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都在“演戏”

社会主义的苏联与长期以来政治上视为假想敌、宣传上痛骂为法西斯的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确实令苏联在政治上颇感尴尬。在同希特勒德国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政治、外交对立之后“化敌为友”,的确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正如后来斯大林所说,苏联政府在被德国劈头盖脸地骂了6年以后,不能一夜之间把一项苏德友好宣言拿到人民面前。

当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于23日飞抵莫斯科时,全城竟然找不到一面可以用来欢迎德国外长的旗帜,最后还是在一家正在拍摄反纳粹电影的制片厂里找到了“道具”。苏联的广大党员不理解为什么同纳粹德国签订友好协定。

如果苏联同英法签订旨在制止纳粹德国侵略的协定,肯定比同纳粹德国签署条约更能得到国内进步力量的欢迎,也更能为国内人民所理解。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与英法签订条约的可能,英法两国对于谈判毫无诚意,而单独面对帝国主义列强是斯大林最不愿看到的。应该说是英法将苏联推到了纳粹德国这边。在签订条约的当天,里宾特洛甫对他的同僚说:“今天签署了不列颠帝国的死刑判决书,并使我们有可能填上执行判决的日期。”

英法两国本想把祸水引向东方的苏联,却不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更有意思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公布时,参加英法苏三国军事谈判的英国和法国代表团依然在莫斯科兢兢业业地忙碌着。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经发表就震惊了全世界。意大利和西班牙公开表示反对;日本反对的呼声更高,因为日本正在中蒙边境与苏军作战;英国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十分恼火,扬言要派间谍刺杀希特勒;苏联在条约签署后,赢得了短暂的和平。如果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会受到德、意、日的两面夹攻。斯大林曾对丘吉尔说过,他在1939年夏天时决定苏联不能被英法骗到单独对德国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去。如果同英法结成同盟的希望无法实现的话,为什么不联合德国呢?丘吉尔不得不承认:“苏联与德国做交易固然令人反感,但是在当时是最有利于苏联的。斯大林优先考虑的是苏联的战略安全。”

斯大林心中明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早晚有一天会被希特勒丢进垃圾桶。战争只是被暂时推迟,根本无法避免。

希特勒与苏联政府达成交易后,担心苏联不会出兵波兰。德军开始进入波兰两天后,希特勒就开始催促苏联出兵。对于苏德两国为什么能够联合在一起,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认为,虽然苏德两国瓜分波兰的和约正式签字,但苏德之间有着深仇大恨,这种仇恨绝难消除。丘吉尔准备从大局出发,依然将苏联视为可以团结的盟友,计划与苏联联手共同遏制德国的强大攻势。

picture

德国闪击波兰

其实,希特勒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苏联,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他说:“这是同我们必须掐死的魔鬼订立的条约。”他常对属下说:“条约只有在其符合目的时才会得到履行。”他企盼有朝一日将条约撕碎,然后挥戈东进,统率一支钢铁大军踏平苏联。东征是希特勒一生最大的梦想,就像当年的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皇帝,当然结果不能像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9月3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就致电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建议苏军进驻波兰东部地区。莫洛托夫回复里宾特洛甫:“苏联出兵波兰的时机还没有到。”不过,他郑重警告,即使德军先到了那里,仍然要遵守条约秘密条款中的分界线。可见,斯大林对德军的势力是有所怀疑的,他认为德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消灭波兰军队。当德军攻到华沙城下的情报传到莫斯科后,莫洛托夫马上通知德国外交部,苏联将在几天后出兵波兰。

9月18日5时40分,苏联红军将领科瓦廖夫指挥白俄罗斯方面军、铁木辛哥指挥乌克兰方面军,共7个集团军约40个师,越过1000多公里的苏波边界进入波兰。苏联红军突然进入波兰东部地区给德军带来很多麻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苏德两国将顺着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瓜分波兰。当苏军进入波兰后,立即通知德军撤出波兰东部地区。当时,一些德军部队正在波兰东部地区忙着消灭波兰剩下的部队。如果这时撤离,波兰军队会趁机撤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

苏军的突然行动带来的另一个难题是,苏德双方的士兵相互开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亡。这样的事件相对来说较少,德军的撤退是有秩序的行动。不过,对驻守波兰南部的德军第十四集团军来说,执行撤退命令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难度,因为该集团军正肩负着阻挡波军涌入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任务。

9月19日,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在发给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莫洛托夫暗示,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已经放弃了原先允许一个残存的波兰存在的意图,现在想以皮西亚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为界分割波兰。苏联政府希望立即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

9月25日晚上,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召见德国大使舒伦堡,两人谈了很长时间。会谈结束后,舒伦堡向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报告了他与斯大林会谈的情况:“斯大林认为留下独立的波兰是错误的选择。在他看来,最好自分界线以东的领土直到布格河的整个华沙归德国所有。作为交换,德国放弃立陶宛。如果德国同意的话,苏联将根据1939年8月23日达成的议定书,开始处理波罗的海地区问题,希望德国能在这方面给予支持。”

9月26日18时,里宾特洛甫来到莫斯科。他的这次莫斯科之行,目的是想让斯大林作些让步。里宾特洛甫认为,德国在这次战争中是主导力量,苏联只不过趁机捡了个大便宜。斯大林亲自参加谈判,会谈从晚上10点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最后,斯大林提出两个方案:第1个方案是,根据原先的协定来划分波兰,立陶宛划归德国;第2个方案是,立陶宛划归苏联,苏联则让给德国更多的波兰领土,包括卢布林省和华沙,波兰领土大部分归德国。斯大林提出,残余的波兰国家会在苏德两国之间制造摩擦,如果希特勒接受他的条件,苏联会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议定书处理波罗的海的问题。

9月28日上午,里宾特洛甫给希特勒发了一封长电报,请示是否可以选择斯大林提出的第2个方案,希特勒表示同意。当天,德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称已经“最终解决了波兰国家解体后所引起的问题”,“从而为东欧的持久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声明指出,两国政府共同表示相信,结束德国和两个西欧国家(英法)之间的战争状态,这将真正有利于各国人民。

9月29日凌晨5时,根据斯大林提出的第2个方案,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在协议上签了字。签字仪式结束后,里宾特洛甫问斯大林:“斯大林先生,苏联是否愿意与德国结盟?”斯大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我不允许德国变弱。”

回到柏林后,里宾特洛甫马上到帝国总理府向希特勒汇报这次莫斯科之行的情况。希特勒对里宾特洛甫说:“我之所以把立陶宛让给苏联,是因为我想让斯大林明白,德国是真心实意与苏联达成谅解的。” yRATLpSV5CznGE8kPN9u66VI8TyQNeIByn7QX3FDhN3r2QEl0elKxxRQTomseJ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