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让工匠精神融入职业规划

能够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来从事工作,这样不管你从事哪种工作,都会分外享受。

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

——秋山利辉

推荐阅读:《匠人精神》

荐语

“工匠精神”是时下的一个热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但曾几何时,“大工厂”“机械化”“流水线”才是先进的代名词,工业化创造了其他时代所无法想象的财富。传统意义的工匠是什么?机械、重复、不需要多少文化的工作,多少影视作品里的木匠、铁匠、棉花匠莫不是辛苦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

但《匠人精神》颠覆了这种印记。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位居全球第一。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这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工匠精神。与其说那些优秀的百年老店传承的是一门技艺,不如说它们首先传承的是工匠的气质——沉着、坚持、精益求精的心性。

在日本,这样的工匠精神比比皆是:《入殓师》中的葬仪师,能把各色人等的遗体打扮得如同在睡觉一样;神户的冈野信雄,能把任何污损、破烂的旧书修复如新;若林克彦研制出永不松动的螺丝打败了大公司,成为日本新干线的供应商。他们的成功已经超越了技艺层面,被更多地赋予了精神层面的意义。他们用一生的时间,用十几代人的投入只做一件事,焉能不精!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业传奇人物秋山利辉的大作,其创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等。秋山先生强调“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的大道。他创立了一套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则——匠人须知30条,帮助我们有效磨炼心性和品格,为社会各界所推崇。

工匠的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一流的匠人,必有一流的心性

工匠精神是什么?大多数人可能会说严谨、细致、执着,其实远不止于此。秋山利辉先生认为,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孝心。如果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对得起父母,让父母感到骄傲,你才会极致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我们的古圣先贤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什么是君子的“本”呢?一是“发心”,解决“为何”的问题;二是“愿力”,解决“如何”的问题。我们对自己发心去做的正确事情,无论如何都能无怨无悔地坚持。发心怎么教?磨炼心性,以孝育人。秋山利辉先生其实是在用伦理治理工厂,这类似于我国古代提倡的“以孝治天下”。他在带徒弟的过程中,95%的时间都在教做人,只有5%的时间在教技术。而这95%的做人决定了你能否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

匠人独特的研修制度

“秋山木工”制定了一套长达八年的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想要成为家具工匠的人,必须在秋山学校完成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培养学徒成为工匠的心性和基本生活习惯。只有结束一年的见习期的人,才有可能被录用为正式学徒,然后开始为期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经过四年的淬炼,只有在技术和心性上成熟的人,才被认定为工匠,可以独当一面。成为工匠三年之后,八年期满,学徒离开。

秋山利辉没有要求学徒留下来替他打工,也不认为徒弟是他的私有财产。他把徒弟视为传承日本木工文化的一颗颗种子,他希望这些徒弟走向世界各地,让大家了解手工业的美好之处。他坚信手工打造的艺术品一样的家具在世界依然会有市场。秋山利辉说:“如果一直待在我的手下,他们终究只能在秋山木工一展身手,而我的任务是培养能造福社会的匠人。他们必须为大家提供能使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代的真正家具,所以我不能让他们充当自己的分身为我工作。”秋山利辉没有传统的门派之见,他鼓励学徒离开后自己创业或者去别的木工厂学习,因为他当年就是在不同的木工厂学习,收获了不同的技艺。他的目标是将木工的精神和手艺发扬光大。

秋山木工的10条规则

进入秋山木工学习的人,首先需要学习以下10条重要规则,这10条规则决定了匠人精神是如何传承和贯彻的。

1.每一个人都要能够说出完整的自我介绍

所有人都被要求在1分钟之内准确地做自我介绍,不仅要介绍“叫什么,从哪儿来”,还要介绍“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目标是什么”。这不同于一般的自我介绍,除了个人基本信息,还有个人的目标和愿景。每当你做自我介绍时,其实都在强化自己的愿景。

2.被秋山学校录取的学徒,无论男女,一律剃光头

剃光头是为了让学徒们抛开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木工的学习中。

3.禁止使用手机,只许书信联系

秋山利辉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会用书信表达感情,他就不能做出有感情的产品。当我们习惯用微信中的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后,整个人都变得不那么细腻了。

4.每年只有两次共10天假期可以回家,分别是8月盂兰盆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和春节

