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迪生的侧面

这是一个从小就如雷贯耳的名字。我们熟知他的各种小故事,学习他的各种名言名句,他叫爱迪生,是赫赫有名的“发明大王”。但他的有些故事,我们未必知道。

1

我们的故事,就从电灯泡说起。

按照通常历史的记载,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用碳化的卷绕棉线作为灯丝,成功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这个电灯泡发出了大约10盏煤气灯的光芒,持续了约13个小时。

从那以后,爱迪生的名字就和电灯泡连接在了一起。

但电灯泡真的是爱迪生发明的吗?

很遗憾,并不是。

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第一次将铂丝通电发光,9年后,他发明了电烛,就是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

但是,这当然算不上“发明电灯泡”对不对?那么再往下看。

爱迪生

1854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öbel)使用一根碳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中通电发光。当时戈培尔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照明400小时。

探索时期的电灯泡

这个应该是电灯泡了吧?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戈培尔并没有及时申请设计专利。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发明了一种技术:在玻璃泡之中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

但是,又一个“但是”,他们没钱了,做不下去了。然后他们做了一件事——在1875年把这项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1878年,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前一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同样完成了一个“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这回没有“但是”,斯旺立刻申请了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个家庭安装电灯。

1879年,爱迪生“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做了几千次实验”,终于找到了碳化的棉丝作为最好的灯丝材料——斯旺在1860年就发现了。

1880年,爱迪生又经过数千次实验,发现了碳化的竹丝比棉丝更好——戈培尔在1854年就发现了这一点。

1883年,爱迪生试图把电灯推广到英国,立刻遭到了斯旺的侵权官司控告。爱迪生输掉了官司,被迫让斯旺加入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担任合伙人。直到后来,爱迪生花钱买下了斯旺的专利。

当然,在美国,爱迪生其实也没有取得电灯泡的专利权,经过了多年官司之后,最终只是取得了“碳丝白炽灯”的专利。

那么问题来了:爱迪生应该只是“改良”了电灯,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愿意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呢?

那是因为,爱迪生是第一个通过建立发电机和发电系统,真正把电灯商业化的人,他和他的团队,让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用上了电灯。

2

于是就要说到爱迪生的团队了。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说,爱迪生拥有1093项发明专利(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是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

但事实上,应该是爱迪生把这些专利都归为他个人而已。

在当时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叫门罗公园的小镇上,爱迪生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他雇用了一个由工程师、机械师和物理学家等人组成的团队,其中核心成员有14个。他们负责研究和实验,而爱迪生负责想点子,与客户和投资商对接,以及和媒体打交道。

从这个角度上说,爱迪生更像是一个“品牌”,他负责为自己团队发明的产品提供信任背书和吸引投资。但门罗公园实验室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秘密,为什么长久以来,大家还是愿意只提爱迪生一个人的名字,而鲜有人说他的团队?

戴维·伯克斯(David Burkus)在他的著作《创造力神话》( The Myths of Creativity )中提供了这样一个观点:

媒体和大众喜爱“孤独的天才”“快饿死的艺术家”,或者“与全世界作对的智者”这一类故事,即使这些故事并不全是真的。

想象两个画面:一个是,爱迪生的庞大实验室里人流穿梭,各个小组根据分工在实验不同的灯丝,拿本子记录,最后汇总;另一个是,窗外狂风呼啸,屋内孤灯(煤气灯)一盏,爱迪生一个人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孤独地开始了他第1023次灯丝实验。哪个画面更吸引人?

事实的真相,有时候就是索然无味的。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爱迪生哪来那么多钱买专利,以及养活他的团队?

3

于是又要说到爱迪生背后的大金主了。这个大金主的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J. P. 摩根(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要说摩根这个人,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财产也就6000万美元,加上等量的他收集的艺术品,也就1亿美元出头。以他当时控制的资源和财产,这个数字让人无法置信——“他甚至算不上是一个富人”,这是当时另一个大富豪洛克菲勒对他的评价。

或者换个今天时髦的说法吧——J. P. 摩根是个有情怀的人。

所以,在1879年,摩根入股了爱迪生成立的“爱迪生电力公司”(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因为摩根敏锐地察觉到,爱迪生的这个发明——或发现——能改变整个世界。

有时候,同样有技术,有想法,有拼劲,但是如果背后没有大资金的支持,等于零——就像1875年,那两个把电灯泡专利卖给爱迪生的加拿大电气工程师。

“砸钱”,是摩根给爱迪生的第一个支持。爱迪生在摩根的支持下,体会到了“有钱就是任性”的感觉:觉得有前途的专利一律买下;看到有才华的工程师,马上雇用!

