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如今,“居安思危”已经成了我们做事的一句名言。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取得了成功,从此就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那么醒来之时,恐怕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跌落到深渊了。

这一点不难理解,世界发展太快了,我们稍微慢下脚步,就会被人超越。对个人来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特别是在政府、事业单位待久了,内心就会觉得,反正我这辈子都会很稳定,也没必要再去追求什么了。但是,这种稳定是会“杀”死你的,人一辈子如果只图稳定的话,那就是不进则退。只是很多人对于止步不前缺乏敏感,哪怕工作已经止步不前了,他还觉得挺好。单位又不会辞退我,不论外面的经济环境如何,我每个月的工资还是照发,这不就是人生圆满嘛!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不需要前进的,你不前进,后面就会有人超越你、替代你。

孟子早就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就会有覆灭的危险。所以孟子指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忧患意识,能够防患于未然,才能生存;贪图享乐,止步不前,就只能面临死亡的命运了。

这让我想到了《左传》中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几个大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国君很害怕,急忙向晋国求救。晋国出面后,很快就帮郑国化解了危机。郑国国君为了表示对晋国的感激之情,就送了很多财物给晋国。

晋国国君晋悼公看到这些礼物后,很高兴,就要分一些财物给大臣魏绛,并对魏绛说:“这几年你为我们国家出了很多力,我很高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享受吧!”

而魏绛却拒绝了,还劝晋悼公说:“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一直很强大,首先是您领导有方,其次是同僚们能够同心协力,我个人的贡献不值一提。但是,您在享受安乐的时候,应该想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您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晋悼公听了这番话,很是感动,从此对魏绛更加敬重了。

魏绛的这番话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作为领导者该有的样子。其实不光是领导者,即使是普通人,也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对止步不前这件事要有所警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不能找到外在的一些压力和危机,就无法给予自己前进的动力。

《史记》中也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孙叔敖当上楚国的令尹后,国内的官吏和百姓都纷纷前来祝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身穿麻布丧衣、戴着白色丧帽的老人,说自己前来吊丧。孙叔敖听了,忙整理好衣冠出来迎接,并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缺少才能,才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唯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我?”

老人点点头,回答说:“我是有话要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会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能满足,祸患就会发生在他身上。”

孙叔敖听了老人的话,忙向老人拜了拜,恭恭敬敬地说:“请老人家指教,我愿意继续听取您的意见。”

老人接着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就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了,就不应该再索取额外的财物。你严格遵守这三条,就能把楚国治理好。”

在今天看来,老人对孙叔敖说的话,其实就是希望孙叔敖能够居安思危,哪怕是当了大官,拿着高高的俸禄,做人做事也要谦虚谨慎,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越做越好。

在现实中,许多人一开始混得不错,慢慢就越混越差了,为什么?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因素,就是缺少危机意识。你只看到对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忽视了潜在风险;或者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忽视了自己的弱点。安而忘危,缺少远虑,对可能出现和即将到来的危机认识不足,准备也不充分,最后就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

我们在讲《反脆弱》那本书时就曾说过,假如我们平时不受任何一点外在刺激,就像生活在真空中一样,我们的身体就没有抵抗力,这时一点点病毒袭来,人就可能丧命。你如果看不到其中的危机和忧患,让自己处于“真空”状态,那么稍微出现点儿问题、遇到点儿困难,可能就起不来了。所以也可以说,人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随时面临“杀机”;居安思危,保持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才能迎来“生机”。 EIKGY0aNo0i1tAD8lAJK2kBUtUqm77AQYkX1kvbxHSts/ncLZHL7hFCDLdhogg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