离家之后,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父母有多么不易,更好地感念父母之恩。

5.禁止接受父母汇寄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秋山利辉带徒弟非但不收费,反而发工钱,因为他认为徒弟同时也是他的工人,需要支付酬劳。既然学徒有收入,那么就不得向父母要钱。添置任何工具,小到凿子、铁锤、标尺,都需要自己赚钱购买,只有这样,才会格外珍惜。

6.研修期间,绝对禁止谈恋爱

恋爱过的人大概都能明白那种精神恍惚、思之若狂的情感,让人无法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所以谈恋爱是绝对禁止的。

7.早晨从跑步开始

每天晨跑15分钟,既锻炼身体,又振作精神。秋山利辉已经超过70岁高龄,依然每天与学徒一起晨跑。

8.大家一起做饭,禁止挑食

木工需要配合,所以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做饭正好是促进大家沟通的一种方式。而挑食的人往往也会挑工作、挑合作伙伴,一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匠。

9.工作之前先扫除

工作之前需要打扫工作现场,同时还要打扫邻里的街道,把周围的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周遭环境的整洁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当自尊水平提高后,一个人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积极地去实现这些要求。

我曾经去合肥的海尔公司讲课,洗衣机厂的厂长带我去生产现场参观。进厂前,他递给我一双白手套,说:“樊老师,您戴上这双白手套,随便挑选一台机器,只要把白手套摸脏了,就算我们管理不力!”我们想象中的工厂虽不至于“脏乱差”,但毕竟是工业机器,怎么可能用雪白的手套去摸都不会脏呢?但海尔的那个洗衣机厂就是能做到这一点,并且他们的白手套被挂在工厂门口,随时等待检验。

10.朝会上,齐声高喊“匠人须知30条”

一个工匠从入厂到离开,几乎要喊上万遍匠人须知。因为除了每天的朝会,师父还会突击检查,当有人来参观交流时,也需要流利背诵。这样反复朗诵,是为了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让这些标准渗透到潜意识中。真正的高手,出手时都是下意识的,不需要也容不得思考,比如古龙小说中的“小李飞刀,例无虚发”、日本剑圣宫本武藏说的“决胜在刀鞘之内”,以及运动员在攻击和防卫时的动作。当优秀工匠的习惯融入血液之中,遇到困难和突发事件,自然也处变不惊了。

匠人须知30条

“匠人须知30条”浓缩了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之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也是一脉相承的。每一条须知的前半句都是“进入作业场所前”,这句话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把工作视为一件“神圣之事”。比如,我准备讲书,坐在摄像机前需要提醒自己;你准备和客户谈判,进入客户办公室前需要提醒自己;清洁工进入打扫的场所前需要提醒自己;理发师走到客户身边,拿起工具时需要提醒自己……

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好坏,与见面瞬间的打招呼有关。一个能够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的人,也一定能够热情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客户的好感。所以,要想成为一流匠人,第一步便是要充满活力地大声与人打招呼,赢得客户的好感。如果最初做不好也不要紧,全力以赴地练习一个月,直到能够热情地、充满自信地与客户打招呼为止。

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联络、报告、协商是一个工匠的基本行为要求:当你对一个问题把握不准的时候,可以请教一下师兄或师父,这叫联络;告诉师父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询问师父“您看这个事怎么办”,这叫报告;与客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叫协商。联络、报告、协商可以帮助你明确职责,判断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这不是简单地对自己训练,而是明确怎样在团队中合作。

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是一个开朗的人

职场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被斥责、被批评,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工作效率就必然受到影响。所以,保持头脑简单,开朗一点,不要瞻前顾后,试着放下自尊和矜持,让自己“变傻”一点,听别人说话,看别人做事,培养自己的钝感力(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即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不那么敏感,这样我们才能带着感恩的心,以笑脸回应对方。

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

秋山利辉说:“那些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多半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总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为别人着想的人,是不可能关心客户的。”

