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薄壳杂谈·之一

潮汕的腌制小菜中,海产类占据重要位置,常常当作早餐白粥的物配 。正因如此,潮汕的杂咸才会显得如此丰富多彩。

用海产品腌制杂咸的传统由来已久。清乾隆《潮州府志·风俗》载:“所食大半取于海族,故蚝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清嘉庆《澄海县志》也记述:“澄地多鱼,人善为脍,披云镂雪,洁白可爱,杂用醋齑等物食之,谓之鱼生。可清膈消暑,尤以侵晓空心时为良。其余如蚝生、虾生,大率效此。俗语云:山居食山,水居食水,各从所嗜,不足怪也。”

海产品用来制作杂咸的以小鱼和贝壳类为主,主要有鱼仔、咸鱼、钱螺鲑、车白、牡蛎、薄壳、红肉米、腌虾姑、咸蟹等。这类杂咸较为鲜美可口,但有的保质期较短,有较强的时节性。海鲜腌制品或许是潮汕人晚餐和夜宵中最鲜活、最能挑动味觉的食物,所以,在被称为“打冷”的夜宵大排档里往往会成为主角,琳琅满目,勾人心魂。

其中反而腌制“咸薄壳”不常见。夏季为它的盛产期。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常挑选肥大且外壳完整的,洗净后拌上粗盐,装入陶瓷瓮罐中腌制,一般认为要腌制半月以上方可食用。食用时用冷开水清洗后置于小碟盘中,有人还喜欢用鱼露再泡浸一下,个人感觉腌制后的薄壳太咸,薄壳肉经盐卤后也变得干瘪,吃咸薄壳主要取其味。据说,咸薄壳能够“降火生津”,是过去物资缺乏的岁月的开胃菜。

薄壳还有一个名字叫“凤眼鲑”。传说明朝的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一路游山玩水来到东南沿海。这一天,不知怎的与随从人员失散、迷路了,可他贵为天子不便声张,再说他满口的北方官话,南方百姓未必听得懂。由于问不清路,兜兜转转还是找不到方向,娇生惯养的皇帝不一会儿就又饿又累,在一户人家屋前趴倒了。这户人家发现这个远方过路人如此可怜,便舀了一碗剩粥,就着几粒咸薄壳给他充饥。遭难皇帝这时候全没有了架子,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三两口把一碗粥喝得底朝天。

故事总是这样的,皇帝终究是丢不了的,后来返回京城,依然每天花天酒地、尝尽人世间珍馐。可是一段时间后,常常想念起当时在乡下喝的稀粥,特别是那几颗不知名的小东西,每每回味。于是钦命地方官员去找寻,地方官员不敢怠慢,赶紧送一罐咸薄壳往京城。宫里接应的人一看送来的东西,吓了一跳:此等俗物如何给至高无上的天子当御膳?万一弄错了触犯龙颜,谁能担当得了!相关的大臣和御厨们经过苦思,终于想出了一套精明的包装办法:一是换用精美的玉坛子和玉盘子来装盛咸薄壳;二是给它起个好名字,据其形如凤眼、美味如鲑的特点,命名为“凤眼鲑”。果然,当这道不同于以往宫廷食物风格和口味的凤眼鲑再次送到正德皇帝面前时,他吃得津津有味,称赞不绝。后来,“凤眼鲑”这个名字和它本身,也确确实实成了雅俗共赏之物。

薄壳腌制的时间要比别的海鲜长得多。过去人们常常是夏天腌制冬天吃,像是在冬日里怀念夏天的味道! FySjtbA0MIP2xTcF9CNf4stbM+jjIpJB5UpvBYd6zrXxWB5A7ogRdoR5nlSm03n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