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隐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90%以上姓孙,是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龙门长约400米的卵石古街不可不去。古巷里清风如水,街上的卵石被岁月滋润得很温婉,两旁的店铺依稀可见古时的招牌,小店里的光线都很暗淡,旧式的算盘、盛着糖果的玻璃瓶,还有红红的二踢脚,都搁在高大沉重的老式木制柜台上。店主人懒散地躺在摇椅上,随着收音机咿咿呀呀哼着老戏。三五个瘦削的老人,神情闲淡地坐在拐角处的一块光滑冰凉的条石上。
孙氏一门自古多豪杰,东吴大帝孙权驰骋疆场、平定江南、经略台湾,成就一代霸业。上溯春秋时,写就《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至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与龙门孙氏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厚重的家族史,凝聚成龙门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铿锵的祭文声中跪拜的是每一个晚辈,屹立的是诸如“十八评事”孙祁、工部主事孙坤、长葛县令孙濡、“七县首富”孙潮、“山西第一廉吏”孙衔、巾帼英烈孙晓梅……这般动天地,泣鬼神的铮铮志士,是他们构成了龙门有血有肉的历史。
深长的弄巷,幽静的庭院,构成了龙门的基本单元。数百幢明清古建筑密匝匝地立于古镇,由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巷道串联着,宛若迷宫。这或许就是孙氏家族有意而为的深不可测的意境,也把防御意识融入了寻常的生活。一个宏大的防御设施中留存着东吴尚武的基因。而在深巷的那端,幽居之所,却是别有洞天,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在五彩缤纷地上演,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有滋有味。
农历九月初一,是龙门古镇传统的庙会。相传,从北宋就有此活动,流传至今也已近千年历史了。龙门自孙权十九世孙劻子忠始迁龙门后,生长子孙治、次子孙洽。孙洽,入仕宋,为秘书省校郎中。孙洽生的儿子孙余庆,仕宋为承事郎。孙余庆的儿子孙生裕,当了宋的朝散大夫。孙裕生孙景纯,宋元祐三年考取进士,任右学士。自洽至景纯的四代中,都在朝为官,代代有人才。
为不忘祖宗,光耀门第,孙洽在晚年设想建造祭拜祖宗的香火祠和家庙,经过族内祖孙三代商量后,决定在村的西南,(现孙氏宗祠)东面选择了一块地建造了一座香火祠,名为“孙处士祠”以纪念祖先钟公。
孙洽百年后,孙余庆也已到晚年,为实现父亲遗愿,与儿子孙裕和孙子孙景纯商量后,决定在石塔山(古称水口山)下的大路旁建造一座家庙,为纪念祖先种瓜积德而出天子,就取名“荫功天子庙”,建成以后余庆故世,孙裕安葬好父亲后,择日开庙。
此时,孙景纯已在朝为官,他不忘祖先遗训,查到吴大帝于九月迁都建业(今南京)立帝,又不忘太祖和祖父为此操劳而故世,他们也都是九月所生,所以就定为农历九月初一为开庙之日。这就是龙门庙会的来由。
到明代永乐年间至嘉靖年间,龙门孙氏后裔迅速繁衍,成为富春望族,为了每年有经费搞祭祖和庙会活动,建立了祭会,富有人家自愿捐田并参加祭会,会田由本会会员轮流耕种,每年收入全部用于庙会,会社家底越来越丰厚,每年九月初一前邀集会员宴会后,商量请戏班子,修桥铺路造凉亭,捐助本族孤老残疾等筹备工作。
明永乐至嘉靖年间各种会社已发展到百数。龙门的盛大庙会,古时有三处以上祠堂和庙宇日夜演戏,人们拜菩萨、拜祖宗,大办宴席,大做善事。族人遍邀亲朋好友,倾其所有,热情招待。方圆百里各地商贩纷纷前来赶集。古镇街道人山人海,富春江两岸,以此为最。
文台粉条是龙门镇的特色美食。相传孙坚(孙权的父亲,字文台)17岁那年在钱唐打击海贼时,天大旱,众将士饥渴难耐。孙坚遂命居在山间的农户准备粮食。农户家贫,家中只有地瓜、粉条,便混在一起煮熟之后供孙坚和部下食用。众人品尝之后,觉得异常鲜美。此时,忽然风起云涌,顷刻大雨倾盆,大旱天气顿减。自此,钱唐、富阳有食用粉条的习俗,以求风调雨顺。
孙权的母亲吴国太一生节俭持家,教子有方,而且她还擅长烧各种各样的家常菜,“国太豆腐”相传就是由她捡了地上的毛豆制作出来的。这道菜用陈年猪脚炖豆腐,文火煨,酥香醇厚鲜嫩可口。
千百年来,龙门古镇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众多居住院落,墙檐相连,房廊纵横,卵石铺砌的长弄密如蛛网,成了古建筑专家、学者和旅游者觅古探幽的亮点。进入古镇,东西莫辨,尤入迷宫。相传,古镇整体布局是根据孙武后裔及吴大帝子孙的众多兵家以迷魂阵的格局所建造。古镇除了老街以外,都为长弄小巷,外人入内,走着走着认为到顶,转个弯又是长弄通道,再转个弯也可能又回到老地方。古镇历尽沧桑迷宫般的构建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