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的形式是“非C或A”。选言命题可具有某种非排他性元素,但也必须具有某种排他性元素,否则就没有选言支。绝对不排他的选言命题形式是“A或A”。选言命题的命题含义一定有不同之处(否则就没有选言支),并且具有排他性;但选言命题可同时为真,此时具有非排他性。当选言命题的选言支具有非排他性,内涵必须具有某种排他性。选言命题可定义为:一个命题具有多个互相关联的不同元素(用“或”连接,称为选言支),因此不能否定全部元素,因为否定一部分便肯定了其他部分。选言命题可能是条件、形式、包含或偶然命题。

选言命题表。

选言命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1)S是Q或T;

(如,任何黄玉都是粉色或黄色的。)

(2)D是E或F是G;

(如,必须尽快恢复或我们必须放弃希望。)

(3)X或Y是P;

(如,科林或罗宾来了。)

(4)X是Q或X是T;

(5)P是S或S不是P。

一般与(2)用相同的形式表达(当使用重要词项时)而非用代词替代,这是为了避免第二个选言支中重复使用第一个选言支的主项,如:不能说(a)总统会来这里,否则总统一定是生病了,应该说(b)总统会来这里,否则他一定是生病了;但(a)和(b)意思完全相同。然而,我们不能用(4)的形式表达(2)。

而且我们不能把(1)变成(4),“任何黄玉是粉色的或任何黄玉是黄色的”不能表达(1)的意思,而应该是“任何黄玉是粉色的或(不是粉色)黄色的”(见图19)。这种形式的选言支对应条件命题,其中选言支不表示不明或不确定,而只表示给出类别下任意或每个部分的细分组成。同样,在这些选言支中,我们发现命题两部分的相互依赖关系比相应的推论命题更突出。(3)和(2)没有很大区别;(3)不改变作用可以表达成“X是P或Y是P”,但由于表达不宜过长以免妨碍理解,通常用省略形式(3)表达。

图19

当(4)的X是普遍词项时,选言命题可称为归类,因为前件和后件共有的主项作为选言支下属的一个类别,指代前件和后件的谓项,如:所有人都是精神存在或只是动物。(5)类选言命题可以称为形式命题或自含命题(参见,凯恩斯《形式逻辑》第2版,第40页)。

非形式命题、归类命题或条件命题的选言命题可称为条件式命题,如:这些戏剧的作家是培根或莎士比亚;A是B,或C是D。所有形式、归类和选择性选言支都归结为假言命题。

我们注意到,“或”有时替代“和”以避免表达模糊,如:所有红色或黄色封面的书都将在摩洛哥装订。如果说“红色和黄色”意思会表达不清。这个命题在意义上不是选言支,而是省略简单连词的直言命题即:

所有红色封面的书都将在摩洛哥装订;

所有黄色封面的书都将在摩洛哥装订。

选言命题必须具有一定排他性,否则就没有真正的选言支;只要选言支绝对不排他,选言支就是形式“A或A”,就只表示“不超过A”。当选言支的元素是命题时,命题(这里没有选言支)的意思会有些不同(不论多小)且没有排他性。但选言支可以都是真,且无排他性,如命题:

XY是个无赖,或XY是个傻瓜。

这里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排他性元素,即内涵的不同。但也不可否认无排他性的可能性,XY的两个谓语都可能是真。当选言只是词项时,外延可能无排他性,但内涵或性质必须有一定排他性,如:任何选民都是户主或纳税人,户主和纳税人的外延有一定重合。但两个词项的内涵不同,因此它们的定义不同,一个的内涵与另一个的内涵不同。

不可否认,只要任何选言支不能简化为一个严格的排他形式,选言支就不存在了,就像“S是P”,如果P能表达S,断言的内涵将会消失。

选言命题可定义为:命题中多个不同元素(由选言支“或”连接)相关联,不是所有元素都能否定,因为否定部分元素可证明肯定其他元素。

惠特利评论道,一个假言命题是由联项(连接词)连接的两个或多个直言命题(《逻辑元素》第67页,第9版)。这个定义若没有限制,会把许多通常不认定的假言命题囊括进来。但我这里提出来,是为了强调直言形式命题是基础:假言命题、条件命题和选言命题的元素是直言命题或准直言命题。可以说,所有逻辑学与直言命题和它的组合有关,但一般不这样说,逻辑教科书更不会引用这种说法。

表5 hAW+pgnA8ev1XjwcxUUYlAFtkPWM1FPtdlsFDnj9B5PWvA9NPUwqCKr9RKiUzJ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