事,不能自己关起门来庆祝,要亲戚朋友们同乐(本文只说喜桌,不包括白事)。于是要“做桌”,也就是请大家吃饭。过去同村的多是同宗族的族人,要让族人都知道、共分享,像是“内部汇报演出”;后来请的人范围不断扩大,就不仅仅是宗族内的人,也包括朋友了,有些“公演”的味道!

为什么说“做桌”和“食桌”是大事?因为它不仅仅起到敦睦友谊的作用,同时关系到脸面。被请去“吃桌”的人有了面子,而“做桌”的人更是大有面子。没点能耐、没什么好事也就没资格做桌。潮汕人是爱面子的族群,有些地方甚至到了“死爱面子”的地步,所以有“无脸输过死”的俗语。

潮汕“做桌”与浓得化不开的宗族观念有关。对于潮汕人来说,共同进退的不只有“家”,还有“族”。宗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休戚与共、同舟共济,不仅是因为血缘关系,也是“多难”成就的。潮汕地区历经各种劫难,人民生存不易,于是“团结就是力量”,族群特质源于生存环境。祠堂发挥着宗族对个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做桌”也是向宗族的一种“汇报”,向祖先的一种交代。所以“做桌”首选的地方就是宗族祠堂。

红事“做桌”的条件可包括:婚嫁、添丁(生男孩)、迁新居、“出花园”、“请仔婿”(请女婿)、长辈生日、“来番客”(海外亲人回乡)。后来拓展到参军、升学、开业等内容,视不同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

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做桌”“吃桌”还有礼仪上的讲究。

就送礼而言,过去“吃桌”有的需要参加的人送彩礼,有些则不必。比如,添丁、迁新居是不用送礼的,而新婚则要送彩礼。不过近些年来,风俗有所改变,“做桌”的人基本上都不收彩礼,甚至反而会给客人送手信,以表示感谢。这个习俗与北方许多地区接到请帖如收到“罚款通知书”有着天壤之别。

客人“食桌”要像今天出席重大活动一样,着正装穿戴整齐。旧时男人要穿长衫、戴毡帽,女人更要精心打扮一番,要梳头、挽面、戴如意发夹。

既然叫“食桌”,吃什么更是关键所在,也强调仪式感。上菜次序是先冷盘后热菜,先主菜后副菜,先浓后淡,先荤后素,青菜或果盘放在最后。潮汕人的饭桌不能没有汤,平时会先上汤,但在“做桌”时常常不在最前或最后,而是在中间上的;有些地方讲究“甜头甜尾”的,则会在前、后各安排一道甜汤,取象征意义。菜的数量以十二道为基本标准,多则不限,一般取双数(但不会安排十四道菜,因“四”与“死”同音)。食桌从座位的安排到餐具的摆设,再到上菜的顺序各地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的,就是这些仪式都是从前人传承下来的,一般在某个区域内不会轻易改变。

比如潮汕特有的“丁桌”(也有地方称为“丁酒”),就是前一年生了男孩的家庭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摆宴席请客(有地方会提前到正月初四,因为正月初五大家要上班了,但总体上都会在正月十五前举行)。有的地方会在家里设宴,有的则要在家族祠堂里举行,以庆贺家族“出丁”。旧时宴会还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一排八仙桌连在一起,客人围坐两边,犹如划龙船时两边对应而坐;另一种叫“走马席”,就是摆上许多桌,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后一种更多的是显示这户人家有钱且慷慨。与办丁桌相对应的还有“吊灯”仪式:“灯”与“丁”谐音,所以在做桌的同时,家人还会在祠堂的灯架上挂起一对大红灯挂,象征家族添丁了。

无独有偶,在河南省的一些农村地区,也有将“赴宴”叫作“吃桌”的。“吃桌”指赴大席而不是一般的宴会。所谓“大席”也有这等要求:酒菜丰富,讲究整桌整席;礼数周全,宴席上有很多规矩和套路;规模较大,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须聘请专业厨子,俗称“动厨”。在河南民间,有两件事要办大席,一是结婚,二是庆生。所以,赴婚宴和吃喜面方可称为“吃桌”。这与潮汕民间的习俗相似,倒是有“南北呼应”的感觉,不知这是否与潮汕人为中原移民有关?

元宵节宜“丁桌” EU5nAxpGGWlkpl2nseXlz9XVLwMMk2wRXYsjv7bm3SOmu8rK6WzlMD4Gs4QmCAA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