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事情拖到明天,你可以拖到后天嘛。
——马克·吐温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
◎ 是每一个你亲口许下又亲手打破的承诺。
◎ 是每一个你设定好却又毫无动力去执行,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掉的目标。
◎ 是你迟迟不肯开始的节食计划、深夜胡乱赶工的忙乱、托付于你的人们的失望表情,或者干脆是你从镜子中看到的自己。
◎ 是关于你怎么变成了家里的懒虫、朋友圈里的落伍者。
◎ 是你迟迟未付的账单、家里堆积如山的杂物、没有完成的琐碎事务,是这些共同形成的让你恐惧的愁云惨雾。
◎ 是你一推再推的跟医生的约见、财务上的一片狼藉……
这本书讲的是虚度光阴,是推迟正事,是错失良机,以及更多更多。不过,除了这些,本书也讲述了另一方面的行动的瞬间:例如,在某个瞬间,你没有拖拖拉拉,而是清晰透彻、聚精会神、果断迅速地搞定工作任务,也根本不会轻易放弃。
这本书讲的是个人的转变,是不受内心的纠结阻碍的期望,是在完成日常任务后无忧无虑的休闲放松;这本书讲的是潜能,有关它是被白白浪费还是被充分发挥;这本书讲的是梦想,有关它是被忘于江湖还是终被实现。这本书讲的是, 你如何将今后的生活从拖拖拉拉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走进能轻松搞定一切的崭新天地。
我们本可以完成既想做又需要去做的事情,但是什么让我们偏离了成功呢?是拖延。拖延并不是“懒”的问题,虽然这两者很容易被混为一谈。跟真正的懒惰不同,拖延者还是想做他们要做的事情的,而且常常还真折腾过那么两下,尽管其中不无挣扎。
人之所以会有这种磨蹭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遗传,也就是说,人就是按照“会磨蹭”的那种方式被制造出来的。人们推迟事情的秉性,是经过了亿万年的时间才终于形成的,现在它终于被镌刻到了人们的基因深处。不过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推迟事情的天性根深蒂固,但人们仍然可以调整习惯,改变行为。一旦拖延者明白了不作为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就有可能重新掌控自己,不再为最后期限的压力所累,而且更有能力按期完成任务。
这本书讲的是拖延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古埃及的孟菲斯城延续到现代的纽约市,遍及癌症病房和证券交易所的大厅。我希望能向你阐释清楚, 人为何拖延,拖延有何后果,以及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应对、战胜拖延 。接下来,我会简要地从拖延的定义开始讲起,当然,你还需要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拖延者。如果是,那么你将会在后面看到你可能会怎样受到拖延的侵害。如果你是一名拖延者——你很可能就是,那么,其实你已经加入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现在,是时候了,让我们再互相熟悉一下吧!
对于拖延,人们有着太多的误解和疑惑,因此,我们最好能尽快把它摆上解剖台,把“拖不拖”这个问题分个一清二楚。尽管推迟是拖延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拖延可不只是推迟。
在英文中,“procrastination”(拖延)的拉丁词根“pro”意为“向前”或“倾向于”,“crastinus”意为“明天的”。从字面上看,“拖延”的意思显而易见,但实际上它的意义要比字面意思复杂得多。而且,“精明”(prudence)、“耐心”(patience)和“优先化”(prioritizing),也都包含“推迟”的成分,但却没有一个是“拖延”的同义词。
“拖延”一词最早出现在英语中是在16世纪。从一开始,它就不是泛指一般性的“推迟”,而是特指一类非理性的推迟行为,也就是说,虽然明知拖下去会使情况变得糟糕,可还是心甘情愿地拖拖拉拉。当拖延时,人们知道自己正在与其最大利益背道而驰。
不过,你或许会发现,有些人会把聪明的推迟行为也划归为“拖延”。例如,你的一个同事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伸着懒腰,胳膊交叉在脑后,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你问他:“有什么好事儿?”他喜气洋洋地回你一句:“我吗?磨洋工呢!”但实际上,他根本不是。他正在开心地拖着不写一份报告,因为他知道这个项目很可能会在这周晚些时候被砍掉。就算不被砍掉,他也完全有把握在最后一刻轻松写完。这就叫聪明的推迟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强迫自己必须尽早完成一切的家伙才真正是不理性的。他们紧抓着工作不放,却注定是毫无意义的。 在“功能失调”方面,那些每项任务都要在第一时间完成的强迫狂们,可能与凡事都要憋到最后的拖延者们不相上下,在时间规划方面,他们谁都不聪明。
所以,即使你没能早早地到达聚会地点,没能比所有人都早,那也不叫拖延。即使你没有在飞机起飞前三个小时就抵达机场,那也不叫拖延。晚到一会儿,反而能让聚会的组织者少一些尴尬,因为早了他们可能还在紧张地张罗着,完全顾不上你。晚到一会儿,你也为自己省去了在机场苦等登机的难耐时光。
面对紧急事件时及时回应,暂时抛开并推迟其他一切事情,这也不叫拖延。可如果你为了坚持修剪完庭院里的草坪而把失火的房子撂在一边,这就不是聪明的推迟行为了。因为如果你不推迟修剪草坪,整栋房子就会被烧成灰烬,代价未免太大了。
并非所有事情都是同时发生,需要同时解决的。什么事现在就做,什么事过后再说,都要依赖你自己的选择: 是你如何抉择造成了拖延,而非推迟行为本身造成了拖延。
既然已经明确了拖延是什么,那么请想一想,你有拖延的毛病吗?如果对拖延的程度进行分级,你大概排在什么位置?你只是普通的磨磨蹭蹭,还是已将“明天再说”这几个字深深地刻到了自己的脊背上?
