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军事机密会议

希特勒为了消除将领们对西线作战的疑虑,增强其信心,提高其大战前的高昂士气,于11月23日召开了国防军事机密会议,就当前面临的形势和目标发表了长篇演说。这是一次对主要军事将领们所做的秘密的精神讲话,是希特勒所有秘密精神讲话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一次。

希特勒一开始便说:“这次会议的宗旨是让你们了解一下我的思想境界,因为这支配着我对未来事态发展的态度。另外,我还要把我的决定告诉你们。”他在与会人数不多的会议上,口若悬河,肆无忌惮,异常露骨,使人清楚地看到了他那想象力丰富然而极不正常的脑袋里的一切思想活动的轮廓。

在谈到早年自己的奋斗时,希特勒自信满满地说:“我对于历史事态的可能发展有着清楚的了解,对于做出无情的决定有着坚定的意志……作为最终决定性的因素,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我是不可代替的。没有一个军人或是文官能够代替我。谋刺我的阴谋以后可能还会有。我对自己的才智和决断能力是深信不疑的……没有一个人取得过像我这样的成就……在我的领导下,德国人民的地位空前提高了,即使现在全世界都在恨我们……国家的命运全在我一个人身上,我自然当仁不让。”

希特勒愤怒地斥责将领们在他做出“果断决定”要退出国联、宣布征兵制、占领莱茵兰、在莱茵兰设防及吞并奥地利时不该表现怀疑和动摇。他说:“那时候,相信我的人非常少。”希特勒在叙述他的“辉煌”业绩时,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暴露无遗:

我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我不能仅仅满足于取得苏台德日耳曼人区,这只不过是局部的解决办法而已。按照我的计划,我顺理成章地做出了向波希米亚进军的决定。随着“保护国”的建立,成功征服波兰就有很好的保障。不过,那个时候我还不是非常明确,是先征服了东方,回过头征服西方;还是先征服西方,然后再来收拾东方。鉴于局势发展的刻不容缓,我最终决定还是征服波兰。可能有人指责我,说我总是打来打去。然而,我认为战斗是我们的命运。不管是谁只要他不甘心失败,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战斗。

我们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我奋斗的目标是,让我国人口的数目和所需的生存空间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这就是我要进行战斗的出发点。任何民族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只有卑躬屈膝,逐渐衰亡下去……在这个时候,妄图通过外交上的所谓高超谋略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刀剑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力量战斗的民族退出历史舞台是迟早的事。

希特勒说,包括俾斯麦和毛奇在内的过去那些德国领导人的毛病是“不够坚强,唯有在有利的时机对一个国家发动有效的进攻才能解决问题”。由于认识不到这一点,结果1914年的战争“多面受敌,因而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希特勒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今天,第二幕戏正在编排。67年来我们第一次避免了两线作战……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局面能够维持多久……从根本上来说,我把武装力量组织起来,并不是为了养兵不用。我一直有决心要发动攻击。”

想到目前单线作战的好处时,希特勒提到了苏联,“就目前来说,苏联对我们还没有什么危险。它已经由于许多内部问题而被削弱了。况且,我们同苏联还有条约,但是,条约只有在它们还能为某种目的服务的时候才会遵守。苏联也只有在认为这个条约对其有利的时候才会遵守它……苏联抱有长远的目标,特别是加强它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地位。我们只有在西线腾出手来才能对付苏联。”

说完苏联问题,希特勒提起了意大利和美国,他说,至于意大利,一切取决于墨索里尼,“他一旦死去,情况就可能全盘改变……正如斯大林死了一样,意大利领袖一旦死亡则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危险。一个政治家是很容易遭到不测的,最近我对这一点有亲身体会”。美国由于有中立法,所以目前对德国来说还没有构成威胁,同时它对盟国的援助是有限的。然而,时间对敌人有利。“目前是一个好机会。再过6个月就可能不再如此了。”

说到这里,希特勒强调指出:“我的决心是不可改变的。我要尽快在最有利的时机进攻法国和英国。破坏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并没有多大关系。在我们取得胜利后,将不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了。关于破坏中立的行为,我们是不会提出1914年那样笨拙的借口的。”

说起西线,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西线的进攻意味着“世界大战的结束,而不仅仅是一个作战行动,它所关系的不是某一个单独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西线问题讲完后,希特勒发表了鼓舞人心的结束语:“我们历代伟人的精神一定会鼓舞我们勇往直前。命运要求于我们的,并不比对德国历代伟人所要求的更多。只要我活着,我所想到的将只是我国人民的胜利。我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我将消灭一切反对我的人,我要消灭我的敌人!”

希特勒的这次演说有着异常的魔力,几乎所有在座的将领都不相信德国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会取得胜利,但是没有一个站出来表示怀疑,也没有一个人起来质问进攻比利时和荷兰是否违反道德,尽管这两个国家的中立和边界曾得到德国的庄严保证。据当时在场的某些将领说,希特勒对陆军高级将领和参谋总部里存在的消极情绪的批评,比上面所说的要厉害得多。

总之,希特勒的这次演说尽管激情澎湃,天花乱坠,却没能使他的将领们增加多少信心。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同大多数高级将领一样,仍然不相信德军的兵力和新式武器占有压倒性优势,他们担心进攻西线会导致巨大的风险。然而,他们无力阻止希特勒的狂热行为。 Wbo2/nqK30XPob0IXsDvp4jrFW29sudLohAFy7Ph2gbAdBJkV6cZpISP+ZDqqp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