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巨头密会

1942年11月初,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八集团军在阿拉曼大败老对手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与此同时,巴顿将军指挥美军西线特遣队在北非成功登陆。随后,美英盟军占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夺取突尼斯,一路势如破竹。

1943年春,艾森豪威尔和“血胆将军”巴顿率领的美军与亚历山大和“沙漠之鼠”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密切配合,彻底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沙漠之狐”无奈回国,曾经不可一世的“非洲军团”从此荡然无存。

此时,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同盟国倾斜,盟军完成了对德意轴心国的包围,接下来的行动是登陆欧洲大陆,向德意本土推进,而登陆欧洲大陆的前提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登陆点。盟军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将登陆地点定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西西里岛,地中海最大的岛屿,属意大利管辖,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整个岛屿呈三角形,面积25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多万。西西里岛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200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高处是埃德纳火山。岛上西北角为巴勒莫港、东北角为墨西拿港,与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里亚市只有一条狭窄的墨西拿海峡相隔,东南角有锡腊库扎港。整个岛屿易守难攻。

1943年年初,当罗斯福和丘吉尔决定不在年内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后,便决定利用驻北非的军队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目的是消灭轴心国在岛上的海空力量,让盟军舰只自由通过地中海,将独裁者墨索里尼赶下台,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当英军在阿拉曼大败隆美尔、美军一路杀向突尼斯时,英国首相丘吉尔踌躇满志,打算为盟军制定今后的战略方针,于是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去一封电报,邀其进行会晤,共商大计。罗斯福觉得应邀请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免得让人觉得同盟国之间不够团结。然而,此时苏联红军正将德国重兵围于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因军务在身,婉言谢绝了。

罗斯福和丘吉尔对此颇感失望,随即商议了会晤地点。罗斯福提出,美国总统不能远离美国,也不能去英国,不过可以去美军驻扎的地区,如冰岛和北非。冰岛此时正逢隆冬,冰天雪地,终日雾气蒙蒙,飞行的风险太高。于是,二人最终选择了四季如春的摩洛哥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为了安全起见,二人一致要求这次会议必须严格保密。为此,罗斯福对外称“将军”,丘吉尔则称“P先生”。

1月12日,丘吉尔乘一架美制C-46型运输机离开伦敦,穿过大西洋黑漆漆的夜空,于当晚抵达卡萨布兰卡。卡萨布兰卡当局为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提供了安静的住所。为了安全起见,丘吉尔将守卫换成自己的保安部队。这位首相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和庞德还有另外两名参谋在岩崖和海滩上做了几次愉快的散步。惊涛拍岸,卷起巨浪,让人难以相信竟会有人从海上登上滩头。没有一天是风平浪静的,高达45米的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巨大的岩崖。难怪有那么多登陆舰艇和小艇连同士兵被弄翻了呢。”

丘吉尔的这段描述既反映了他本人在战争期间由于该地环境迷人而产生的一种愉快心情,也表明了两个多月前美军在卡萨布兰卡的登陆作战确非易事。

在遥远的大西洋另一头,罗斯福于1月9日乘专列离开华盛顿,先到巴尔的摩,然后南下到达佛罗里达的迈阿密。从迈阿密登上飞往非洲的专机。罗斯福从1932年以后再也没有坐过飞机,但他对这次长途旅行非常满意。

1月14日下午,罗斯福的专机抵达卡萨布兰卡机场。此时,丘吉尔已在这个城市住了两天。罗斯福到达卡萨布兰卡的当天即在安法兵营举行参谋长联席会议。所谓参谋长联席会议,是根据英美两国的协议于1941年12月建立的最高军事领导组织。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其陆海空三军参谋长访美,双方在会谈时,提出建立一个盟军联合指挥机构。二战期间,英美两国军队的行动是在统一的战略下实施的,而统一战略的制定均出自联合参谋会议。在作战问题上,凡是涉及两国部队战略指挥、兵力物资分配、情报的使用、交通的协调以及对占领区的管理,均由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协调。