我有一次去车站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饭,一进去就感觉饭馆所有的服务人员都只关心一件事,就是试图让我离开。周围没有其他饭馆,我只好硬着头皮点餐,问了好几种菜品,服务员冷冷地说:“这个没有,那个也没了,只有套餐。”没办法,只好点一个套餐,问大概多长时间,服务员说:“半个小时,你能等吗?”既然没有别的选择,那就等吧。于是先交钱,等了十来分钟,饭好了。我正吃着饭,服务员开始把旁边的凳子架到桌子上,一边架一边说:“你上那边吃去吧,这边我要拖地。”你能想象我正吃着饭,桌子上架满了凳子,然后脚下开始拖地的状况吗?关键是,那时才傍晚7点,正是饭点,我硬是忍住脾气把饭吃完了,但内心真是焦躁啊!当时我就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这本关于工匠精神的书。

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能够正确听懂别人的话

如果一个工匠没听明白客户的要求,就贸然行动,必然会事倍功半。有的人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并且自以为是地下定论,不等对方说完就说“我知道”,往往曲解了客户的意图。如果一个工匠清楚地明白客户的需求,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惊喜,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我曾经见过几位优秀的设计师,有的是设计服装的,有的是设计珠宝的,无一例外的是,和他们聊天令人神清气爽、意犹未尽。因为他们特别善于体察客户的需求,并且尊重客户的选择,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让客户满意。

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让态度诚恳的人服务,还是态度恶劣的人服务?如果你是上司,你愿意带和蔼可亲的人,还是面色紧绷的人去各种重要场合应酬?答案不言而喻。

用亲切的态度面对客户,如果对方满意,自然会成为回头客。而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工作伙伴,大家的凝聚力就会提高,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成果。如此一来,工作自然就能不断精进。

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有责任心的人,不仅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对客户负责,甚至还会对社会负责。这种责任心可以让我们集中心力工作,面对困难坚韧不拔,遇到问题主动面对。我希望大家 能够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来从事工作,这样不管你从事哪种工作,都会分外享受。

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回应的人

在与他人交谈的时候,需要明确地做出回应,比如“是的”“可以”。要知道,在日本回答“是”都非常果断,他们很少说“差不多”“凑合吧”。很好的回应也能够让对方更愿意与你进一步沟通,明确他的需求,这样才能避免错误发生,准确无误地制作产品。

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没有关怀他人之心,就无法成为好工匠。一个能够设身处地、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他的工作必然能够打动人心。

1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秋山利辉自己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徒弟的坐姿不好,他要管;徒弟吃相不好,他也要管。他认为“爱管闲事”不是件坏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才可怕。你有没有听过“这事不归我管,你找×××”这样的话?一定有。如果是客户被敷衍,他一定火冒三丈,认为对方是在踢皮球,再想挽回,就难上加难了。

公司中总有一些灰色地带界限不明,如果有人能“管点闲事”,多做一点或是多问一句,工作立刻就会顺利很多,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家有个亲戚是一位优秀的保险销售员,业绩做到全陕西省第一名,相当了得。她有次下班时看见一位客户在大厅骂骂咧咧:“你们保险公司都是骗子……”这其实跟她没关系,但她还是主动上前询问:“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不满意?您可以跟我说说。”客户没好气地说:“你是干吗的?”她说:“我就是您骂的这家公司的,我不是领导,但是我想让您知道我们不是骗子,所以看看能不能帮您解决问题。”客户一听,脾气也缓和下来。接着,她帮客户解决了理赔的问题。没想到过了几天,客户找到她,居然主动购买了100万元的保险。

《重新定义公司》介绍了谷歌公司的一条理念——精英是没有地盘意识的,与秋山利辉的想法如出一辙。“爱管闲事”的人,都有一颗“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心,自然能够成长得更快,收获自然也更多。

1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这里的“执着”不同于佛教中的“执念”,更类似于“精进”,对事情“不放弃”,努力做到“更好”。每逢盂兰盆节,徒弟们都回家了,偌大的工厂就剩下秋山利辉一个人。他把木料收集起来,开始发挥自己的创意。有一次他打造了一张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桌子,等到徒弟们回来,非常诧异,大家都在猜这用的是什么工艺,实在太奇特了。所以,执着就是不断精进,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好。

1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一个随意迟到或者找各种借口迟到的人,一定不会成为优秀的工匠。有时间观念的人会信守承诺,合理地安排时间,在约定时间之内达成要求,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如果一个人以两倍的速度学习,就能在一年内获得两年的成长。

