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胸怀国家的中国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

思政映射点: 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淡泊名利

学科: 生理学

相关知识点: 胃肠运动,胃排空

素材简介: 本素材介绍了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之一林可胜,他是一位蜚声国际的生理学家,在消化生理学与痛觉生理学两个领域成就卓越。他又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他舍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组织战地救护队,创建救护总站,为中华民族的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近代科学(特别是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发展史上有一位对中国科学和社会有极大贡献,又几乎被人遗忘的科学家,他就是林可胜。林可胜1897年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海澄,自幼在英国接受教育,1919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内科、医学外科学士学位,1920年获爱丁堡大学哲学和生理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到中国,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和系主任,是协和的第一位华人系主任。

林可胜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胃肠道生理和神经生理。他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回国后,专注于研究胃液分泌,首先提出“肠抑胃素”的概念,并用科学、严谨的实验加以证明。他所提出的“肠抑胃素”后来被命名为肠抑胃多肽。林可胜开创了世界肠抑胃素和肠促胰素研究的先河,为内分泌学、糖尿病学、生理学和胃肠病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国际肠抑胃素和肠促胰素研究的先驱。1952—1967年,林可胜在迈尔斯试验所又对疼痛及止痛机制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设计和进行了第一个有效区分外周和中枢镇痛的实验,并证明阿司匹林是在外周发挥镇痛作用的。这些实验至今仍被学界誉为镇痛研究的典范。

林可胜在科研上能取得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绝不是偶然的,这与他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多年一贯的顽强钻研分不开。为了研究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他先把缓激肽注入自己的动脉血管中,使身体产生剧烈的疼痛,然后用阿司匹林来镇痛。在协和医学院做研究实验时,经常废寝忘食。这可以看出他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林可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1925年,他怀着发展中国现代生理学的雄心壮志而慨然归国,在协和医学院任教一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十几年间,他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科研、教学、培养人才等方面都有突出成绩。培养了许多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如冯德培、卢致德、柳安昌、徐丰彦、沈其震、贾国藩、易见龙、李茂之、王世浚、沈诗章、徐庆祥、陈梅伯、黄仁若、李落英、汪昆仁、李宗汉、谢维铭、孟昭威、吕运明、王志均等。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他将我国的生理学建设得初具规模,他的学术影响也被传播到我国其他许多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生物系以及研究机构。林可胜在学成后舍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这种淡泊名利、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饶毅.几被遗忘的中国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生命科学之父:林可胜[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17(2):171-172.

[2]陈适,赵维纲,潘慧,等.国际肠抑胃素和肠促胰素研究的先驱:北平协和医学院林可胜教授[J].协和医学杂志,2017,8(1):6-79.

[3]何校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队长林可胜: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N].中国红十字报,2017-10-13(A3).

(董莉,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生理学系,讲师) butFD0k92K+ajH9F/K4tEZ4rhPHANKqxKznG4UVsNwgI4RxRqiM6NOQxjZNVT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