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作“知识的诅咒”。这个词来源于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兄弟的一篇同名论文,它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之后,就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时的状态。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中的某些功能,如果让你给他们解释,教他们使用,由于彼此间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你很难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信息完完全全地为对方解释清楚。
再比如,重庆有一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但他在辅导自己正上初二的女儿作业时,却发现自己根本辅导不了。原因是他感觉很简单的题目,在讲给女儿听后,女儿就是听不懂。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会感觉自己被知识“诅咒”了,完全没办法顺畅地把知识传达给别人。
当生活中出现“知识的诅咒”现象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别人的问题,是别人理解力不行、能力不行。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这还真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是你的认知层次不够高,对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或者没有学会换位思考,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讲了十几年的课程,最深的体会就是:一个人能走多远,真的取决于他的认知、见识和格局。
这种观点在《孟子》一书中也多有体现,尤其是关于一个国家领导者的认知、能力、见识、德行等,孟子非常重视。
比如,孟子在与滕文公的对话中,就多次强调国君要以民事为主。民事就是农事,你搞好了农事,抓好农业生产,让百姓有衣穿、有饭吃,百姓自然就会听你的话,服从你的统治。相反,如果你没管理好百姓的事,百姓的生活朝不保夕,他们就会作奸犯科,做错事、做坏事。一旦犯了错,你又用刑罚去处罚他们,那就太不应该了。
所以,孟子指出:“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意思是说,贤明仁德的君主必定谦恭自制,以礼对待臣仆和百姓,就算是向百姓征税,也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君就为所欲为,想征多少税就征多少税。如果国君用这种方式治国,那是不可能治好的。
这是孟子一向主张的为政之策,但我认为,它更适用于今天的自我管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想让别人帮自己办事,却又总是满身官僚气,对别人颐指气使。别人在做事遇到问题时,他不但不协助解决,反而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做事不行、能力太差。这时就容易出现“知识的诅咒”现象,彼此沟通不畅,谁对谁都不满意。
作为一国之君,要让百姓服从管理,当然就要满足百姓的生活所需,有衣服穿,有粮食吃,有房子住,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让别人帮我们办事、为我们服务,或者接受我们的意见、方法等,同样要适当考虑别人的需求。别人的需求是什么?被尊重,有成就感,有价值感,能够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等等。如果你不懂这些,就会认为别人帮你办事是天经地义的,或者你给对方点儿好处,对方就必须把事情给你办好。遇到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是对方能力不行。这样与人相处,我想没有几个人能接受。而实际上,很多问题恰恰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只不过你不自知而已。
如果大家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刚培训完时,大家都很兴奋,很有干劲,工作中也都积极认真。领导们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可不出一个月,这股热情过去后,大家就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为什么前后变化这么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工作从来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公司的制度和领导者的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司制度不到位,领导认知能力差,布置任务不及时、不准确等,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公司内员工工作不积极、执行力差,反映的恰恰是领导自身能力的不足。
所以,我在讲课时经常会讲,要想让别人更愿意帮你办事,或者让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高,领导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能够根据他人或员工的能力、特点和需求等进行考量,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员工遇到问题时,也要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再与员工一起复盘,寻找其中的问题与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帮助员工增长能力,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
我见过很多认知水平高的人,跟他们相处真的让人舒适。你会发现,他们常常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深刻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也深知自己拥有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因此会对外界一直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能不断改正、完善。这样的人,会让你不知不觉地想要靠近,想要与他们共事。具有这种认知和格局的人,真的是想不成功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