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

(581—907)

白居易雕像

隋朝开皇九年(589),隋文帝灭了南朝的陈国,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这个地名词汇,从此亮相人间。开皇十一年(591),凤凰山依山筑城,建成最早的杭州城。

杭州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618年唐王朝建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把中国分成10个道,玄宗时又分成15个道,浙江被分在了江南道。“道”是根据山川形势设定的唐代新区划,玄宗时设置了江南东道和西道,东道管辖19个州,其中10个州在浙江版图,杭州亦在其中。“浙江”作为行政区的名称,也是在唐肃宗统治的年代——758年时确立的。

唐代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叫刺史。7世纪中叶时,中国有358个州府,杭州位列其中。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

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时期,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时期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唐代江南,一些今天视为文化符号的词汇,在那时纷纷应运而生。诸如“西湖”这个如今已经世界闻名的名称,正是此时诞生的。彼时的人文意象如乱花纷纷迷人眼,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安史之乱前,文人墨客向往着江南仙景,安史之乱以后,遍地衣冠尽向南,孕育出一系列生动多彩的人文画面。

唐代的杭州,已经熏陶出了本地风物的神韵,诗画的江南、风雅的州治、梦幻的仙山、肃穆的佛像、悠远的寺钟、渐逝的帆船……唐代给杭州的人文定下了基调,自然中有人,人中有自然,就这样,杭州在大自然赋予的事物中,深深刻下了人的手印…… 8i9r5PcIVBo4JHDGu7NrkPfMfY1+x0T1I7oMiHSn7XUZdN4oXQ/12kfFsYDYbN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