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首次大规模坦克战

6月23日上午,德军第五十六装甲军在西德维纳河以南129公里处,切断了道加夫皮耳斯——考纳斯公路。在这条公路沿线,少量苏军装甲部队与炮兵连顽强地抗击着入侵者,以掩护主力后撤。

德第十八集团军所属第三十八军第二九一师34小时穿插推进了71公里,包围了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利耶帕亚城。第十八集团军各部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步行60多公里经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进入拉脱维亚。同时,第十六集团军攻克了考纳斯。

利耶帕亚海军基地,在沙皇时代就是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20世纪初,沙俄海军部对该海军基地的取舍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最终仍然选在这里。该海军基地在陆上无险可守,枯水期出海必须通过一条狭长的渠道。一战时期,沙俄军队曾被迫抛弃该海军基地。

在离边境如此近的利耶帕亚是否有必要建立主要海军基地,同样在苏联海军内部引起了争论。许多人认为,在波罗的海东岸和里加湾可以建立更安全的基地。如果只从海战与基地配置情况考虑,可以在利耶帕亚建立海军基地,不过没必要建主要海军基地。

利耶帕亚位于拉脱维亚西部波罗的海沿岸,是拉脱维亚第三大城市和重要不冻港,原称利巴瓦,该城始建于1625年。1893年,沙俄在这里建造军港,是波罗的海南岸的铁路枢纽和重要港口、渔业中心,拥有18世纪的教堂等古迹。

二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更新了装备,补充了新型舰艇、潜艇和飞机,改装了战列舰,建立了海军航空兵、岸防部队和防空部队。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封锁了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袭击了芬兰的基地和舰队,并支援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

picture

二战德国坦克战

6月23日这一天,与德军装甲部队发生大规模激战的是苏军第三军坦克第二师,该师装备约20辆KV重型坦克和少量的T-34坦克,以及80辆BT快速坦克。

苏军第三军坦克第二师与德军第四十一装甲军第六装甲师在杜比萨河桥头堡的拉塞尼埃村爆发了坦克战。双方共300多辆坦克在狭窄的村子里进行了苏德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坦克战。

德军第六装甲师是在轻装师基础上组建的,师长兰德格拉夫。在入侵法国的战役中,第六装甲师成功翻越了被认为坦克无法通过的阿登森林,绕过了法军的马奇诺防线。在侵苏战争开始时,第六装甲师的主力坦克第十一团辖3个坦克营(第一、第二、第六十五坦克营),装备了245辆坦克,其中装备IV型坦克20辆,IT-35型坦克160辆,其他为Ⅱ号坦克和装甲指挥车。另外,该师麾下还拥有2个满员的摩托化步兵团第一一四团、第四团和1个摩托化炮兵团第七十六团。

德军第六装甲师与苏军坦克第二师在坦克在数量上处于2∶1的优势。但在坦克质量上,德军坦克则比不上苏军拥有的厚重装甲的坦克。

当苏军坦克向德军扑来时,德军的坦克炮和38毫米反坦克炮只能把苏军的BT快速坦克击毁。当这些德军火炮在50米—100米距离轰击KV重型坦克时,虽然将苏军坦克的装甲板打得火花四溅,却无法穿透正面的装甲。

有一次,苏军一辆KV重型坦克开到距离德军不到100米时,德军的一辆坦克开炮射击,炮弹击中了这辆坦克,巨大的爆炸使KV坦克剧烈地摇晃。出人意料的是,这辆KV坦克竟然能奇迹般地再次动了起来,并将刚才射击它的坦克摧毁。德军装甲部队官兵被苏军新式坦克所震撼,40辆德军坦克和18门火炮很快被苏军装甲部队摧毁。

德军第四十一装甲军第一装甲师也碰到了类似情况。该师坦克在距苏军KV重型坦克800米远处轰击,对其不起任何作用。在距离拉近至50米—100米时,德军坦克发射的炮弹却被KV重型坦克的装甲弹回来,竟造成德军装甲部队的伤亡。更令人恐怖的是,有1辆KV重型坦克遭到德军的围攻,前后中弹达70多发,竟然还能开火还击,甚至有的KV重型坦克追着撞击德军坦克。