参加这次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是英美双方的军界精英。美国方面有马歇尔将军、海军上将金·阿诺德将军,英国方面有迪尔元帅、布鲁克将军、庞德将军、波特尔将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北非战役胜利后的战略方针,并初步商定突尼斯的军事行动结束后,下一步的进攻目标。这些问题是英美两国高级将领、政府要员多次悬而未决的问题。之所以悬而未决,是因为两国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英国是欧洲岛国,海上霸主。几百年来,英国依靠自己的制海权,在敌国兵力难以迅速集结的地区登陆,与当地同盟军一起以持久战削弱敌人,最终迫使对方接受对英国有利的和平条件。这就是英国传统的“间接战略”。英国在一战中派出几百万远征军,在法国和比利时实施“直接战略”与德军血战了4年,却战绩平平。这一教训让英国人相信,必须实施“间接战略”。首先扫清德国的外围,通过轰炸、海军封锁、颠覆和破坏,削弱德国,等到时机成熟时,再令大军在法国北部登陆,横扫西欧,直捣希特勒的老巢。

基于这种思想,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英方首席代表迪尔都主张盟军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后,在西西里岛或撒丁岛、巴尔干半岛这些欧洲大陆边缘地带登陆,牵制、削弱德军,将意大利逐出战争,把土耳其拉入反法西斯阵营,在南欧开辟对德作战的战场。在德军被削弱后,进而大举在法国北部登陆。英国的战略方针遭到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的反对。

然而,美国没有英国的那种战争经历,主张凭借盟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海军优势,直接在法国北部登陆,在弗兰德和法国北部与德军决战,围歼德军主力,直捣德国腹地,结束战争,而在南欧开辟战场势必影响到法国北部的登陆计划。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军方不愿卷入欧洲国家之间复杂的纠纷之中,而替英国出力恢复其在东南欧的影响。虽然美国和英国于1941年春就达成《ABC -1参谋协定》,确定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方针,并于1942年12月肯定了这一方针。然而,美国人担心,一旦对德战争结束,英国人会退出战争,不承担对日作战的义务,把太平洋战争的重任推给美国。

马歇尔最担心的是“狡猾的英国人捉弄了天真的美国人”。基于这种担心,马歇尔主张一旦北非战事结束,盟军即立刻挥师北上,在英格兰集结兵力,在法国登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则主张增加分配到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兵器的比例,即从现在的15%增至30%,以加强对日本的压力。

在当天的第一次会议上,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阐述了英国的战略方针。他首先指出,击沉德国潜艇对于战胜德国至关重要,“所有的进攻行动都受到船舶不足的掣肘,如果我们不能制服德国潜艇,就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布鲁克接着谈到地面的战略形势:德国在苏德战场和北非均处于守势,他的盟友已经失去信心,因此在1943年战胜德国并非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尽力援助苏联,加强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实施两栖登陆,而登陆地点应选在交通不便,德军难于迅速集结、屯集重兵的地区。他说:“由于中欧、西欧交通发达,德国在12至14天内能把7个师从东线运到西线。但由于阿尔卑斯山天险,德国在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把1个师运到意大利或巴尔干。为了防御漫长的地中海北岸,德国将被迫屯集兵力,并把兵力分散部署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因此,在地中海地区发动攻势可以保持对德国的压力,其对苏联的援助效果,要大大超过冒险在法国北部登陆,并很有可能将意大利逐出战争,让土耳其卷入战争。”

布鲁克说完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金介绍了太平洋的战略形势和自己的战略方针。他说:“盟军已在所罗门群岛发起攻势,以保卫美国与澳大利亚的交通线。但以目前的兵力,盟军只能推进到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如果再向前推进,便可揳入日本的防御圈,攻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或特鲁克和马里亚纳群岛。盟军必须保持对日本的压力,防止日本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其防御圈。”

金的话立即引起英国人的反对。布鲁克问金:“增加太平洋方向的兵力,保持对日本的压力,肯定会减少对德作战的力量,这样是否要改变‘先德后日’的战略方针?”

性格直率的金直言不讳:“美国担心一旦德国被打败,英国会让美国独自收拾日本。”

布鲁克顿时哑口无言,英国空军参谋长波特尔赶紧出来打圆场,建议蒙巴顿勋爵领导的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计算一下所需要的兵力、武器和船舶。蒙巴顿让委员会中的美国人起草一份估算报告。 wFsb8dnD+A4YNvw1hI6zRHnO4uk4FDa7MMW4B/o4H73kbXm5MIEg4GSo9jZNEw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