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谨慎中冒险

随着波兰落入希特勒之手,战争的乌云开始由东线的波兰压向西线,压向德国的西邻法国。这些危机的降临,迫使驻守在没有防御工事地段的法军指挥官加紧修筑工事。就这样,漫长的法德边界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与整个防线极不相称的小型工事。法军总司令甘末林被西方人士称为“世界第一流职业军人”,他拟定了一项击败德军的绝密计划。甘末林的计划是:在现代化战争中,现代化武器致使防御比进攻处于15∶1的有利地位。甘末林认为,在法国边境修建一条由钢铁堡垒组成的“长城”,并配备现代化火力网,不管敌人投入多少兵力来攻,最终都将倒在枪林弹雨中。

法国军界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曾提出过一些质疑。他们说:“马奇诺防线的确坚不可摧,不过似乎太短了些,从瑞士到阿尔卑斯山起,在法德边界只修了100多英里。然而,从隆古庸到比利时的边界,如此开阔平坦的地带却没有修,其长度跟马奇诺防线相差无几。1914年,德军就是在这一地带攻入比利时,进而攻入法国的。难保这次他们不会绕过马奇诺防线,再次沿着这一地带进攻。”

这些被日后证明非常重要的意见,却没有引起自以为是的甘末林和其他法国领导人的重视。甘末林的追随者极力为他们的偶像辩护:“把防线继续向前修,一直穿过比利时,这当然好。可是,比利时人不同意,他们宁愿保持中立而不敢得罪德国人。当然,在法比边境也可以接着修马奇诺防线,但必须穿过长达210公里的重要工业区,这对工业的影响太大了。再说,延长防线的费用将是天文数字,这些边境地区的地下水位太高,不利于修筑坑道,政府再也不能承受如此庞大的开支了。另外,民众天天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战争狂人希特勒上台后,继续修马奇诺防线势必会刺激到他,从而使其不假思索地马上进攻我国。”

甘末林,这个被西方人士称为“世界第一流职业军人”的法军总司令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picture

甘末林

甘末林,全名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1872年9月20日出生,1893年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和参谋学院。一战期间,因参与制订马恩河战役的作战计划,而在法国军界名声大振。1926—1928年,出任法国驻叙利亚军队司令,成功镇压了叙利亚起义。1930年,历任法国陆军总参谋长、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部总参谋长等职。1930年9月3日,升任法国陆军总司令兼英国远征军指挥。二战期间,甘末林兼任西线盟军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法军过于依赖马奇诺防线,结果导致战败。战败后,他主张向德国投降。1940年5月,甘末林被撤职。1943年被押解至德国,投入集中营。1945年,甘末林获释。从此,他开始写回忆录,著有《服役》《马恩河交战中的机动与胜利》等书。1958年4月16日去世。

那些有识之士的金玉良言被甘末林束之高阁,法国终究没能把马奇诺防线彻底修完,而是采纳了甘末林的计划:一旦发生战争,军队将部署在未修筑工事的法比边境一带,与20万比利时军队会合,建立庞大的防御阵地,固守马斯河防线。因为在现代化战争中处于防御地位具有很大的优势,德军一旦发动进攻,必将遭受法比盟军的沉重打击。

与法国人被动防御策略不同,德国人却是咄咄逼人。希特勒征服西欧之心早已有之。1939年,鉴于英法与波兰之间的盟国协定,希特勒在一次国防会议上,对他的高级将领们分析道,要占领荷兰和比利时,击败法国,为对英作战奠定基础。目前德军须集中精力对付波兰,希特勒尚无暇进攻西欧。进攻波兰期间,希特勒指示德军在西线要慎重行事,尽量采取守势,目的是避免双线作战。为此,希特勒于1939年8月31日签署了第1号作战指令,其中关于西线方面的内容摘选如下:

在西线,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让英国和法国单方面承担挑起战争的责任。对于侵犯边界的小规模活动,暂以局部行动对付。

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等中立国,由于我们给予过保证,所以一定要予以尊重。

未经我的同意,不得在陆上任何一个地点越过德国西部边界。这同样适用于海上的一切战争或可解释为战争的行动。

空军的防御措施,目前仅限于无条件拦截敌人对德国边境发动空袭。在拦截单机和小编队敌机时,要尽可能长时间地尊重中立国的边界。只有在英国和法国出动强大攻击编队飞越中立国领空进攻德国而西部的对空防御不再有保障时,方可在中立国上空实施拦截。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西方敌对国侵犯第三国中立地区的情况,应毫不迟延地随时向国防军统帅部报告。

假如英法两国对德宣战,国防军西线部队的任务是,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为结束对波兰作战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个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的武装力量及其军事经济资源。无论何时何种情况,我拥有下达进攻命令的唯一权力。

陆军坚守西线壁垒,随时做好准备阻止(西方国家在侵犯比利时或荷兰领土的情况下)从北面包抄西线壁垒。一旦法国军队进入卢森堡,立即炸毁边界上的桥梁。

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对英国进行经济战。为了扩大效果,可以考虑宣布危险区。海军总司令部要提出报告,说明哪些海域适于宣布为危险区以及危险区的范围。至于公告的内容可与外交部协商拟订,最后呈报国防军统帅部,由我批准。另外,还要防止敌军进入波罗的海。为达此目的,是否以水雷封锁波罗的海通道,具体由海军总司令决定。

空军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英国和法国空军袭击德国陆军和德国的生存空间。对英作战时,空军应破坏其海上补给线,摧毁其军事工业,阻止其向法国运送兵力。一定要抓住有利战机,对密集的英国舰队特别是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实施有效的打击。至于对伦敦的空袭,则由我决定。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希特勒对西线特别是英法采取行动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希望德波战争期间,英法能够保持观望态度。后来,事态的发展一如希特勒所料,英法两国军队静静地坐在坚固的防御工事里等候德国完全征服波兰。要知道,由瑞士的巴塞尔到德国卢森堡边界的正面长达400公里,而由那里到韦瑟尔西北的莱茵河还有250公里的距离。在这一拉得很长的正面进行防御的是由德军冯·勒布上将指挥的西方集团军群(辖8个基干师和25个后备师)。无论从技术装备,还是从战斗训练,这个集团军群的战斗力都不是很充分的,他们甚至没有坦克兵团。德军兵力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由多尔曼上将指挥的第七集团军沿着巴塞尔到卡尔斯鲁厄这一段的莱茵河部署;由维茨莱本上将指挥的第一集团军占领莱茵河至卢森堡边界的西方壁垒;由伦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A战役集群,则部署在韦瑟尔以南、德国与各中立国之间的边界上。

正如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的那样:“自从慕尼黑危机以来,德国的实力虽然已有巨大的增加,但是在波兰被征服之前,德国最高统帅部对于他们在西线的局势仍然非常焦虑,只是希特勒的专断权力和坚决意志以及由于他的政治判断得到证实而产生的威望,才怂恿或迫使将军们冒他们认为不应该冒的风险。” nVtcs6s6Rk1tcB0M2QXJ7poChWH49pFsH1EQpwRolzJZOpTd9U9RYL+vGOmN/D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