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事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跟一些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接触。我发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是他们的学历够不够高,或者是机遇够不够好,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做事时是否有足够的耐心。

我之前认识一位企业高管,他空降到一家大型公司做副总,当时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很不好,管理方面也是一塌糊涂。他到那里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就在梳理和完善各种制度,时常感觉很无力。有一次,他跟我聊起这个状况,说自己想离职,在这个公司做得比较吃力。我们认真沟通了一下,我发现他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在当前的工作中比较缺乏耐心,针对公司中的很多问题,总是希望一步到位地解决。我认为,这一点他做得不太理想。

不管我们做任何事,能够一步到位的很少,必须一点一点地去攻克面临的困难。而一个成功人士的成熟程度,很重要的标志就在于他愿意花多长的时间周期去计算得失。时间周期越短,就越急躁、冒进、焦虑;时间周期越长,就越从容、淡定。亚马逊公司CEO贝佐斯在1997年时曾经给股东们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都要围绕长期价值展开。”你对自己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要越有耐心。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的学生陈子曾经问自己的老师:“古代的君子,都是怎样做官的?”

孟子一直不太喜欢做官,但他对做官这件事却颇有见地。他认为,有三种情况可以当官,有三种情况必须离开。

第一种情况,就是国君能够以礼相待,并且表示会实施你的主张,这时可以做官;但如果只是保持礼貌,每天对你客客气气的,却不去实施你的主张,那就离开吧。

第二种情况,就是你刚任职时,国君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但对你一直很礼貌,这时也可以继续留任,因为以后可能还会有机会采纳你的意见;但如果国君对你连礼貌都没有了,说话也不客气了,那就应该离开。

第三种情况,也是最不好的一种情况,就是你的日子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国君看到了,说:“哎呀,他说的那些事我没法推行,他的建议我也不想听,但让他在我的土地上挨饿,这是我的耻辱呀!”于是赶紧派人给他送点粮食,让他能够度日,这种情况也可以接受,但你也仅限于混口饭吃,勉强生存而已。

在孟子看来,君子入仕有以上三种境界,最底层的境界就是活着就好,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中生存需要的那个层次。解决了生存需要之后,再向上一层,才会受到尊重,这一层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尊重需要。再向上一层,不但自己会被国君以礼相待,自己的观点还会被国君采纳,抱负还可能会实现,算是马斯洛理论中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层次了。

但我们也发现,最后一个层次对国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对入仕的个人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这里就容易出现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自己要做一件事,那么周围的人都必须配合自己。如果周围的人不支持,或者暂时没有按照你的提议来实施某些策略,你就像孟子说的那样,一生气不干了,这是不行的,也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格局。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国家要推行某种政策,或者是一个人要成功地做一件事,都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可能会关系到很多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你想在公司里推行一个战略,首先要结合公司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其次要结合公司中人员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市场状况、社会大环境等客观因素。并非某个战略好,在其他公司效果明显,就一定适合你所在的公司。而你要做的,是努力说服自己的上下级,大家齐心协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这个战略慢慢实施,带动公司的发展。如果身边的人不同意、不支持,你立刻就撂挑子走人,那么就算你再有雄才大略,也不可能发挥出来。

所以,我在把《孟子》这本书读了几遍之后,发现孟子的观点有个很大的症结,就是本质上不信任那些诸侯国的国君。一旦发现这些国君身上展现出他不满意的地方,他就想离开,换一个国君继续推行自己的理论。但实际上,一个人真正要做事业的话,还是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就像曾国藩能创建名震天下的湘军一样,他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有耐心,即使遇到很多阻挠,他也能不断重复那些复杂的事情,把那些复杂的困难一个个攻克,这样的人才能成事。 0QstlHan7wJFu7OQleHvL12SgSI2yJHcxNHvxvexq89LyzWhhVsw18iYjI9ffAJ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