1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

工具配备得整齐完善,就可以马上投入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工具是帮助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伙伴,收拾整齐是对它们表达感谢的方式。中国宋明理学强调“诚”字。你对凿子或锤子有没有诚意?当你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这些工具的时候,你就做到了“格物致知”,也表明了你的工作态度。

1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

收拾打扫是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直接影响到下次工作的展开。这不仅是为了找东西方便,还代表着一种态度。比如理发师的工具包、医生的手术器具、修理师傅的工具箱,客户会依此来评定你是否专业。

1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

“明白自身立场”就是要在工作中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扮演什么角色就唱什么戏。师父的立场,如同战场上的将军,发号施令,统筹全局。而工匠的立场就是迅速、正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人的立场有很多种,只有不断地思考自己所处的立场,才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愿,进而明白自己该怎么做,然后付诸行动。

《论语》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说的是,孔子要到卫国为政,子路问他最先做什么。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觉得没这个必要。孔子表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政令就很难施行。所以我们 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所处的 立场,明白自己的职责。

1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秋山利辉小时候学习很差,体育也不好,几乎一无所长。他16岁开始当学徒,之所以可以成为日本最有名的工匠之一,是因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坚持学习,从不自我贬损。

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想到,生而为人来到世上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每个人往前追溯10代到约300年前,会有1024位祖先,其中只要少了任何一人,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所以我们是带着多么幸运的基因诞生的,是多么独特的存在。我们必须带着积极思考的能力前行。

1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心怀感激,是工匠的基础,即使遭遇挫折,感恩也能让我们变得谦虚。能对所有事物心怀感恩的人,必然是能持续成长的人。

1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

秋山木工的工匠和学员,每个人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胸前绣着自己的工房名和姓名。他们每次去拜访客户的时候,必须准备一双白袜子,在进门时换上。商务场合很少穿白袜子,因为不好搭配衣服,但他们为什么选择白色的袜子呢?因为安全。白色袜子醒目,可以帮助分辨脚所站的地方,避免踩到异物而受伤。除此之外,白色也代表干净和自信,高档餐厅的桌布、高档酒店的床单也会选择用白色。

1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我曾遇到过一位课程助理,让我印象深刻,他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棒的课程助理。我讲课时通常不需要助理帮忙,所以他在一边旁听。课程结束后他告诉我,我的排版不够专业,所以他帮忙把所有的课件重排了一遍,连个别错字也顺手改好了。排完之后,他把新的文件拷贝给我,同时打印了一份纸稿,方便我阅读和复印。这简直太让人感动了,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他。

所谓“助人”,是指在看出对方需要什么之后,预先采取行动,提供对方需要的帮助。当别人要求你时才采取行动,是下下策;别人做什么,你也跟着做,是中策;别人没有要求,你就能提前意识到并采取行动,是上上策。

2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

如果善用工具能够达到如臂使指的境界,那么优秀的作品自然指日可待。但要达到善用工具的境界,需要不停地训练,而且要不断突破你的舒适区。

2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

这条在秋山木工的10条规则中介绍过,就是在介绍自己时能同时说出自己的目标、愿景,甚至价值观。

2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感”的人

对一名工匠来说,带着荣誉感做事很重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客户感受你的喜悦和自豪。比如,工匠向客户交货时,可以夸夸自己制作的家具:“我们做的家具使用的是××地方产的××木材,为了让家具和摆放空间协调,我们花费了不少心思。”当你与所有人分享自豪感时,你的工作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2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

秋山利辉的工厂,氛围开放,大家对于工作经常探讨,每个人都会分享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我,我会……”对于遇到的问题,大家有商有量,共同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好好发表意见”不是“指手画脚”,而是提出建设性意见。什么叫建设性意见?你打开GPS导航就能感觉到,全是建设性意见:“前方请右转”“前方请掉头”“您已偏航,重新规划路线,前方200米请掉头”……它永远都在帮你做下一个重要的决定。

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总监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马云做任何决策的时候,我都保证这个决策更正确。”CEO的决策并不总是对的,讨论和建议都是在决策做出之前的工作。一旦决策做出后,她不是反对或者质疑,而是努力让这件事情向更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建设性工作。