摩根对爱迪生的第二个支持,就是商业的远见。比如考虑到爱迪生的电力公司要普及电灯,就必须铺设电网,于是摩根立刻组建了一个铜业公司——这是普通发明人根本无法办到的事。

爱迪生当时发在报纸上的电灯广告

第三个支持,那就是摩根通过自己的各种影响力,让媒体帮爱迪生说话——其中包括声名赫赫的《纽约时报》。比如把爱迪生包装成一个“天才发明家”,比如通过各种负面报道,打击爱迪生的各类竞争对手。

但是,资本家毕竟还是资本家,哪怕是一个有情怀的资本家。当爱迪生出现了一系列判断失误并且固执己见之后,摩根并购了爱迪生的公司,并将“爱迪生”的名字从公司名字中抹去,成立了新的公司,那就是现在的GE(通用电气)。GE是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但这家公司已经和爱迪生毫无关系。

那么,下一个又问题来了:爱迪生究竟做出了怎样的错误判断,会让有情怀的摩根舍他而去呢?

4

爱迪生一生最大的错误,在于错判了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发展未来。如果要说得再严重点,在这场争斗中,爱迪生留下了堪称一生难以磨灭的污点。

在说爱迪生的错误判断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个爱迪生的一生之敌:尼古拉·特斯拉。

虽然在现在网上的一些帖子中,特斯拉已经被过度拔高乃至神话了,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无论如何,尼古拉·特斯拉都堪称是一个旷世天才。甚至可以说,特斯拉在发明天赋方面,是完全碾轧爱迪生的。

有意思的是,比爱迪生小9岁的特斯拉原先是非常崇拜爱迪生的。1882年,特斯拉慕名成为爱迪生公司欧洲分公司的员工,1884年,因为表现优异,被直接推荐去了爱迪生的美国公司本部。

有一次,爱迪生希望特斯拉能改进公司生产的发电机,为此对特斯拉承诺:“如果你能完成任务,我就给你5万美元酬劳。”那个时候的5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万美元左右。

结果,特斯拉真的就把公司的直流发电机给大大改进了。

当特斯拉去问爱迪生要5万美元酬劳的时候,爱迪生的回答是:“那个……可能你还不懂美国人的幽默。”

特斯拉是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2003年发行了100元的纪念币,印上了他的头像

不过,作为“赖账”的补偿,爱迪生同意把特斯拉的周薪上调到25美元。

当然,这不是特斯拉最反感爱迪生的地方。特斯拉一生看不上名利——他多次放弃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在他75岁生日的时候,8位诺贝尔奖得主给他写感谢信),并且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仅这项专利,就足以使他轻而易举成为百万富翁。

特斯拉反感爱迪生的地方,怎么说呢,简单来说,就是嫌爱迪生“太笨”:“他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整体而言,我是一个很不幸的见证人,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气。他无视初等教育和数学知识,完全相信发明家的直觉和建立在经验上的美国人感觉。”

受过正统数学、物理和机械学训练的特斯拉,当然看不起小学就辍学的爱迪生。但就这点而言,也确实有点不太理解爱迪生——特斯拉觉得,有些实验通过一些数学推演(比如微积分)就可以事先排除很多重复劳动,但爱迪生没学过微积分,他除了反复实验,还能做什么呢?

