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超豪华防线

面对希特勒强悍的钢铁战车,虚弱的波兰不堪一击,顷刻间化为齑粉。在纳粹德国疯狂蹂躏波兰的同一时刻,西线却是静悄悄一片“祥和”之气。法国号称波兰最忠实的盟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盟友悲惨地被肢解,非但没有果断出击,反而躲在世界上最坚固的掩体里,葡萄美酒夜光杯地欣赏着巴黎美女曼妙的舞姿。

东线战场炮火连天,西线战场陈兵百万,却没有发生什么战事,甚至连枪炮声都听不到。正如一位英国将军所说:“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是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堂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

对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可是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对于法国军队的做法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在1939年8月14日的日记中分析了一旦德国进攻波兰时西线方面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他认为法国“多半不会”采取攻势。他相信法国绝不会不顾比利时人的意愿借道比利时出兵。他的结论是,法国会继续采取守势。于是,当9月7日波兰军队败局已定时,哈尔德便开始忙于制订德军西调的计划。

两天后,希特勒发出第3号作战指令,命令做好准备,将陆军和空军部队从波兰调往西线,但不一定开打。指令规定:“如果认为东线陆军和空中攻击部队的部分兵力对于完成这种任务和保卫已占领地区来说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就可以将其调往西线。在波兰空军的力量不断被削弱的情况下,除当前已采取的措施外,可以进一步抽调防空兵力对付我们的西方对手。”

法德两个相邻大国之间的战争由来已久,旧恨未去,又添新仇。法国位于西欧,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总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三分之二。

法国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2700公里,陆地线2800公里,内河线195公里。高卢人早在公元前就在这片土地上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团占领高卢。500年后,法兰克人占领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789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成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48年2月,法国爆发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国。1852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总统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1871年9月,法国成立第三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法国军队的盲目进攻导致法国人伤亡惨重。一战后,为了避免战争,永远不让法国成为战场,开始谨慎地保护人力资源,避免发动伤亡惨重的军事进攻。与1914年相比,1939年的法国军队人数缩减了30万。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法国对即将爆发的西线战事的第一反应是加强防御。为此,法国人开始大规模兴建防御工事,并对依赖重炮保护的法军重新部署。他们对防御战略的深信不疑体现在他们认为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马奇诺防线的兴建中。

从1919年开始,法国国防部便开始研究边境工程防御问题。1925年,国防部制订了构筑独立堡垒地域配系计划。1927年,计划先在法国东北边境修建梅斯、劳特尔和贝耳福3个堡垒区域,1928年正式施工。

德国扩军备战的消息传来,法国民众强烈呼吁加强边境防御力量。1929年12月,马奇诺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他提议,1930年法国国会以多数票通过在法国东北边境修建堡垒防线的巨额拨款。于是,马奇诺防线开始全线施工,直到1936年才算完工。马奇诺防线耗资60亿法郎,于是这个工程浩大的防线便以它的倡导者、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

1935年,希特勒派兵占领了萨尔区,1936年又吞并了莱茵兰。1937年,法国不得不从马奇诺防线北端,沿整个法国-比利时边境直至北海边缘又修建了一条达拉第防线。达拉第防线是以当时的国防部长达拉第的名字命名的。同时,又对马奇诺防线进行了加固,工程一直持续到1940年5月德军闪击法国为止。

被法国人誉为铜墙铁壁的马奇诺防线从隆吉永至贝耳福长达390公里,连接梅斯堡垒地域、萨尔地域、劳特尔堡垒地域、下莱茵堡垒地域和贝耳福堡垒等地域。防线由纵深4~14公里的保障地带和纵深6~8公里的主要防御地带组成。

整个马奇诺防线最坚固的地段是梅斯和劳特尔。萨尔地域遍布江河和沼泽地,1935年以后开始修建,该地段防御最为薄弱。下莱茵堡垒地域有个天然屏障,即莱茵河、罗讷河。在莱茵河沿岸地区,修建了大量射击工事。在梅斯和劳特尔堡垒地域的一些重要地段修建了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环形防御工事群。地上由装甲和钢筋混凝土组成机枪和火炮工事群,地下多达几层。地下工事拥有指挥所、休息室、储藏室、弹药库、救护站、电站、通风室等。工事之间均有通道连接,甚至可以通电车。射击工事里的武器由军事专家精心设计。

马奇诺防线共修永久工事约5800个,平均每公里正面达15个工事。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300毫米,可抗420毫米炮弹两发直接命中。

