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映射点: 科学精神,实践精神,沟通能力
学科: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相关知识点: 解剖学总论,神经系统概论
素材简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熟悉。这个疾病的命名源于一名医生 —— 德国人阿洛伊斯 · 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他细致跟踪了一位记忆力下降、失语、谵妄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进展,并在患者死后通过解剖,发现其大脑组织中布满斑块并纠结在一起形成神经缠结结构。阿尔茨海默医生首次报道了这一现象。1910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疾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熟悉。那这种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的疾病是怎样发现的呢?其实这个过程与解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01年11月初,德国医生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1864—1915)在法兰克福精神病院收治了一名叫奥古斯特·德特尔(Auguste Deter)的51岁女性患者。该患者的症状为短期记忆力下降、失语、方向性差、有听觉幻觉、妄想偏执,并患有进展性的神经精神障碍。
奥古斯特5年后死亡。阿尔茨海默医生得知奥古斯特的死讯后马上咨询了他以前的导师,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解剖了她的大脑。基于光学显微镜技术和神经系统尼氏染色方法的进步,阿尔茨海默将这名患者的大脑作了解剖、取材、固定、染色、切片处理,然后放在了显微镜下,对大脑的几个不同功能区进行了显微分析。他发现:患者大脑多个区域明显萎缩、神经元缺失,并且在神经元细胞里面出现了奇怪的纤维病变,有许多类似球形斑块的生物沉积物遍布患者的大脑和大脑血管(见图1)。阿尔茨海默医生随即报道了这一现象。
图1 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系统结构改变
(图片来源:www.ncbi.nlm.nih.gov/medlineplus/)
而4年之后的1910年,克雷佩林(Kraepelin)在他的第八版《精神病学》中首次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描述这种疾病,从此阿尔茨海默病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
特别要感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无私大爱,在死后捐献大脑供神经科学家研究。随着医学的进步,1984年科学家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1988年又发现了患者脑中的tau蛋白。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供科学研究用的神经系统发育与疾病的脑组织库,中国也在致力于揭示神秘的神经系统,在脑科学领域做出促进人类健康的成果。
医学就是这样不断演进的。在这个过程中,解剖不断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医生求真务实、敢于实践,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成就。在医学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既需要像阿尔茨海默医生一样拥有首创精神和实践精神,也需要有与患者有效沟通的交流能力。而医学的进步也要感谢所有具有无私大爱精神的遗体捐献者。
[1]GRAEBER M B,KOSEL S,EGENSPERGER R,et al.Rediscovery of the case described by Alois Alzheimer in 1911: historical,histolog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J].Neurogenetics,1997(1):73-80.
[2]MAURER K,VOLK S,GERBALDO H.August D and Alzheimer's disease[J].The Lancet,1997,349(9064): 1546-1549.
(李岩,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生理学系,教授)
思政映射点: 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科学精神,开拓创新
学科: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相关知识点: 安德烈 · 维萨里,世界解剖日
素材简介: 人们将每年的10月15日作为世界解剖日,是为了纪念现代人体解剖学奠基人安德烈 · 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维萨里出身于医学世家,是比利时的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1543年,他发表《人体的构造》,标志着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
当你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拿起解剖刀探寻人体的奥秘时,你要知道,现代人体解剖学已历经400多年,其创始人是安德烈·维萨里(见图1)。
图1 安德烈·维萨里
1514年12月31日,安德烈·维萨里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医学世家。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御医。维萨里幼年时代就喜欢阅读医学书籍,并立下了当医生的志向。1533年,他进入巴黎大学就读医学。自那时起,他对解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经常在巴黎的圣婴公墓研究骨骼。他后来进入当时欧洲的医学中心、威尼斯共和国的帕多瓦大学,并于1537年12月6日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帕多瓦大学教授外科学和解剖学。
维萨里的教学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他认为必须亲自解剖尸体来观察人体构造,由此创立了当时少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在人体解剖实践中,维萨里发现,因为古罗马时期人体解剖是被禁止的,当时医学界所用的医学家盖伦的解剖学著作均不是源于人体而是动物的解剖,因此其中存在很多错误观点。1543年,29岁的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
该书共有7卷,依次为骨骼与关节、肌肉与籾带、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腹腔脏器与生殖系统、胸腔与心肺、脑与感觉器官。在第7卷的最后,附有“论活体动物的解剖”。全书有663页,其中278幅插图均为精美的木刻画。书中包括大量翔实的解剖资料,对人体的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描述。他在序言中写道:“医学需要解剖学的基础。需要以人体本身的解剖来阐明人体的构造。”书中除了第一次正确描述蝶骨外,还展示了胸骨、骶骨,正确描述了前庭、脾、结肠、网膜及它与胃之间的联系,首次正确记述了纵膈和胸膜,并给出了幽门的构造,观察了男性阑尾的尺寸。此外,书中还有当时最全面的大脑解剖记录。
维萨里的著作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解剖学价值,引起了人体解剖学的革命。《人体的构造》一书的出版,澄清了盖伦学派主观臆测的种种错误,使解剖学步入了正轨,为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1543年,《人体的构造》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也发表于同一年。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道,成为近代科学起始的象征。
2019年8月,第19届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会(IFAA)大会在伦敦举行,IFAA和各国解剖学会联合倡议将现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奠基人维萨里的逝世纪念日,即每年的10月15日作为世界解剖学日。图2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师生在解剖课堂上纪念第二届世界解剖学日。
图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师生在解剖课堂上纪念第二届世界解剖学日
从维萨里时代至今,医学包括解剖学得到巨大发展,我们对人体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维萨里这种勇于实践、寻求真理的精神将激励医学生们在探索人体之路上不断前进。维萨里在医学研究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开拓创新、追求科学的精神,正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年轻的医学生们好好学习。
[1]付雷.近代人体解剖学之父的生平与著作:纪念维萨里诞辰500周年[J].生物学通报,2014,49(10):58-62.
