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薄壳杂谈·之二

夏天一到,一种潮汕人引以为自豪的美食就开始上市。初夏,大家会说“还太瘦”,但已有些按捺不住,纷纷买回家尝鲜,它可以代表“大海夏季的味道”,它就是薄壳,一种贝类海产品,因壳薄故名,学名寻氏肌蛤。

薄壳分布于东至福建东南部、西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之间的海域内,所以,别处的人不识薄壳是正常不过的事。即使在省内,原来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也没有薄壳,近两年才在一些市场出现,也是由于潮汕人迁入后催生的需求,都是专门从潮汕当天运过去的。

人工养殖薄壳是潮汕人的首创,也成为一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作为一种价廉味美的大众化海味,薄壳深受潮汕人的喜爱。清嘉庆《澄海县志》中已经有了薄壳场的记载:“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邑亦有薄壳场,其业与蚶场类。”潮汕薄壳产地不少,饶平、澄海盐鸿、黄冈大澳、达濠广澳都是主产地,不过普遍认为饶平和盐鸿薄壳为最佳。

因为薄壳的独特性,2009年我还参与策划了潮汕第一届薄壳美食节。曾组织潮汕三市的市民到饶平参观几万亩的薄壳场,登船了解渔民如何潜入水中用木柄弯刀收割薄壳,再到澄海盐鸿参观薄壳米的加工生产、用薄壳制作的全薄壳宴。当时,汕头电视台和潮州电视台都制作了专题报道,我们顶着烈日在海上详细记录采获的全过程,第一次为潮汕的市民展示养殖、收获薄壳的艰辛。

虽然是本地人熟悉的食物,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它的生产。节目播出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使市面上的薄壳热销,还发挥了普及教育的作用。汕头有学校以此为题材,让学生们写作文,主题自然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薄壳的季节性很强,农历七八月为上市旺季。民间有“八月薄壳”的说法,这时薄壳性腺开始成熟并产卵繁殖,壳大肉厚,肉质十分鲜美。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雄性呈乳白色。

每年霜降节气前后,薄壳首次产卵,称降栽;小寒节气后产第二批卵,称寒栽。这两批卵皆在冷风冻流中产下,因先天不足,长势欠佳,春暖后陆续采起作为对虾和鸭的饲料,进入夏天才择优上市。而立春后产第三批卵,称春栽,最优良。放养后于端午节前从浅滩采起,放入水深、流畅、海生物多的海域,大暑节气后便可陆续采割上市,这才是最肥美的。

薄壳的采摘十分辛苦。它依附在海底的岩石或者养殖者专门做的“薄壳埕”上生长,有时海边的岩石上的野生薄壳,用螺丝刀都很难撬下来。养殖场采摘薄壳时需要人工潜入水中用刀割出。渔民在不用潜水装备的情况下裸身潜入冰冷的海水中作业,憋气倒爬执着前端带有小铲子的网袋,将薄壳连土割入网袋,再由船上的人协助拉上水面,把薄壳倒入绑在船舷的大竹箩里,通过“洗薄壳”将泥土洗去。下海的渔民须在水中长时间作业,不仅水性要好,肺活量一般也十分惊人。

薄壳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烹调制作上也显示出了“天生丽质”。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得有足够的资本,如今有多少明星能以素颜见人?薄壳就有这样的资本,即使完全没有烹调经验的人,只要把它煮熟就能品尝它的美味。

薄壳在家庭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炒。用旺火,油爆香蒜头后,将薄壳倒进锅中翻炒,再添上必不可少的金不换叶子和盐或鱼露,待到薄壳在锅里“开口笑”(外壳打开)时就可以起锅了。金不换与薄壳是绝配。金不换珠三角地区称“九层塔”,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呈多层塔状,故称“九层塔”。它来自庞大罗勒家族,由于叶、茎与花均有浓烈的八角茴香味,也叫兰香罗勒,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地区。种植十分简单,折上一段插入土中便能成活,潮汕人家一般都会在阳台的花盆里种植,随时取用。当然,潮汕的菜市场,只要是买薄壳都会搭配赠送,让人不必为零碎的配料操心。

腌薄壳

炒薄壳有人还会加进辣椒、沙茶等配料,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我个人对于一些食店勾芡的做法不大赞成,会弱化薄壳本身的鲜美,纯属画蛇添足。

薄壳的另外一种著名的产品是“薄壳米”。薄壳味道鲜美、诱人馋涎,但个小肉少,还有一层外壳,难以让急性子的人吃得痛快。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偷懒!于是将外壳去除、留下薄壳肉的加工生产技艺应运而生,“薄壳米”就是指纯薄壳肉。

加工薄壳米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明清时期,潮汕地区的劳动人民就掌握了脱壳取肉的技艺。“煮沸”和“捞米”是两道需要通过经验积累才能掌握的重要工序。水煮沸后将薄壳倒入锅里,用特制大竹筅搅拌,薄壳受热均匀的同时让肉壳分离,肉会上浮而壳下沉。煮薄壳的炉火是一边旺火、一边弱火,让大锅的水温有差异,俗称“阴阳火”。薄壳在旺火一边入水,在弱火一边把浮起来的薄壳肉捞上来,再经盐水分离杂质。据了解每100斤鲜薄壳,可加工出10公斤左右的薄壳米。

薄壳米可即食,也可进一步烹调出很多特色佳肴,如葱炒薄壳米、薄壳米炒饭、薄壳米烙、薄壳米秋瓜爽、薄壳米卷、薄壳米竹笋煲等。

近些年,随着汕头美食知名度的传播,薄壳的美味也为更多食客所知晓。薄壳米通过冷链空运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为高档酒楼的“奇货”,而本地的薄壳米价格年年见涨,每市斤已突破百元大关。曾见过北京某著名高级餐厅的一道意境菜,几颗薄壳米散落在一摊绿色的蔬菜泥中,菜泥在硕大的瓷盘中绘成远山近水,几颗薄壳米犹如几只野鸭深陷沼泽之中,这道菜的价格吓人一跳——这哪里卖的是菜,明明卖的是画!

特产这东西往往是某个地方的寻常之物,但换了地方就变成稀罕物,身价也就不寻常了。 d8YouWKf3rRKYFLLwNTakMFRFYll2SBwWaqQqXTNmzxERA3AruHy2c7sLxJ4QZ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