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其他认知病态

对于其他一些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的疾病(主要由焦虑引起的),我们需要知道和了解的行为表现(无论是科学家或外行人),如下所示:

1.对确定性的强迫性需求(而不是对确定性的享受和欣赏)。

2.这种过早的概括往往是对确定性迫切需要的结果(因为不能忍受等待的状态,不知道如何决定)。

3.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有新的信息与之相矛盾,但仍不顾一切地、顽固地坚持某一论点。

4.否认无知(因为害怕显得愚蠢、软弱、滑稽)——不能说“我不知道”“我错了”。

5.否认怀疑、混乱、困惑,需要显得果断、确信、自信;不能妄自菲薄。

6.顽固、神经症的人需要坚强、有力、无畏、强大、严厉。反恐惧机制是对恐惧的防御,也就是说,它们是否认一个人在真正害怕时的恐惧心理。最终,对于看起来软弱、柔弱或伤感的恐惧可能会被证明(误解)是对女性特质的一种防御机制。在科学家看来,合理的愿望是“精明能干”、立场坚定,或者严格精准,但其可能会被病态化为“只是精明能干”,或者只是立场坚定,或者变得不严谨。即使在环境明确要求它作为更好理解的先决条件,例如在心理治疗中,也可能会发展成一种不能顺从、不受控制、不能忍耐和接受的倾向。

7.只有主动的、统治的、专横的、控制的、“强权的”“阳刚的”能力,没有失控的、不干涉的、顺从的能力。这属于认知者的多样性的丧失。

8.精神分析类型的合理化(“我不喜欢那个家伙,我会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

9.对模棱两可的事物无法容忍,无法接受含糊不清的、神秘的、尚未完全了解的事物。

10.要服从、要赢得认可、要成为团队的一员——不能不同意、不受欢迎、被孤立。这对认知的作用可以在阿施、柯拉茨菲尔德等人的实验中看到。

11.浮夸、狂妄自大、傲慢、妄想狂。在深度治疗中,这常常被证明是对深层谎言中的软弱感和无用感的一种防御。无论如何,这种类型的自我阻碍了对现实的清晰认识。

12.对偏执、浮夸或傲慢的恐惧。抵御自己的骄傲、伟大和神化倾向的。逃避自我成长,不相信自己能发现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此对这些发现视而不见,不相信它们,不能深入并探索这些发现,自己只处理一些琐碎的问题。

13.过分尊重权威,对伟人的过度崇拜,保持爱的需要。仅仅成为一个门徒,一个忠诚的追随者,最终成为一个走狗,不能独立,不能肯定自己。(“不要做弗洛伊德的追随者,而是要成为像弗洛伊德那样的人。”“不要亦步亦趋地跟随大师的脚步,而是要寻求他们的目标。”)

14.轻视权威,挑战权威,不会向长辈或老师学习。

15.有且仅有理性、理智、逻辑、分析、精确、智力等需要,不能有非理性、狂野、疯狂、直觉等需要,尽管这样更适合当时的环境。

16.理性化,即将情感转化为理性,只感知复杂情境的理智方面,满足于空想而不是体验等,这是专业知识分子的一个常见缺点,他们往往在生活的情感和激情方面比在认知方面更加盲目。

17.智力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用来支配人,获得优越感,或者以牺牲部分真理为代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8.由于许多原因,知识和真理可能引起恐惧,因此被回避或扭曲(第五章)。

19.墨守成规,即病态的范畴化,从实际的体验和认知中脱离出来(第十四章)。

20.两种极端化评价倾向: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21.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和对熟悉事物的贬值。如果一个奇迹被重复一百次,它就不会被视为奇迹。贬低已经知道的东西,如真理、陈词滥调等。

诸如此类,这个清单几乎可以无限延伸。例如,所有弗洛伊德式的防御机制,除了其他影响之外,还会导致认知效率低下。一般来说,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患者除了在其他方面外,一般都可以被认为是认知疾病。这几乎同样适用于人格障碍、存在性障碍、“价值病态”以及人的能力的衰竭、发育迟缓或丧失。甚至许多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例如鼓励愚蠢、抑制好奇心等。

通往完善真理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充分认识是很困难的。这不仅适用于外行人,也适用于科学家。他和外行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有意识地、自愿地参与对真理的探索,然后他竭尽全力地学习求真的技巧和道德规范。事实上,一般来说,科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易犯错误的人试图用它来改变自己对真理的恐惧、回避和歪曲的倾向。

因此,对认知病理学的系统研究似乎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明显且正常的部分。显然,这样一个知识分支应该有助于科学家成为一个更好的智者,一个更有效的工具。但为什么这方面的研究如此之少,这是一个谜题。 c++UG5o7B1dlhTPX53AAQk/CMtFS/rtNEcr588q7+wqaZiMoPraXZ6ErVxx6Fy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