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赤壁大战后,曹魏对东吴拥有的长江天险一直畏惧三分,但东吴想吃掉曹魏也绝无可能。当蜀国频频劳师、无功而返之时,东吴却将它的一艘艘大船驶向大海。其中一路水军,就驶向了台湾。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民间往来由来已久,但作为东吴政权对台湾的开发,却是从孙权开始的。230年,孙权派遣了他的大将卫温和诸葛直,率领将士万人,登上巨大的船队,从大陆横渡海峡,直抵台湾,开始了东吴对台湾的远征。

远征从东吴出发,和一个外国商人的来华分不开。226年,有一个名叫秦论的古罗马商人,从越南来到了东吴,并拜见了孙权。而在此之前,《后汉书》已经记载了台湾与会稽的关系。这些历史记载,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三国时的南方海路,是以东吴为主要通道的,而史籍上有关台湾的记载,也是从会稽与台湾的通航中首先开始的。我们知道,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统一问题,是我们民族当今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说到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孙权的功绩是彪炳千秋的。

当时孙权的兵力不过十万人,他竟然派出一万人的兵力去探寻台湾,可见其远见谋略。当时他的大将陆逊和全琮都反对他那么做,但孙权不动摇。那年孙权已经48岁了,应该是幻想渐灭、更趋务实的中年男子。但在台湾问题上,他却表现出了少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他打造上百条大船,准备了一应物件,就浩浩荡荡出发了。船队进发将近一年,才到达台湾。在那里因为水土不服,军中将士死亡者十之八九,这才带着岛上的数千名土著台湾人,一起回到大陆。

在台湾岛上,今人发现了一种古代石砖,和东吴出土的古砖十分接近。学者们论证说:这种砖的发现,与其说是由于当时台湾与大陆之间进行经济交换的结果,毋宁说是这次远征所遗留下来的物证。远征对台湾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推动,就是加快了台湾先民们从石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的步伐。而对大陆人而言,则是对台湾加深了了解,并有助于大陆人对台湾的开发。

《台湾府志》至今还记载着唐代杭州诗人施肩吾一千多年前率领族人东渡台湾安家的事情,他在台湾写过一首送客诗《赠友人归武林》: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

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这首诗说明,唐朝时,台湾的船只已经和我们杭州相通,可以直接到武林了。可见孙权对台湾的首倡开发,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前边提到的那个古罗马商人秦论,看来给孙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海外的消息,正是从秦论处打听来的。孙权听了秦论的话,不是先怀疑,而是相当兴奋地开阔了自己的思路,这种对外开放的态度,应该说是进步的。他派了手下大将,乘着大船,向北去了辽东半岛,向南去了南洋诸国,去了柬埔寨,去了越南,去了印度,这些国家的使者也随之回访东吴。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孙权对内对外的不同态度。对内,他无心与曹、刘做更多的相争;对外,他却注意去拓展种种关系,并对疆土尽心尽力地开发。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政治心胸和气度,应该体现在这里。直到今天,这种开放的精神,一直作为传统被浙江人保留下来。

在这幅斗智斗勇的历史画卷里,江东儿郎孙仲谋无疑唱了一台精彩的正剧。但即便有如此的政治才能,也抗不住时代的大潮,更架不住昏庸接班人的误国治理。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但孙仲谋的儿孙们却很不怎么样。252年,孙权71岁那年,一个晚期君王身上的种种弊病已经显示出来,好在那时候他的生命戛然而止,他的后代孙亮、孙休、孙皓先后继位。这时,一个王朝的气数已将尽,让人叫绝的君王英气也不再遗传到后辈的血液中,吴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日趋分裂,280年,孙皓在建业向西晋投降——东吴就此消亡。

东吴随风而逝,但东吴帝国奠定的基础尽在,以后的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的君王们,才有可能把家一个个安在江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才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才由此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而杭州,这孙吴的故乡,从此也就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vGrqVo0XF28g1KDL1YfxzxwLle2nm1B2+/oSa2vv1b7cgkkFMgDjHmnkUeqXvd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