[2]COMPIER A.H.Rhazes in the renaissance of andreas vesalius[J].Medical History, 2012,56(1): 3-25.
(陈明峰,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生理学系,副教授)
思政映射点: 科学精神,开拓创新
学科: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相关知识点: 解剖史
素材简介: 本素材介绍了维萨里通过人体标本解剖,纠正了盖伦基于动物解剖的许多错误,为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事迹,体现了维萨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不畏强权的精神。
1514年,安德烈·维萨里出生于布鲁塞尔的一个医生家庭,1533年进入巴黎大学就读医学。在那里,他在雅克·迪布瓦和让·费内尔的指导下学习盖伦的医学理论。自那时起,他开始对解剖学产生兴趣,并经常在巴黎的圣婴公墓研究骨骼。他主张通过解剖尸体来学习。维萨里的这种唯物主义的治学方法,触犯了传统观念,冲击了校方的陈规戒律,引起了守旧派的仇恨和攻击。学校不但不批准他考学位,而且还将他开除学籍。从那时起,维萨里被迫离开了巴黎。1536年,维萨里就学于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随后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在了帕多瓦大学教授外科和解剖学。他熟读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的著作,但又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认为必须亲自解剖、观察人体构造。在授课时,他使用解剖工具演示操作,而学生则围在桌子周围观察学习。这种面对面的亲身体验式教学在当时被认为是唯一可靠的教学方式,也是对中世纪医学教学实践的一项重大突破。
1541年,维萨里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发现盖伦所有的研究结果都不是源于人体而是源于动物的解剖。因为在古代罗马,人体解剖是被禁止的,所以盖伦选用了巴巴利猕猴来代替,还坚称两者在解剖学上是相近的。在维萨里发现之前,医学界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将盖伦的著作当作研究人类解剖学的基础。于是,维萨里对盖伦的文章做了修正,并开始撰写自己的著作。
1543年,维萨里邀请约翰内斯·奥坡瑞努斯帮助他印刷七卷本的《人体的构造》一书。这本关于人类解剖学的划时代巨著邀请了艺术巨匠提香的弟子让·范·卡尔卡做插画,书中插图由维萨里与提香的学生史蒂芬·卡尔卡共同绘制,不但形体准确而且简明活泼,是首次将解剖学和艺术结合在一起的典范。维萨里在他的《人体的构造》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在这里并不是无端挑剔盖伦的缺点。相反,我肯定了盖伦是一位伟大的解剖学家,他解剖过很多动物。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很多错误,在一门简单的解剖学课程中,我能指出他二百种错误。”这部著作的出版,澄清了盖伦学派主观臆测的种种错误,从而使解剖学步入了正轨。可以说,《人体的构造》一书是科学的解剖学建立的重要标志。
维萨里这种勇于实践、寻求真理的精神和他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当时的解剖学家和医生们的震惊。其中,也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极力反对维萨里的观点,盖伦的后继者们更是疯狂地攻击维萨里。就连他以前的老师西尔维也说他“疯狂”。宗教的书报检察机关严密地检查了他的解剖学著作,并以此攻击维萨里。有一次,他为西班牙的一位贵族做验尸解剖。当剖开胸膛时,监视官说心脏还在跳动,并以此为借口,诬陷维萨里用活人做解剖。宗教裁判所趁此机会提起公诉,判了维萨里死罪。后由于国王菲里普出面干预,最终他被免于死罪,改判往耶路撒冷朝圣,但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年仅50岁的维萨里不幸身亡。
维萨里通过人体标本解剖,纠正了盖伦基于动物解剖的许多错误认识,为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他追求真理、严谨求实、不盲从权威的精神。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外科、妇产科、影像学等很多临床课程的前提,医学生应该继承维萨里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在新时代为解剖学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纪亮,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生理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