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相对直言命题

区别相对命题和绝对命题的特点是:在这两项(S和P)的相对命题中,例如:D等于F,A类似B,一项适用于某一事物或一组事物,另一项则表示该事物或一组与另一事物或一组的关系。因此,若一个人了解整个体系所涉及的内容,那么比起绝对命题,他或许能从相对命题中推出更多结论。公式和相对论证都能用三段论来表示。数学命题是相对命题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数学命题中的Copula =(定义联项)应理解为等于(即在数量上完全相等)。而由于一个事物不能说与它自己相等,所以数学命题的各项(把“=”当作定义联项)必须有不同的应用,即必须应用于数值上不同的事物。因此,数学命题的各项只有在具有最抽象的应用时才能被量化。也就是说,只用于一般数字,而不是某个特定对象。

我在前文提到了所谓的推理和相对词项的联系—指代某个“系统”的词项。S或P或两者都包含一个这种词项的命题,除了可以像绝对命题一样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普通的直接推理(推论)得出以外,还能向任何熟悉这种“系统”的人提供其他直接推理,这些推论只能由了解“系统”的人得出;另一方面,指代对象不需要任何知识,只要知道其在父辈系统中的位置,这种知识便在多数情况下与智力并行。例如:空间中物体大小的关系,连续时间的关系,家庭关系,数字关系等。

由以下命题:

C是D的祖父(见图4)

图4

得出:除了可以从绝对命题中推论(D的祖父是C,不是D的祖父不是C等)外,任何对家庭关系有基础认识的人都能进一步推论(见图5):

图5

D是C的孙子;

D的父亲或母亲是C的孩子;

D的孩子是C的曾孙等。

由C等于D(除了等于D的是C,没有不等于D的是C等),可以推论(见图6):

图6

D等于C;

C不少于D;

D不大于C;

C不大于D。

任何大于C的也大于D,等等(由D推论对C的比较)。

在以上每个例子中,我们不像处理绝对命题那样处理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例如(见图7):

图7

所有人都会死;

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

这只鸟是一只云雀;

……

我们现在除了考虑S和P外延的同一性,还在考虑两个对象数值的不同,即C和D。我们看到,每个命题的S和P外延相同;但考察这些词项(被理解时)我们知道,每种情况关心的事物(两个属性的主项或两个属性)都以某种方式相联系,但最后给出的例子却没有体现。在每个给出的相对命题中,S的谓项指代S与另一个对象的联系,我们能把其他对象和谓项看作与第一个对象的关系。当有两个相对命题做前提时,我们可以考虑三个不同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连接点可能在其中的一个对象上,且另外两个对象与之相关。

这些讨论解释了数学和当然推论等论点的不同性质。每个论点可以(或多或少)用直接推理(推论)、严格三段论或两者结合来表达。这些命题通常用缩写形式明确体现系统原则和定律,且一般是隐含命题。例如:命题(有四个词项)

A大于B;

B大于C;

A大于C。

推理可用条件三段论表示(见图8),因此:

图8

如果任何事物A大于第二事物B,B大于第三事物C,则事物A大于第三事物C;

这件事物A大于第二事物B,B大于第三事物C;

这件事物A大于第三事物C。

当然,这个条件三段论可能因不符合条件简化为直言形式。相关命题中最重要的是数学命题和量化命题,问题是,什么是词项指示词?联项“=”的作用是什么?

如:(a) 2+3=6-1

Ⅰ. 首先取“2+3”和“6-1”为指定单位(如苹果、线珠),取“=”表示等于,与“2+3”和“6-1”构成3个单位。6个单位减1个单位读(a),主项分配为:

任意(2+3)=某个(6-1)(即任意2+3等于某个指定单位6-1)

我们显然无法得到:

任意(2+3)=任意(6-1)

因为这个情况下,谓项指代的对象与主项指代的对象相同,不能使用联项“=”,不能说一件事物等于它本身。

如果,把S和P集合 起来,我们可以把(a)作:

所有(2+3)=所有(6-1)

这种情况下:

所有(1)=所有(1+2+3+…到无穷)

无论如何分组,所有集合1包含所有单位。

再有,如果把1、2等统称为所有的1、所有的2等,就可能得到:

1+1=1(参照布尔的方案)

1+1+1=1

1+1=1+2+3+…(到无穷)

等等。但这种说法在数学上是不可用的,这里的联项“=”不合适。

然而,如果2+3=6-1意味着:

任意(2+3)=某个(6-1)

因此产生的困难是,简单转换将(通常同词项“=”外延)得出命题形式:

某个(6-1)=任意(2+3)

我们讨论过无效命题:

任意(2+3)=任意(6-1)

我们可能得到:

某个(2+3)=某个(6-1)

这些(2+3)=那些(6-1)

但这里给出的数学命题没有普遍性。

如果我们把“=”当作“等于”或“同一”(等于是或等于),那么就能说:

任意(2+3)=任意(6-1)

且将是全称命题,可以转换并恰当表述。

若处理的是不同价值的指定单位并且彼此间有固定比率,那联项“=”就一定只表示等于。

如:240便士=1英镑

这里用“=”分割的两个元素不同一,这个命题意味着:

任意240便士是某个等于1英镑的事物。(见图9)

图9

Ⅱ. 然而,如果不表示任何指定单位,而把题中的数字看作一般和抽象的外延,则:

2+3=6-1

表示:

数字(2+3)=数字(6-1)

未出现前文所述困难。因此理解为:

任意(2+3)等于任意(6-1)(见图10)

(等于表示量化上完全相似,而同一表示完全一样的事物。因此,一个事物等于某个其他事物,同一于它本身。)

图10 dEHAJVqTnkKgvPHfN52SSvbTbBGPEsF4GFYd4tqQe5J4evUV6SWy72iD1HMNjm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