有一些有趣的办法能测量你的拖延程度有多重。首先,可以看看你的笔迹。如果你写的字看上去无精打采、字形散乱,那么你本人的生活很可能也是类似的懒散和杂乱。其次,可以看看你的星相,确切地说,应该是你的行星位置。占星师们说,当水星逆行,或者水星与木星对冲时,你的拖延程度也会加剧。要不,试试塔罗牌?“宝剑二”通常意味着你正在进退两难中纠结拖延、犹豫不决……题外话完毕,我个人还是更信科学这一套,我们来用科学讲讲拖延吧!
你可以访问我的网站:www.procrastinus.com。在这个网站上,我为你准备了一份全面的测试量表,那是我根据上万名被试的情况编制的。你可以看一下,与全世界的人相比,你拖延的严重程度。不过,如果时间很紧,也不想耽搁太多时间,那么你可以试试下面的迷你版。看表1-1中的拖延测试,写出你对每道题的回答,然后把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就完成了。表1-2则对得分进行了分析,你可以据此判断自己的拖延程度。
表1-1 拖延测试
表1-2 拖延测试结果分析
你得了多少分?你是出了名的总把事情推到最后一分钟的家伙,还是只会推迟体育锻炼和缴税,就像几乎所有人都会做的那样?
在拖延测试上得分越高,你会拖延的概率就越大。此刻,可能本该有一些特定的任务占据着你的注意力——这很不幸地意味着,对你来说,你本来应该做别的,实际上却在阅读这本书。那些任务很可能是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可能是无聊的行政事务,也可能是很难在完成之后立刻看到结果的事情。
让我来邪恶地猜一猜你本应该做什么吧。
◎ 你的脏衣篓是不是满得都堆出来了?
◎ 水槽里有没刷的脏碗筷吗?
◎ 你家里的烟雾感应器是不是需要换电池了?
◎ 你汽车上的电池如何?车胎里的气足吗?上次加油又是在什么时候?
◎ 好好想想,你是不是有票需要买,有房间需要订,有行李需要打包,有护照需要续签?
◎ 你告诉老板你的休假计划了吗?
◎ 有朋友马上就要过生日了,你给他买礼物了吗?
◎ 你填写完时间记录表、业绩评估表和开支报告了吗?
◎ 你或许需要跟那个业绩不达标的员工聊聊,但你有没有一直拖着没有找他?
◎ 你为那个想起来就让你感到害怕的会议安排时间了吗?
◎ 老板交给你的那个大项目怎么样了?有进展吗?
◎ 这周你去健身了吗?
◎ 你给母亲打过电话了吗?
