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章
病态性强迫

本章将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学说,阐述病态性强迫的原理及相应处置措施。

前面我们已经阐述过,病态性强迫是心理阴影的外在反映,是条件刺激、心理阴影、思想认知共同参与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条件刺激属于外因,心理阴影和认知属于内因。可以说,病态性强迫是在内因和外因同时参与下以条件反射的方式表现出来。

某些在正常人眼里十分平常的场合,对强迫症患者来说,如临大敌一般产生敏感性反应,如强迫预感、恐惧、紧张等。

如果没有特定的诱因(即条件刺激),就不会出现病态性强迫。

病态性强迫,实际上就是害怕强迫而发生强迫。

第一节 预期性强迫

所谓预期性强迫,是指在有强迫预感的前提下发生的强迫。

我们把有强迫预感的前提下发生的心理波动、生理反应、行为反应,统统称为预期性强迫。它包括强迫心理、强迫生理和强迫行为三个阶段。

强迫心理,是指强迫发生前的心理波动,包括预感、恐惧、冲动、焦虑、强迫思维和强迫意向等。

强迫思维是表面没强迫,心理却在强迫的一种症状,即自己知道在强迫,旁人却难以察觉。

因为害怕强迫被人发现,更担心强迫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许多强迫症患者会极力掩饰自己的症状。

例如,某君课堂上出现余光时,就赶快用手捂住嘴巴,故意打几个哈欠,或做摇头等夸张动作,掩饰自己的余光强迫。

强迫生理,是指强迫发生前的生理变化,包括神经系统紊乱、肌肉紧张、胸闷气短、呼吸紊乱、心跳加快、四肢发抖、表情僵硬和各种躯体反应等。

必须理解,强迫心理和强迫生理都是强迫反射的结果,即心理反射和生理反射。

强迫行为,是指对抗强迫和逃避强迫的行为,具体包括对抗性强迫和逃避性强迫。

1.对抗性强迫 :表现为全身用力、表情夸张、手舞足蹈。由于强迫症状明显,旁人容易发觉。

2.逃避性强迫 :表现为掩饰夸张、动作怪异、逃离现场等。这类强迫,旁人难以发觉。

出现强迫的预期反应后,除了自我保护的本能外,患者也会根据“敌”我形势作出犹豫、进攻、逃避的行为反应。

1.患强迫的初期 :患者会不知所措,犹豫不决,或者被动地选择拖延,与预期反应进行对峙。

2.患强迫的中期 :患者几乎都会选择“进攻”的方式与预期反应进行对抗。如自我暗示和自我打气,一次性发力冲破强迫拐点,或一退一进重复性地冲击强迫拐点,或干脆猛打猛冲地冲破强迫拐点。

无论是心理上的对抗,还是行为上的对抗,不仅不能消灭强迫,反而使预期反应愈加强烈,如呼吸紊乱、脸部僵硬、四肢颤抖等,反映在肢体运动上,就会在某个阶段的“拐点”上出现僵持。

如果此时硬逼着自己以原来的方式冲破“拐点”,将会出现痉挛性躯体化症状。如若再继续强行发起进攻,必将出现恶性强迫症状。

不难发现,从出现强迫预感到发生强迫,都是由于患者从心理和行为上不断对抗所导致的结果。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与强迫蛮干的患者,在强大的“拐点”面前最终不得不低头转为“逃避”。

3.患强迫的后期 :患者大多选择“逃避”,即遇到预感,或闻风而逃,或迂回绕过。

在即将发生的强迫选项中,患者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怎样才能不发生或者少发生恶性强迫?有没有可操控的办法?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是预期性强迫,发作前都有预警信号,完全可以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根据强迫的症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良性强迫和恶性强迫两种。

恶性强迫是指让患者感到非常担心的强迫性后果。如发生影响自己工作、生活和自身形象的某种强迫行为和刻意逃避强迫的恶性行为等。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都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譬如你预感到下午开会可能会出现强迫,但你还是带着恐惧、紧张的心理去参加会议。虽然当时强迫预感很重,让你不敢抬头(担心自己会余光强迫),但相对而言,这种强迫属于良性强迫;反之,如果你借口不去开会,逃避自己的强迫,这种行为属于恶性强迫。

如果重复发生强迫,中枢神经就会形成一种容易再度发生强迫反应的动力定型。它与某些特定的内外环境建立信号联系,也就是在某些特定环境里如经常发生强迫,这些环境便成为强迫症的信号,以后一遇到这些信号,大脑里就做好了一系列发生强迫的准备活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养成了“强迫习惯”。

可以肯定地说,心理因素在形成“强迫习惯”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而所谓的“强迫习惯”决非传统意义上的习惯,而是一种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反习惯”或强迫症。

随着强迫的出现越来越频繁,这种反习惯也将越来越精确和恒定,最终,急性的常态性强迫逐渐地转变成慢性的病态性强迫。

第二节 反习惯强迫

预期反应是强迫症患者的标志性症状。强迫预感能使强迫症患者迅速准确地扫描到某些场景中有哪些疑似“拐点”。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患者会根据预期反应像工兵避开地雷一样千方百计地避开那些“拐点”。

