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疯狂到无以复加

10月7日,希特勒顾不上吃饭,立即以最高统帅的名义签署了一项命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不能接受莫斯科投降,主动投降也不予接受。部队也不要进入莫斯科,只对其实施包围,用炮击和轰炸予以毁灭。”

希特勒认为在冬季来临前仅占领苏联首都远远不够,要求北方集团军群同时占领列宁格勒,在北面与芬兰军队会师,继续向前推进,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他还要求南方集团军群同时清扫黑海沿岸,拿下罗斯托夫,夺取迈高普油田,向伏尔加河岸的斯大林格勒进军,以切断斯大林与高加索地区的联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向希特勒解释,这样做意味着要越过第聂伯河做560公里的长途奔袭,部队的左翼将完全暴露给敌人。希特勒对他说,南线苏军现在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了。龙德施泰特对于希特勒可笑的命令只能仰天长叹,不久后前线的态势果然与希特勒的估计完全相反。

为迎合希特勒不切实际的野心,纳粹德国《人民观察家报》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一幅莫斯科州大地图,声言德意志第三帝国每一个忠实的臣民现在可以每天早晨用铅笔亲手标出,到莫斯科还剩下多少公里。

10月8日,德军攻占了莫斯科南面的重镇奥廖尔,希特勒派他的新闻发布官奥托·狄特里希乘飞机回到柏林。次日,狄特里希对世界各大报纸的新闻记者说,由守卫莫斯科的铁木辛哥元帅率领的苏联最后一支完整的部队,已被德军围困在莫斯科城下设下的两个钢铁包围圈中;布琼尼元帅的南方部队已经溃散;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六七十个师已被包围在列宁格勒。他最后得意扬扬地说:“如此看来,苏联已经完蛋了,英国人期待两线作战的美梦也已破灭。”

10月13日,德军向被合围在维亚济马附近的苏联两个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发起最后攻势,战斗很快结束。次日,德军在布良斯克南北合围了苏军,战斗于23日结束。部分苏军突出包围圈,其中有些人回到原来的部队,有些则留在后方参加了游击队,被俘的人不计其数。据德国公布的材料显示,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两个战役中,俘虏苏军66.3万人,包括3位集团军司令,并摧毁了苏军大量坦克和火炮。

德军挟两个战役之威,气势汹汹地向莫斯科方向挺进。

这一天,希特勒和他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首次讨论了纳粹德国对统一后的欧洲的基本设想。用餐时,希特勒透露说,他考虑把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瑞典和芬兰的经济专家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讲清楚苏联是他们安置多余人口的所在地,而且是他们所需全部原料的来源。希特勒越说越兴奋,开始手舞足蹈起来:“我认为,他们打着白旗跑到我们阵营里来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同一天,希特勒还向他的经济部长瓦尔特·丰克畅谈了他的经济构想:“修几条运河,把和黑海、第聂伯河相连的多瑙河、莱茵河和奥得河连起来,所有的欧洲人都可以参加到这项工程中来。”显然,希特勒指的是对苏联殖民地的开发,人人可以以一种形式或另一种形式参与欧洲经济。他还说:“欧洲政治中心随着新的经济组织诞生也会发生变动,英国只会变成一个大荷兰。看来,欧洲大陆要恢复生机了。”

10月17日,希特勒与他的私人医生托特和劳动力专员沙克尔一起进餐。希特勒对两个亲信说他要像美国人当年开拓西方殖民地那样开发东方。他滔滔不绝地说:“必须把原计划扩充一下。为了扩大工程,在其后的20年内,我将动用这300万俘虏。干线必须穿过最优美的风景区,在大河穿过的地方,一定要兴建几个德国城市,作为德国武装部队、警察、政府和党的领导机关所在地。沿公路要建设德国农庄,用不了多久,单调的草原将会完全改观。10年后,那里会有400万德国人定居,20年后至少会有1000万。居民不仅来自帝国,更主要的来自美洲,还有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荷兰以及弗兰德斯的。欧洲其他地区在开发苏联荒原方面也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便有的苏联城市战后尚存,德国人也绝不在那儿落脚。当然,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自然不会存在了,让这些城市在远离公路的地方继续过愚昧的生活吧!我必须把苏联‘这块大蛋糕’分得使德国能够支配它、统治它并适当地剥削它。”

说到这里,希特勒话锋一转:“我既不打算为当地人兴办教育,也不打算为他们谋取福利。这些人只需要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识别公路上的路标就足够了。我还要让乌克兰人明白,一个月不用洗两次澡,只洗一次就行,这就是他们的‘自由’。作为元首,经过冷静考虑后,我要在那儿建立新政权,斯拉夫人的想法不会使我有丝毫动摇。今天吃德国面包的人,对于易北河东边的粮仓在12世纪是用武力收复的事实,绝不会有什么情绪。在东线战场,我们正在重复美国人征服美洲的行动。由于气候的原因,我们不能冒险越过克里米亚向南推进。”

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被希特勒描绘的光辉前景陶醉了,他喋喋不休地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蠃得了战争,完全赢得了战争!”

后来,海军元帅约雷尔在一次谈话中说,“这种戏剧性的军事态势刺激了希特勒的心,那天他连饭都没吃,尽管还有主宾希姆莱在场,那天是希姆莱41岁生日。从驻莫斯科外交人员的密码电报中监听到的消息也给人一种遐想:战争结束的日子不远了。

“土耳其大使说,苏联的伤亡数以万计。苏联政府已安排外国使馆和政府机关撤离莫斯科,前往古比雪夫。城里人心动荡和混乱不堪,不少百姓已逃向乌拉尔山……”

德国陆军军需总监爱德华·瓦格纳更是大言不惭地叫嚣:“现在我们的大军如潮水般滚滚向前,直扑莫斯科。苏联最后垮台就在眼前,今晚克里姆林宫里的人就要卷起行李走人了。现在重要的是装甲兵攻占各自的目标。战略目标就要确定下来啦,那会使你目瞪口呆的——莫斯科东边!我想,到那时战争就会结束,敌人的整个制度也许随之垮台,这样我们就可以同英国作战了。我总是对元首的军事判断力惊叹不已。这次又是他进行了干预,而且人人都承认,他的干预在军事行动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迄今为止,他没有一次判断失误,南方的重大胜利应归功于他一个人!”

与柏林极度陶醉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莫斯科的氛围越来越紧张。克里姆林宫被低矮的云层包围,显得越发凝重巍峨。斯大林站在高高的拱形窗前,浓浓的眉毛拧作一团,细长的眼睑微闭着。

莫斯科的形势严峻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德军的装甲兵团和机械化兵团将莫斯科附近的苏军重重包围,德军飞机不时在莫斯科上空轰炸。隆隆的爆炸声时不时传入耳际,德军的大炮很快就要打到克里姆林宫了。斯大林心急如焚:“怎么才能摆脱困境,谁来扭转战局呢?”

斯大林陷入深思。

而此刻,希特勒的战车裹挟着黄沙隆隆驶来,一场猛烈异常的“台风”正向莫斯科刮来,克里姆林宫雄伟的建筑能抵挡住如此强劲的风势吗? OhOOAFIRaeofywonLDCVxmptodMGEkDJtab4YV9lb2ktmjQ3wiSZwtMSHotFub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