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尽心下》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火爆的帖子,说“如果我没有上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当服务员了”,发布者是一个求职屡次受挫的大学生,由此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议和共鸣。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许多年轻人离开校园后,突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了,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个人定位的问题。在当前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大的人生课题之一。以我自己为例,现在很多人说起我,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个“讲书人”,其实我以前还在中央电视台当过主持人,还当过大学老师,甚至还做过餐饮生意,但真正让我倾注热爱并最终站在大家面前的,还是“讲书人”这个身份。可见找准定位、找准赛道是多么重要。
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再努力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直至做到极致。只是,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这样做,他们总是想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希望自己在各个领域都能发光发热,做出成绩,但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我对多元化发展并不抵触,如果一个人能有多个站得住脚的发展方式,那自然是件好事。但这里有一点要搞清楚,那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时,到底是把它当成一份事业,还是当成一桩买卖?你到底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现下,很多人对于多元化发展好像都过于狂热了,其实根本没有全面了解他所处行业的各类情况,就开始盲目涉足,结果导致四处碰壁。
比如说,现在很多做房地产企业的人,觉得要靠销售项目换来巨大的现金流,于是迅速向多个不同领域扩张,抢占市场,想快速拥有多项支柱业务,使自己的企业一跃成为遍布地产、娱乐、汽车、互联网等各领域的大集团。
遗憾的是,很多人对这样资本扩张、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思路却展现出极大的热情,甚至连前期调研都没做,就在冒着巨大风险和存在诸多隐患的情况下,盲目地推进下去,其结果可想而知。
德国有一家建筑巨头,叫菲利普·霍尔兹曼建筑公司,在过去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家公司承接了大量项目,其中有很多是我们至今都耳熟能详的知名工程,比如德国国会大厦、吉隆坡石油双塔等。
20世纪90年代初,菲利普·霍尔兹曼的管理层开始有点儿飘了,觉得德国房地产行业必将大有作为,于是盲目自信地迈出了多元化的步子。他们迅速进入这个与其主营业务关联不大的产业领域,实施多元化战略,将公司资源全部向房地产业务倾斜。然而好景不长,德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呈现低迷状态、徘徊不前,导致其无法实现盈利,菲利普·霍尔兹曼建筑公司从此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
到2002年,这个曾经的建筑巨擘已经累积巨额债务,最终无力回天,轰然倒塌。
很多人在自己长期钻研的领域内,基于不断积累的各种资源,通常都能如鱼得水般自在。然而一旦找不准自己的定位,陷入膨胀而贪婪的欲望之中,冲动地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各种不熟悉的行业,就如同把原来的资本优势、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全部转化为劣势,想在新的领域中重新取得优势是很难的。
关于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孟子早就提出过。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意思是说,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征收布帛的赋税,有征收粮食的赋税,有征收人力的赋税。君子会在三者之中选用一种,另外两种不同时使用。如果同时使用了两种,百姓就会饿死;如果同时使用了三种,那就是父亲顾不了儿子,儿子顾不了父亲了。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放在我们个人身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你选择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件事,就能做到极致;你两件事同时做,可能做得就都没那么好;你三四件事一起做,肯定哪件事都做不好。说到底,我们还是应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做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事,不要轻易触碰与自己主业方向不相关的业务。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米老鼠”这个形象,“米老鼠”自1928年诞生后,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笑。电影也仿佛与迪士尼浑然一体,自此,迪士尼公司从未脱离过影视业这一核心业务。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迪士尼不但出品了《白雪公主》《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等多部让人喜爱的动画影片,还拍摄了《加勒比海盗》等卖座的真人电影。而如今的迪士尼更是收购了漫威、20世纪福克斯等公司,奠定了影业霸主的地位。
虽然迪士尼从未在其他领域中有什么更大的作为,但它已然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巨无霸企业。
由此可见,找准自己的定位,用心耕耘自身的立命之本,才是我们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我们的立命之本就是我们所从事的核心业务。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从事的核心业务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多元化不一定非得从外面寻找,也可以从内部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