于是,两人最大的分歧爆发: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认为交流电才是未来,而爱迪生因为把所有赌注押在了直流电上,拒绝改变方向。

结果,特斯拉负气出走,自己成立了公司,围绕交流电和直流电,和爱迪生展开了一场世纪之争。

在这场争斗中,爱迪生用了不少并不光彩的手段:前面提到的利用媒体打击对手,打击的就是特斯拉的交流电。爱迪生通过各种手段在各种场合贬低交流电,并宣扬它的危险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爱迪生以每只25美分的价格,向小学生收购小猫和小狗,并当众用交流电将它们电死。小猫和小狗的分量不够,爱迪生后来当众电死了一头动物园的大象,但当电大象都没什么效果的时候,爱迪生最终想到了,电人。

1890年8月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把“电椅”迎来了它第一个要处决的犯人。而这个“电椅”,就是在爱迪生的推动下发明的,宣称是可以快速无痛苦地处决死刑犯人,但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证明交流电是多么危险。

那是一场非常糟糕的处决,犯人受到了比任何刑罚都痛苦的煎熬。

最后这场“世纪之争”的结局,我们自然都知道了——任何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

这是一场赌上爱迪生全部身家的争斗——他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直流电输送体系上的。

而我们现在,用的都是交流电。

5

然而,这并不是爱迪生的公司唯一一次失败。

你不得不佩服爱迪生近乎变态的毅力和执着,他(和他的团队)还发明了另两个影响人类历史的东西——留声机和电影摄影机。

但爱迪生在直流电和交流电那场争斗中表现出的顽固和执着,再一次毁了他。

爱迪生发明电影摄影机后,为了独占“电影”的发明权,聘请了许多律师,起诉其他拍电影的人,只有爱迪生公司旗下的工作室,才有权拍摄影片而不被起诉。

很多电影拍摄公司为了逃避爱迪生的专利“追杀”,不惜远远跑到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去拍电影。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那个地方拍电影的风气渐渐浓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聚集地——就是现在的好莱坞。

如果说对电影垄断的追求,只是导致爱迪生电影公司的影片质量急剧下降的话(因为没有竞争),那么爱迪生对未来形势的又一次判断失误,直接葬送了他自己的公司。

对于电影的音效设施,爱迪生一直坚持认为,自己发明的留声机系统——用一个蜡质的圆筒记录声音——是最厉害的。但是,蜡质的圆筒制造成本高、效率低下,而他的竞争对手在那时候已经开始用“录音碟”(后来的黑胶)。黑胶轻便、易量产,迅速地侵占了蜡筒的市场。和执着于直流电一样,爱迪生还是一意孤行地坚守蜡筒市场,逆潮流前行,最终,他的“爱迪生留声机公司”在1929年倒闭。

1931年10月18日,84岁的爱迪生因尿毒症和糖尿病等多种症状,离开人世。好在,他并没有像特斯拉那样在宾馆里穷困潦倒而死,因为他去世前还有一项发明给他带来了财富——铁镍蓄电池。

那又是一个找了上千种材料,用去上百个笔记本才发明出的东西。

馒头说

说了不少爱迪生的“黑历史”。

但最后我还是想表个态:我仍然认为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人。

这倒不仅仅在于以他的受教育程度,能达到后来的高度,也不在于他的执着(尽管是把双刃剑),把很多难走的路坚持走到了最后并且走通。

而是在于他对于科学发明与商业之间那种敏锐的嗅觉。

我从不否认科学家的伟大,但伟大科学家的很多发明,如果没有商业力量的推动,是很难普惠到平民百姓,乃至改变人类世界的。比如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曾透露,苹果的一代和二代电脑都是他独立设计完成的,乔布斯其实根本不懂技术。“他只是一个商人。”沃兹尼亚克说。

是个商人,但这又怎样呢?

如果没有乔布斯,很难保证,现在谁还知道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正如,确实有不止一个人在发明电灯这件事上走在了前面,但真正让它通过商业模式点亮全世界的,还是爱迪生。

我们都希望科学发明是神圣而纯洁的,但有时候,它也需要从高高的雪山顶上走向人间。能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人,其实同样非常可贵。

当然,爱迪生对垄断的执着和对特斯拉的打压,给他的传奇一生减了分,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他食人间烟火,有凡人都有的弱点和缺点,但也能体察到凡人的需求和痛点。

1931年10月21日6点59分,爱迪生逝世三天之后,为了纪念他,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全部熄灯一分钟,连纽约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也熄灭了。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汽油灯的时代。

是纪念他发明了电灯?还是纪念他普及了电灯?

都没关系,爱迪生配得上这样的纪念。 JErybHI4d/4krGDH3Zsh7gBeHENaAcH5Zi6NK73xKYUfi27wofMnjYo8siIW5j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