以上这些问题,有没有说中你的?当然,如果你嫌问题少,也可以继续加。即便以上所有问题都没有说中你,你也仍然有可能在别的方面拖延,把任务推到将来了。可能你的每一次拖延都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然而,一旦合在一起,它们就可能会一点一点蚕食你的幸福生活,最终让你痛苦不已。而截止日期不可动摇的那个主要项目,就是你一切担忧的源泉。它让你晚上辗转难眠,让你很难完成任务清单上的其他任务。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感到毫无动力,孤独无助,无法着手写报告、做研究、写作、准备公开报告、考试得高分,等等。
所有的拖延过程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模式:一项复杂的工作开始了,而时间很充裕,你沉溺于弹性时间制的怀抱中。你随随便便地做了一点儿工作,但总感觉没什么能让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如果这项工作可以被忘掉,那么你通常就忘掉了。在后来的某一天,你终于真的要认真应对它了,但它却突然间变成了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无法把工作向前推进。每当你竭尽全力地把心思放在上面时,总会有什么事情冒出来把你的思路打断,挫败你前进的动力。于是,你想要把这项工作向后推到一个比较闲的日子,却发现每个“明天”看起来都一样——都只有24个小时。每天结束的时候,你都要面对着一个令人焦虑的谜题:时间都哪儿去了?而且,这种情形还会持续一阵子。
最后,时间的有限性开始显现出来了。当初你曾经毫不在意地挥霍的时间,现在却变得越来越有限和宝贵。而且,这种压力让你更难开始工作。你本想推进最主要的项目,却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纠结起来。你打扫了办公室,清理了电子邮箱;你锻炼身体,逛街买东西,煮饭做菜。你的内心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做那个主要项目的时候,所以你安慰自己说:“我虽然没有在做这些事,但是,我至少也是在为它们做准备嘛。”然而,当你真的要开始的时候,却发现天色已晚,于是你像往常一样上床睡觉。随着黎明来临,新一轮的“逃避循环”再次开始了。
有时,为了平息焦虑,你彻底向分心行为投降了。你花了点儿时间去检查电子邮件或体育赛事的比分。于是……为什么不回两条信息或者看几分钟电视呢?很快,这份诱惑征服了你。任务清单仍然在你眼前摇来晃去,但你还是选择眼不见为净——因为只要你看,它就会烦到你,所以你深深地沉溺于分心的温柔中。你在论坛上写下洋洋洒洒而深情的回帖,反复查看花边新闻,或者狂躁地换台,即使一开始就觉得这些节目索然无味也不停下。 你越是无法抽身,愉悦就越显得价值百倍。
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你越来越容易分心,就连一点点琐事都会打扰到你。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能提醒你那件令你恐惧的任务,你就会逃避。你不去看日历和钟表。你改变了计划。原本按计划能完成,可你的实际情况已经完全扭曲,按现在的计划,完成的可能性小之又小。你本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卖力地工作,可你非但没有,反而赖在床上不起,或者在白日梦中幻想着另一个世界,幻想着自己中了头彩,幻想着在此地以外的任何地方。焦虑越积越多,你想立刻放松、逃避、获得奖赏,追求任何可以给你带来“安全港湾”幻觉的东西。如果亲朋好友或同事试图把你从开小差中拽回来,你就会恼怒地回应:“就一分钟而已!我弄完这个马上就来!”不幸的是,“这个”永远弄不完,而你的亲朋好友或同事不知道,其实你内心充满了自责和自我怀疑,并且非常嫉妒那些能轻易把事情搞定的人。
直到最后,到了某个极限,有样东西“咔哒”一声响了,能量才开始蓄积。你开始工作了。在内心的某个地方,你悄悄地压缩了任务,只保留了它最本质的部分,因为你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了。你蹚进工作的深水之中,做出不带感情的决定,还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令人恐怖的阴霾中透出一丝光明,甚至可以说是骄阳照耀在你头上。你的工作变得纯粹起来,真正的紧迫感为它提供着燃料,因为再不做就没法再做了。
对于少数幸运儿来说,高效率巨浪会帮他们把工作推进到完成。然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在完成那该死的工作之前,最初的高效率浪涛就已经退去了。经过长时间不眠不休、专心致志的忙碌,你的大脑终于罢工了,咖啡因和糖也无济于事。嘀嗒,嘀嗒……时间就这样用完了。你坚持着写完最后几个字。总算完成了,可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你给出的也只是一份次好的而非最好的答卷。
次好的答卷比比皆是,并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当然,除了那个忍受了一整串拖延经历的人,因为他知道这次自己发挥得有失水准。完成工作的轻松感,并不总是能弥补因质量勉强合格而带来的缺憾。就算你千方百计地使工作效果达到了出色的程度,但在这份成就感中,也混杂了勉强过关、差一点儿就不行的不安感。而且,这种拖延很有可能在你傍晚散步、参加聚会或者外出度假的时候,为你的天空铺满乌云,让你无法尽情享受,因为你的一半心思还在别处,你逃避的东西还在心头萦绕不休。你下定决心,不让这种状况再次发生,因为拖延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决心的问题在于, 拖延是一种习惯,总是会卷土重来。 面对一项任务,人们通常不是处理延迟的问题,而是为自己找借口—— 自我欺骗和拖延总是并肩同行。 在“无法做到”和“不愿去做”这两者之间细细的边界线上,人们往往会夸大面对的困难,想出种种理由,例如患了严重的支气管炎、产生了令人昏昏欲睡的过敏反应、朋友的急事夺走了自己的注意力等。你还可能会说:“哎呀,谁能想到会出现这种事?”这样,你就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毕竟,如果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你就无可指摘,不是吗?举个例子,回想一下上次拖延来袭时的情况,你会如何回答下面的问题?