苏军的坦克尽管具有质量上的优势,但他们的装甲部队之间不能做到有效协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正在作战的苏联坦克手看不清坦克指挥官手里的信号小旗。无线电设备的缺乏使苏军坦克无法组织起像德军那样的坦克群。苏军只能把装甲部队分成一个个小坦克群,在宽大的正面战场作战。

与此相反,德军第四十一装甲军的坦克的装甲虽然没有苏军的坚固,但他们却能充分利用通信、训练和经验等优势,巧妙运用各兵种兵力进行紧密的协同作战。其中,德军的摩托化重型高炮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用打飞机的高射炮对付苏军重型坦克。打飞机的高射炮是56倍口径88毫米高射炮,德军的炮手们用它们平射苏军重型坦克。这种高射炮可在500米内击穿93毫米的装甲,1000米内击穿82毫米的装甲。

在德军高射炮弹的攻击下,一辆辆厚重的苏军KV重型坦克被摧毁,这些钢铁巨兽很快变为一堆废铁。同时,德军坦克开始对准KV重型坦克的履带进行攻击。而一些德军步兵则爬上苏军坦克,用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将其摧毁。德军的密切配合令苏军指挥官们感到震惊。

6月24日,德军北方集团军攻克维尔纽斯,苏军在考纳斯、陶格夫匹尔斯方向失去了掩护。这一天,是坦克战最激烈的一天,苏军西北方面军反击尤为顽强而激烈。苏军坦克第二师遭受重创,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苏联坦克,师长索连京于6月26日为国捐躯。尽管苏军的反攻失败了,但争夺杜比萨河桥头堡的战斗仍在进行。同日,德军占领了利耶帕亚以北的波罗的海沿岸。

6月24—25日,苏军第二坦克师残存的1辆KV-2重型坦克堵在桥头,挡住了德第六装甲师的后勤交通线。与KV-1型坦克相比,KV-2型坦克装有1门大口径M-10型152毫米榴弹炮。这种大口径的火炮是为了摧毁敌方防御工事而设计的。该辆坦克的炮塔特别巨大,车体行动不便,外形看起来像个滑稽的公共厕所。

德第六装甲师为了“搬开”这辆堵在桥头的苏军坦克,派来大量坦克,结果该坦克打得德军落荒而逃。后来,德军又调来了一个配有50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兵连和2门88毫米高射炮。没想到,德军的这个反坦克炮连竟被苏军这辆坦克“怪兽”给歼灭了。

德军第六装甲师一怒之下派来了工兵爆破组,且动用了105毫米榴弹炮。最终,这辆苏联坦克“怪兽”被多达50辆的德军坦克和1门88毫米高射炮联合摧毁。然而,德军在这辆苏军坦克的打击下,损失了7辆坦克、1个反坦克连、1门88毫米高射炮及全部炮手,另有4辆半履带车以及12辆卡车。这辆苏军坦克成功地阻滞了德军第六装甲师两天的行动。

在苏军步兵第九师的掩护下,苏第十二军坦克第二十三师的1个坦克团继续反攻。德军反坦克部队和第一航空队联手重创了这支苏军装甲部队。黄昏时分,苏军坦克团60%的坦克被德军的反坦克炮和轰炸机摧毁。苏军坦克第二十三师只得向东北方向败退。

6月25日,苏军坦克第二十八师终于领到了燃油。在师长切尔尼霍夫斯基的指挥下,开始发起反攻。当时的战场形势对苏军十分不利,各路反攻部队都被击溃。二十八师独自反攻,在进攻中被德军的反坦克炮和轰炸机摧毁了大量坦克。仅在当天进行的一次长达4小时的坦克战中,该师就损失了48辆坦克。师长切尔尼霍夫斯基只好下令撤退。

至此,苏军西北方面军装甲部队的反攻彻底失败了。苏军损失大量坦克和其他重武器,仅德军第四十一装甲军就击毁了苏军180辆坦克,其中包括29辆KV重型坦克。至7月1日止,德军空军第一航空队的飞机摧毁了250辆苏军坦克。第四十一装甲军获胜后,立刻向西德维纳河的克鲁斯特皮尔斯扑去。 9RXnJqeBXw5/iZkjdS44d1k5INwHU2RYUi52C69AsLkWwSa+NQ0/8p+MjQJbwy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