另外,还修建了大量的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并埋设了大量地雷。防线上遍布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许多地段还修建了通电铁丝网。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电力提供能源,拥有从厨房酒窖到牙医设备、从监狱到太平间在内的所有设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相当于一座小城镇,拥有独立的水井、食物供应和发电设备,能够独立生存3个月。

在一战中,法国官兵曾受过毒气侵害,于是在修建马奇诺防线的时候,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防护,法军可以用通风过滤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炮手作战时非常安全,不需要直接观察目标,而是由地面观测员用潜望镜观测,再用电话通知炮手。

法国人构筑的大型地下防御工事四通八达,指挥所和生活区之间由许多长长的通道相连,可以抵达装备着加农炮、迫击炮和机枪的任何一处地堡。在大的地堡里装备大量武器,加农炮装在自动升降的钢铁炮塔里,炮塔固定在圆形钢铁转台上。平时地面上仅露出钢制的圆顶,作战的时候钢顶迅速上升2英尺,一对炮管便露了出来,可以自由旋转方向进行炮击。每一个加农炮塔内,围绕塔壁,绘有田野的地貌实景,方便炮手将射击的目标形象化。法国军事专家们事先计算了每一门火炮控制下的每一平方码,并依次设定了它们的坐标。

在大型地下防御工事入口处,增加了47毫米反坦克炮,修建了反坦克堑壕,必须穿过上面的钢吊桥才能进入入口。通过7吨重的钢门,还要经过长达3英里的水泥通道,才能到达118英尺的深度。一旦爆发战争,800多名战士三班倒,就像在超大型潜艇上一样。如果战争时需要狙击步兵,可以用悬在头顶上的轨道将坦克炮收回,一挺先进的机枪就冒了出来。马奇诺防线的很多机枪下拥有升降凸轮,使得机枪火力能够覆盖更大的火力控制区,射出去的子弹保持离地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德军侦察人员渗透机枪火力来到工事外墙,类似滑槽油筒的手榴弹发射器就能将德军轻易消灭。一旦德军冲入大门,进入地下通道,便会被工事内的地堡机枪轻易射杀。即使大量德军越过这座地堡,只要指挥室一按按钮,就能引爆整个地下工事。即使引爆地下工事还没有消灭德军,法军士兵也可以立即从秘密出口撤离,通过一个很小的通道,来到一个垂直的出口。每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一个紧急出口:130英尺长的阶梯垂直到达地面,洞口处有特别好的伪装。一旦德军发现了洞口,必定会攻入洞内。法国专家们早已考虑到这一点。德军打开洞盖,会看到一座墓穴。令人惊讶的是,墓穴的深度是正常的两倍,上面是真正的坟墓,铺设了钢门。钢门中部是紧急出口,从里面拉动杠杆,钢门自动打开,坟墓迅速下降,战士们就迅速出现在地面上了。

经过无数专家的无数次论证,马奇诺防线被攻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也有一些法国民众不无担心地说:“假如德军从后面发起攻击,那么便会轻松地占领防线,因为防线的炮口是向前的。”不过,这种担心很快便销声匿迹:防线的大型火炮可以360度旋转,可以攻击来自任何方向的威胁。为此,一些德国军官曾回忆说,德军士兵在靠近马奇诺防线时像兔子一样逃窜。在大型火炮群和机枪的火力网覆盖下,只要有任何车辆和士兵落入射程内,均会灰飞烟灭。

马奇诺防线的工程究竟庞大到何种程度?举个例子来说吧,仅仅建造比奇附近的一处大型地下工事,就雇佣了2000名劳工,夜以继日地苦干了几年。德军在马奇诺防线进行了多次侦察。防线经过法比边界的阿登森林的南部。法国总参谋部认为,阿登森林和莱茵河一样是安全的。1934年,一些法国国防部的高级军官在视察马奇诺防线时说:“阿登森林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危险。”

过了阿登森林,就是比利时边境,直至英吉利海峡。这段防线,法军没有认真修筑工事。

法军认为盟国比利时是一处很好的缓冲带,能够为法军至少争取8天的时间来组织防御力量。这个结论是根据德军步兵的推进速度推算出来的,然而这些自以为聪明的法国人忽略了德军装甲部队的惊人速度。 nIMufyJDjg9nZDNlLmTH+BzPuq2vVTCleXuRlT8y8SGbjkApembQ5q3ZJUjtp8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