◎ 你知道这项任务会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吗?
◎ 你有没有意识到拖延的后果是如此可怕?
◎ 你有没有预料到最后一分钟会有多么紧急?
老老实实的答案是什么?是“对”,是“没错”,是“千真万确”。可是,诚实回答多么困难啊,是不是?这就是问题所在。
有些拖延者甚至会试图把他们自毁性的不作为伪装成“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举个例子,推迟工作任务,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生活中,这是错误的吗?这取决于你是哪类人。
有些人钻进“潜心工作就是成功”的模式中乐此不疲,如果工作的时间被剥夺,他们就会感到愤愤不已。这类人可能会错过家庭聚餐或学校活动。有些人则喜欢待在家里或社区中,享受在那儿建立起来的关系,即使牺牲一部分工作时间也在所不惜。对于一个临时的观察者来说,要分辨哪种选择是拖延,哪种选择是有意的决定,其实并不容易,只有拖延者本人才能分清楚。
在内心深处,许多拖延者都希望自己并不需要借口,但他们指望的是幸运女神。不过,有时候这的确奏效。
在赞助人上门之前的三个小时里,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匆匆画出了草图。这幅草图后来成了他的杰出作品——《流水别墅》。
在《时尚先生》杂志英文版上,新新闻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改装车和定制车文化的文章,足足49页,但这也是一部午夜狂奔的抱佛脚之作,付印前几乎没有编辑过。他的编辑拜伦在面对这堆只能被称作“备忘录”的文稿时,只是简单地删去了开头的“亲爱的拜伦”,换成发表时的标题——《呜!呜!康提色的橘鳞流线型小宝贝疾驰而过》,而一种崭新的新闻类型就这样诞生了。
不过,不需要我多说,你也能知道这种因祸得福的情况有多么罕见。即便是按照你自己的标准,如果一开始你就觉得推迟是个好主意,那么现在你也不会是个拖延者了。
或许有一件事可以让你感觉稍微好一点儿,那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承受拖延之苦。拖延就像人们早上喝咖啡一样普遍。有调查结果显示,约有95%的人承认自己常常会拖延,其中25%的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一种慢性的、决定性的人格特质。
在这个世界上,“停止拖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常见的行动目标之一。拖延如此流行,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关于错过最终期限的最佳借口,也许当属美国幽默作家多萝西·帕克(Dorothy Parker)的那个。
当《纽约客》杂志的编辑问多萝西为什么迟迟不交稿时,她以深沉而忧郁的眼神望着编辑,哀怨地解释说:“因为有人在用我的笔啊!”
当然啦,这还不是所有有关“拖延症”的笑话中最无耻的,其他的我在后边再给你讲吧。
没有哪个职业看上去是对“拖延症”免疫的,但是作家们似乎尤其容易拖延。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常常因为拖延而内疚。才思敏捷的女诗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也承认,她经常“把早上的时间耗费在拖延和忧虑上,直到下午3点左右,才在一片焦虑和狂乱中,一头钻进手稿中”。
新闻广播员们也难逃拖延之苦,看看泰特·科佩尔(Ted Koppel) 是怎么自嘲的:“以前,我爸妈和老师们都快被我拖到最后一分钟的做法弄疯了,不过现在,大家却都为此而深深着迷。”
翻开职业大全,在列表中的每一页都能找到拖延者的影子,从宇航员到圣公会牧师,从X线摄影技师到动物园饲养员。不幸的是,无论从事哪种工作,与他们的同行相比,拖延者都更容易被解雇,或者只能做些兼职的活儿。
虽然Y染色体会让男性稍微更容易拖延一点儿,但其实无论男女都会拖延。如果让100名“重症”拖延者聚到一起,那么他们当中可能会有54位男性,46位女性。也就是说,多出了8名男性没有相匹配的人,要去与他人共同竞争某位女性。
你看,拖延者还是更容易被剩下,是吧?他们更倾向于保持单身,而不是早早结婚。一旦结了婚,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也往往更倾向于拖着不去离婚,只是僵持在分居状态。在承诺方面,他们也往往会推迟着不去结束,一如推迟着不去开始。
年龄也决定着拖延的状况。从小学到退休,越是接近生命大限的人,就越不容易把事情往后拖。在生理上成熟的人,在性格上也更成熟,这倒不足为奇。