因为强迫拐点大多出现在起心动念或动作暂停间,所以患者不敢让自己的思维停顿下来,动作也要全部连贯起来,一气呵成,从而减少了“拐点”的频率和行为的阻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与强迫症作斗争的实践中,患者深刻地体会到“越想强迫,越会强迫”的规律。因此,他们有意识地不敢犹豫,不敢去想强迫,不敢去关注强迫,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思维或动作自然加快。

事实上,产生了强迫预感后,患者就会害怕和逃避。此时就像过独木桥一样,越是酝酿准备,越是惊慌失措,越容易出现可怕的后果。

反而不假思索或无停顿地“快、猛、重、冲”的动作往往要比慢腾腾的动作安全许多。但是,狂奔而下的激情,难免造成行为受阻或欲进又阻的强迫行为。

虽然正常人也常常会出现类似的强迫,但强迫症患者由于掺杂了心理因素,致使偶尔出现的强迫逐渐转化为慢性强迫。

本书把这种类似习惯行为的强迫行为称为反习惯强迫。

值得一提的是,“快、猛、重、冲”的行为方式不是最初引起反习惯强迫的原因,而是逃避恶性强迫的一种本能反应。

换句话说,这种反习惯强迫是被迫行为下的结果。只要解除后顾之忧,这种反习惯强迫就能得到缓解和消除。

第三节 反射性强迫

预警信号是提醒人们避免受到伤害,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种逃生本领。假如患者发现强迫预警后不去避开,反而采取蛮干的方式去打压,致使恶性强行为屡屡发生,必然会加剧强迫意向,使病态性强迫久治不愈。

如果患者长期违反强迫的规律,漠视预警的意义,预警时间将变得越来越短,或者对强迫的敏感度将会越来越弱。

换句话说,如果预警信号多次发出后,患者总是不理不睬,一意孤行和强迫拐点蛮干,预警信号会因得不到奖赏而渐渐淡出,最终消退。这意味着,“迫前”不再出现预警信号。

每个强迫症患者都有一段难忘的强迫经历。以往发生强迫的环境、场合、在场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都会深深地烙在患者的心底。

而这些记忆中的场景就变成了令人伤心的条件刺激物,患者只要在相似的环境或者与同样的人在一起就可能会触景生情,产生强烈的强迫预感和强迫意向。

读者可能会问:我当时感觉不到“触景”,怎么会“生情”?

其实,触景生情不是自我意识的反应,而是无意识的反应。

有时候,人的意识很难察觉出某个条件刺激。但当你发觉后,强迫已经发生了。接下来,你就进入了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阶段,你可能会立即采用一些方法来掩饰窘境,或者干脆采取逃避行为——“走”为上计。

很多时候,强迫症患者没有预感,或者即使接到强迫预警,却来不及避让,也会发生强迫。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患者会在一些不恐惧、不紧张、没有预感的场面也会发生强迫的缘故。

我们把这种没有预期反应的“触景生情”式的强迫,称为反射性强。

其实,反射性强迫也是一种预期性强迫,只不过“预警时间”显得太短而已。反射性强迫是病态性强迫发展的终极,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强迫习惯”。

表面上,反射性强迫与心理因素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心理因素是预期性强迫发展成反射性强迫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反射性强迫是以条件反射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自然也受条件刺激、觉知(注意和认知)、心理阴影三个因素的控制。尤其是条件刺激,在反射性强迫的形成前后始终起诱因作用。

从强迫心理到强迫生理,再到强迫行为,最后发展为反射性强迫;从周围环境,再到心理活动,条件刺激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由里到外逐渐泛化,结成了互联网式的信号网。

“网”中的任意一个点,都与强迫行为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强迫。

预期性强迫发作前都有强烈的预期反应,而反射性强迫则没有任何前兆反应,所以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把预期性强迫比作敌方的低音速轰炸机,当飞机到来前,人们就能听到轰鸣声,做好躲避。而反射性强迫则好比超音速飞机,当人们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其实飞机早已飞过了。

反射性强迫具有多米诺效应。

强迫症患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第一个“拐点”出现强迫了,后面的所有“拐点”往往都会“全军覆没”——多米诺效应。

这是因为第一个“拐点”发生了强迫,就成为下一“拐点”发生强迫的信号。反之,如果第一个“拐点”顺利通过了,后面的大都没有问题。

虽然反射性强迫事前没有任何预兆,总是突然间非理性地发生,但也并非不可控制。

事实上,对患者来言,出现反射性强迫,本身就是一种预警。如果患者对其有正确认知,就能根据出现的预警讯号,及时有效地避其锋芒,或转移注意力,或知难而退,强迫问题或许会得到缓解。但不幸的是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总是想强行闯过去,结果反受其害,并强化了反射性强迫,使之变得越来越精确和恒定。 eCA+nBFesiuGUESaAcuz/my1B39dbXXRau44/bLenib6E4GYMbjK5zCy63w732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