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垂体化学研究的先驱李卓皓

思政映射点: 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

学科: 生理学

相关知识点: 垂体内分泌

素材简介: 本素材介绍了李卓皓研究垂体激素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的勤奋探索精神,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医学研究的开拓创新精神。

李卓皓是世界上人工合成激素的奠基人。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化学系,1935年起,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李卓皓在该校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研究激素化学。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成熟的蛋白质提纯技术,分离和提纯多肽很不容易。关于脑垂体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人们只知道它会分泌一些物质,成分非常复杂,但对这些物质的具体成分和作用知之甚少。对于这些问题,李卓皓很感兴趣,他用化学方法把复杂的垂体激素逐一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做了多种激素的鉴定、合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最终在激素研究上做出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

1940年,李卓皓第一次从羊的脑下垂体中分离出促黄体激素,并确定了它的化学特性及生理性质。数年后,他又分离出促卵泡激素。20世纪50年代,李卓皓从垂体中进一步分离出若干种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黑激素、人类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并对分离出的所有激素的结构进行测定,进而研究其人工合成方法,其中ACTH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人工方法合成的激素。在这个过程中,他首先确定了ACTH化学结构是由39个氨基酸组成,并通过比较各种动物的ACTH,发现其功能相同,结构上仅末端的几个氨基酸不同。由此他认识到只有前面19个氨基酸序列才使ACTH具有生理活性,于是1960年完成了ACTH的化学合成,成为世界上人工合成激素的奠基人。

在生长激素的研究方面,李卓皓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1944年,他运用一般的有机化学方法和当时有限的蛋白质分离方法,从数以千计的牛的脑下垂体萃取物中首先分离出生长激素。但牛的生长激素对人体不起任何效用,因此他转而研究人类生长激素。1956年,李卓皓发表了《人类和猿猴生长激素的分离方法及性质》一文,并证明这种生长激素对罹患侏儒症的孩童具有促进生长的疗效。随后,基于患者的需求,李卓皓又开始研究生长激素的合成。1966年,李卓皓首次确定了人类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是由256个氨基酸所组成,并于1970年合成成功,成为合成人类生长激素的首创者,为大规模生产生长激素奠定了基础。

李卓皓还是发现人体自生的止痛激素——β-内啡肽的第一人。1970—1980年,李卓皓相继合成了一系列激素,其中就包括β-内啡肽——一种具强效止痛作用的激素。此后数年,李卓皓专门从事人体内啡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合成研究,并为世界上许多研究内啡肽生理机能的单位提供内啡肽材料。

李卓皓在其领导的激素研究所先后接纳和指导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学者从事激素研究,一生与300多位学者合作发表了1204篇学术论文,创造了科研史上的奇迹。这些卓越贡献不仅增进了世人对人体荷尔蒙及生长激素的了解,更促成了蛋白质及肽合成的长足进步。其研究成果直接对临床医学,特别对生长和生殖学研究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李卓皓一生曾获25项科学奖,还曾8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但终未获奖。他的研究造福百万家庭,贡献巨大,也获得了科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和尊敬,被称为“脑下垂体大师”。1987年11月28日,于美国伯克利逝世,享年75岁。

李卓皓在科学事业上有如此卓越的成就,首先在于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靠过人的勇气和耐心坚持下去。当时实验条件较差,实验技术尚未发达,而研究内容复杂且工作量很大,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他能首次开创分离纯化激素的方法,可见其惊人的毅力和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李卓皓经常说:“不要靠聪明,很多聪明人一事无成,就是被聪明误,一定要勤奋,我的经历就是如此。”他一生巨大的科研贡献,在全世界学术界也是罕见的,这离不开他勤奋进取、开拓创新的可贵品质。在医学的探索道路上,离不开研究人员的勤奋探索、对医学研究的开拓创新,以及对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家庆.纪念国际杰出的华裔科学家,实验内分泌学家李卓皓教授诞辰100周年[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2): 1003-1005.

[2]李卓美.缅怀杰出的脑垂体内分泌生物化学家李卓皓博士[J].化学通报,1991(05):49-52.

(王小芳,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生理学系,讲师) l362JkG/uhzF5x3hFJL5n93kg8n/hN9rvPUy5OobhOlXP6z66h8VLBkMBJV6vx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