虽然这种人口统计学研究很有趣,但并不会有助于鉴定拖延者的心理学特点。的确是有一个核心特点能解释人们为何拖延,但它可能并不是你之前以为的那个。许多人认为,人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完美主义,是因为害怕自己达不到高高在上的标准。这种关于拖延的“完美主义者假说”不仅听上去很合理,还会让你感觉不错。毕竟,完美主义可能还是个让人梦寐以求的特质呢,而这在面试时千篇一律的回答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在最终赢得《飞黄腾达》第一季的主持资格之前,比尔·冉柯斯就被问到了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我的完美主义倾向太严重了,这是个缺点。”这简直就是跟他的面试官说:“完美主义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你一直都在努力。”
可是,“完美主义—拖延假说”并没有那么成功。一项有上万名参与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由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是微不足道的。在开发“接近完美量表”(Almost Perfect Scale)时,咨询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尼(Robert Slaney)发现,“ 与非完美主义者相比,完美主义者更不容易拖延, 这与那些道听途说的文献大相径庭”。我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他的观点:整洁、有序且效率颇高的完美主义者,并不容易磨磨蹭蹭。
那么,人们又是如何相信“完美主义导致了拖延”这种说法的呢?那些出现拖延行为的完美主义者更倾向于向治疗师寻求帮助,因此,他们在关于拖延的临床研究中理所当然地占了多数。与之相反,非完美主义的拖延者以及不拖延的完美主义者,不太可能寻求专业帮助。完美主义者会更有动力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做点儿什么,无论拖延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觉得很糟糕。因此,问题不是出在完美主义那里,而是出在完美主义者的标准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那里。如果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而且正在忍受着由高不可及的标准带来的痛苦,那么,你可能会想做些什么来改善一下,与此同时,你也需要一本书——一本关于拖延的书。
拖延真正的主要来源是什么?30年的调查和数以百计的研究,已经将许多用以预测拖延的人格特征分离出去了,但仍然有一项特征高居榜首。拖延的“阿喀琉斯之踵”终于揭晓了,它就是 冲动性 ,也就是说,是对这一刻失去耐心,期望想得到的现在就能全得到。
对于易冲动的人来说,要 表现出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是很困难的 ,他们无法为了长期的收益而忍受短期的痛苦。
易冲动也 决定了人们对任务焦虑做出回应的方式 。对于那些比较不易冲动的人来说,焦虑通常是一种内在的暗示,提醒人们早早开始工作。然而,对于那些比较容易冲动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对最终期限的焦虑直接导致了拖延。冲动地试图暂时逃避那些引发焦虑的任务,或者把它们从意识中屏蔽掉,这是他们常常采取的两种策略。而如果只从短期角度考虑,这带来的感觉不可谓不美好。
此外,易冲动还 使拖延者缺乏组织能力、容易分心 ,以及正如我同事所说的,忍受着一系列的痛苦:拙于控制冲动、缺乏持续性、缺乏工作纪律、缺乏时间管理技巧,而且无法按部就班地工作。换言之, 对于易冲动的人来说,提前做工作计划很困难,甚至在工作开始之后也难以做计划,他们也很容易分心。 于是,拖延就无可避免地到来了。
这就是拖延。它无处不在,几乎像重力一样普遍,而且同样会产生向下的拉力。从早晨厨房里快要溢出来的垃圾桶,到晚上几乎要空了的牙膏管,拖延都与我们同在。
在下一章,我会带你去了解有关拖延的研究,它们帮我弄明白了人们为何会非理性地推迟各种事情,以及拖延为何会如此普遍。我还会提出并解释拖延公式,这个公式揭示了拖延行为背后的动力学。然后我会告诉你,我是如何获得一个绝好的机会来研究现实世界的拖延现象的。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会描述在人们的心灵中发挥作用的不同要素,并审视拖延对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在我展示给大家的研究中都有好的一面——找到了病因,也就找到了治疗方法。因此,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提升自己的积极性和行动力,也能提升别人的干劲。我希望,拖延可以被缓和下来,而不是被传染开来。
之后,则是督促你把这些已经验证的方法进行整合,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运用。最后一章,是我整理的可以有效帮你克服拖延问题的具体步骤,一步一步地带你学会运用拖延公式,告别拖延。
本书的建议都是有证据支撑的,经过了科学的审查,也用药纯正——这都是自家珍藏的好货,但是,也不要过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