2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

秋山利辉在服务完每一位客户后都会给他写一封信,而且经常与老客户写信保持沟通,写信是能够给人带来好感的一种方式。

我做读书会需要审阅大量的图书,然后挑选适合的讲给大家。很多人都会主动向我推荐图书,有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对我的影响很大。她每次寄书时都会写一封信,夹在书中一同寄来,她推荐的图书我也会格外关注。慢慢地,我会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当你的文字带着真情实感,它会比千篇一律的问候,更能打动人心。

2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这个规则听起来比较令人费解,秋山利辉是这样解释的:“厕所和心灵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东西,如果不保持清洁的话,就一定会出现麻烦。”世人只知心灵高洁、厕所污臭,却不知高洁可以从污臭中来,通过洗刷最脏的场所,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智。

2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

美国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曾说过:“你在电话这端是否微笑,对方是能够听见的。”人的听觉是很敏感的,即使只听声音,也知道对方是严肃以对还是微笑回应。另外,需要简明易懂地表达自己,避免使用模糊的字眼,回答一定要具体。

2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

索尼曾经有一个招聘怪招,把前来应聘的新人集合到大厅吃饭,老板在二楼暗中观察,但凡吃饭慢的,直接淘汰,不允许再进入下一轮测试。这简直匪夷所思,因为从健康角度来讲,吃饭就是应该细嚼慢咽。但是,日本工匠的工作常常需要集体配合,所以工作和吃饭都要在一起,只要有一个人吃饭慢了,就会影响所有人的工作。所以,工匠精神提倡“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这也是对他人的尊敬。

2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

大家是否发现,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往往都是资源最贫乏的地方。比如日本,我们称之为“弹丸之地”,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都不丰富。穷则思变,日本人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善,所以日本也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花钱太多,意味着资源太丰富,反而让你忘记在工艺上改良,所以工匠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

2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

这是带有行业特色的一项要求,因为秋山利辉认为,一流的工匠需要快速算出产品所需的材料、时间、人工等。“会打算盘”一方面可以帮助计算,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一双巧手也是工匠不可或缺的。

3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秋山木工的学徒每人会发一个大大的素描本,每天训练后都需要写工作报告。报告需要记录成功,也要记录失败,通过前辈审阅后写的评语,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大约一两个月就能攒够一本笔记,寄回给父母,也要求父母写上鼓励的话。你能想象父母看见原来不那么听话的孩子写的一整本厚厚的笔记时的感觉吗?鼓励的话语可想而知,而学徒需要在晨会中大声朗读这些话。一个孩子大半年无法回家见父母,他们几乎是一边哭一边读,肩负父母的期许,带着对父母的感激,怎能不精进!

以上30条规则,1/3与沟通有关,剩下的大部分与尊重、习惯、磨砺心性相关,直接与技术相关的,只有第13条和第20条。这就是秋山利辉为什么说,“95%的时间都在教做人,只有5%的时间在教技术”。

“匠人精神”不仅仅适用于木工,还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无论在哪个行业,要想成为一流的人才,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积累知识,才能成就卓越。

一流匠人的成长之路

要想成为一流工匠,必须经历“守、破、离”三个阶段。

“守” ,就是跟随师父学习,模仿作为工匠所具备的一切要素,忠实、全力地吸收师父所传授的知识。我认识一位知名编剧,他刚刚入行的时候摸不着门路,于是想到用“看着电影说剧本”的方式来训练自己。他把所有能想到的优秀电影都找来,看着电影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如此反复,久而久之,他越来越能摸清优秀电影的亮点。这就是“守”,是“破”的基础。

“破” ,就是在全部吸收师父传授的知识,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后,在既定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离” ,指的是从师父那里脱离出来,开创自己新境界的阶段,就像在秋山木工,工匠从第九年开始独立,寻求新的突破。

结语

我们都知道,一流的产品必然源自一流的人才。要想成为一流的人才,必然要有一流的心性。而一流的心性是怎样磨砺而成的?不是靠苦练技艺,也不是靠翻阅书本,而是从打招呼、扫厕所、熟练使用工具等琐碎点滴磨砺而成的。谁能想到决定一流产品、一流人才、一流心性的竟然是平日生活和工作的细节修炼。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这样的道理。因此,不必对“高大上”抱以羡畏之心,如果你能从小事、俗事、平常事做起,秉承工匠精神,你也一样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0bhZAvt3541khKzIL1YNdn73BDLQPIZWFnKqWl7uxQRbT96cecfmz3Xo74bLKl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